来源:全球化智库CCG
▲ 圆桌2 | 美国大选后的中美关系去向何方
▲
Roundt
able
|
Trump trumps: What’s next for US-China relations?
2024年12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以
“美国大选后的中美关系去向何方”
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聚焦美国与中国爆发全面贸易战的前景、中美民间交流方面的转机、两国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健康等问题上的合作等多个热点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特朗普的第二轮任期可能比第一轮更加升级,特别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若关税政策继续推进,全球经济可能遭遇严重下滑,欧盟和中国应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就俄乌冲突而言,普京和泽连斯基都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日结束,而国际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中美共同合作可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尤其是在解决中东和俄乌问题方面。
特朗普在第二轮治理中会延续其做法和立场。未来将产生多极化世界下的多边主义,在该体系下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路径。中美关系既存在争端,也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我们需要支持和延续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在各领域开展对话,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特朗普就职后将致力于让美国重新强大,也将为此付出代价。金砖国家不会止步于美国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而是寻找一个新的货币体系来发展。美元武器化所带来的去美元化是治标不治本的。从和平的继承性来看,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和平是不可避免和不可阻拦的。
美国国防大学艾森豪威尔学院原经济系主任大卫·布莱尔
俄罗斯和德国都曾是战争的受害者,必须解决核战争可能出现的威胁并避免此情况,希望特朗普总统上任后能够做到停止战争。中美间的合作与发展可以先经过第一阶段的协议,消除可能发生冲突或战争的一切风险与可能性,这是合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特朗普此次竞选有以下特点:第一,其团队缺乏高度的专门性;第二,融入宗教背景,强调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特朗普政权对象的变化反映了美国制度、政治文化的反馈和退化,特朗普所代表的是美国文化的改变,即私营化和外化特征的扩大。
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双向的过程,应该在商业方面应对关税带来的挑战。中国可以通过推进市场准入议题,颁布新的政策来改善电影产业、绿色技术、财政金融等各领域的问题。人文交流的基础在于企业的市场准入,需要具体化的措施落实中美两国间的机遇,找到同频共振的发展方式。
加拿大同美国从全球以及一体化的角度上拥有着密切且特殊的关系。在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智库能够通过创建平台,凝聚各方意见,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对话中我们需要思考中国是否可以在交易、贸易、技术以及地缘政治等领域辐射的过程中找到解决方法。在地缘政治上,中国可以发挥力量促进世界和平;在关税问题上,希望各国不同的诉求可以粘合起来,风雨同舟。
中美关系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战略性立场发生了变化;二是美国对中国具体的行动发生了变化;三是产生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对于中美两国而言:第一,世界需要中美间的合作;第二,双方需要更好地应对竞合关系;第三,两国都应该良好地管理歧异;第四,需要持续进行人文交流和民间交流。
CCG高级研究员、中国前驻纽约旧金山总领馆商务参赞何伟文
在中美贸易中,关税风险迫在眉睫:第一,高关税不利于美中经济和美中贸易;第二,世界贸易经历了低谷期,需要一个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第三,关税不是解决方案;第四,中美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特朗普2.0时期的行动更加迅速。未来我们仍会看到中美之间的竞争,也期待着更好的合作。这意味着多元化世界的开始,即每个国家会根据自身利益,发挥代理作用进行抉择。国家的自由度受到包括地理位置在内的多重要素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协调各自利益,找到各国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