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
发布学院新闻报道,预告,通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

【活动回顾】 | “以美润心”艺术疗愈暨美育工作坊成功举办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  · 公众号  ·  · 2024-05-23 22:08

正文


BNU珠海校区美育中心







BNU珠海美育中心

“以美润心”

艺术疗愈活动成功举办






重复率过高的日常

没时间处理的情绪

难以排解掉的压力

学期过半,在零碎的生活里,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织出的茧房。在这个春夏更替的时节,我们想和你一起打开它,聆听它。

恰逢山谷艺术节开展之际,为帮助同学们释放压力,暂缓脚步去探寻真实的自我, 2024年4月29日下午,美育工作坊系列活动即 “以美润心” 艺术疗愈在立身轩二楼开展。

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美育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团委承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协办。

嘉宾简介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艺术治疗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曹晓乔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教育心理学副教授 张军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主任助理 朱聃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教授,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 李捷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 赵晓阳 博士共同 担任本次活动嘉宾。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艺术疗愈”聚焦身体、生活和日常活动中的艺术普遍性。一个行为、 一段文字、 一副画作等,一切皆可成为艺术,一切媒材具有了成为艺术品的潜质。

活动分为 破冰、 身聆心听、绘画表达、人声表达、舞动疗愈、分享收获 几个部分,引导同学们在各位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交互式活动挖掘自己的艺术潜能,在艺术之旅中重新认识自己。

“艺术疗愈”是什么?

敞开心扉 静听心声



在这次艺术疗愈之旅的开端,同学们都很腼腆地坐在一起,但很快,在朱聃老师的引导下,这群可爱的灵魂便开始慢慢敞开心扉,现场的氛围也逐渐变得轻松愉悦。








朱聃老师继续带领大家进入 “身聆心听” 环节,闭上双眼,触碰指尖,于寂静中感受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无论是引领或是跟随,指尖上轻盈的触碰为参与者们建立起一座桥梁,觉知自我与他人,内心与身体的联动。





TRAVEL

艺术疗愈是一场旅行,从安驻在当下的时刻开始。



画悟自我 声传心音





在这个共同的空间,继续感知与探索。接着,大家来到了绘画区,李捷生老师引导同学们将上一环节中的觉察,用独特的线条和斑斓的色彩进行具象化的表达,鼓励每位同学放下束缚,在空白画纸上肆意绘画,或点或面,或抽象或具体,或丰富或黑白,均是自己艺术的创造。 透过绘画,对话自我。 一笔一画间,享受美妙艺术过程的同时,内心的和谐与平衡也随着画笔流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画毕之后,赵晓阳老师引导同学们尝试声音的表达。通过感知并发出高低变化的声音,流露自己在绘画中体会到的情绪。 将体验外放,在声音的起伏中感悟心灵。







舞动身心 艺润人生







在节奏舞动中清空大脑




随后,同学们带着先前那份深沉而美好的体验,伴随着《送别》曲调,慢慢流动至“舞动身心”区。正式开始“舞动”之前,曹晓乔老师通过让大家通过抛掷“西瓜球”的小游戏,彻底放开身心。



简单但欢声笑语不断的小游戏过后,曹老师带着同学们跟随节奏,清空大脑,大家在律动中舒展心灵,感受自我。



在镜像舞动中确认自我




肢体是心灵的镜子,动作是大脑的建筑师。 接着,曹老师引导大家在 “镜像舞动” 中确认自我,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大家熟悉过程。同学们两两配对,在音乐中,在相互镜像过程中察觉内心的感受。彼此模仿,舞动,通过眼神和动作的非言语交流中,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音乐变化,在曹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围作一个大圆,轮流作为动作的引领者。 在无技巧、无规则中,肢体自然的舞动中,身体与心灵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更深的联结。


滑动查看更多


舞动结束,曹老师引导大家轮流抛球。 在抛球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希望” ,在一声声的表达中,同学们释放内心的情绪,与自我对话。





随后,大家围坐成圈,曹老师让大家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同学们再次将意识放回到这个共同的空间, 静下来去表达、倾听,体会自己的感受,回顾自己的体验。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将刚刚大家所画的画张贴在屏风背后, 独属于同学们的“艺术长廊”悄然诞生。 大家来到屏风后的分享交流区,惊喜地发现一条五彩斑斓的“艺术长廊”在他们眼前延伸。同学们走进这片心灵与艺术的“海洋”,欣赏并解读自己的作品,和他人交流分享,收获愉悦与惬意、温暖与力量。



伴随着欢声笑语,活动逐渐进入了尾声。在分享交流区,同学们 纷纷表达了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叩问心门 分享感悟


学生分享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画里面黑色是非常重的,在画里面我最开始画了一朵花,后面随着音乐就画成了一条波浪线。 这个是不自觉的,非常神奇,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黑色,只是跟着音乐随心地添颜色。用黑色的时候我真的很想哭,因为这几天一直是一个很emo的状态,而且我焦虑了挺长一段时间的,我甚至觉得我已经没有能力去获取以前的那种开心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失去了去寻找开心、快乐和幸福的能力。直到刚才在舞动的时候,以及大声说话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害羞,但到后面慢慢地放松了, 找回自己肢体的控制感让我觉得自己是能够掌控自己的幸福的,我觉得我的快乐又能够找回来了。 而且(我的画)色彩很丰富,我觉得自己还是想做一个快乐的人, 就是在短暂的失去快乐的时候一定要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是有能力通过画画、音乐、舞蹈各种方式去找到自己的快乐。

2

其实我在参加这个活动之前,一直被各种信息影响。我现在(听到微信的提示音)就条件反射,手机根本不敢静音,听到微信的提示音,我的心就会揪一下。但是刚才和大家一起跳舞的时候,我就感觉,虽然一直有来信提示音,但是无所谓。其实我们在座的大多数同学,都像我画的那样,可能是一朵花,上面有无数像这样的小斑点,就像我们的那些缺点和阴暗面一样, 但跟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命这样的花朵比起来,当花朵一绽放,我们的缺点啊、焦虑啊,其实都不重要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线下的、通过美学来释放自己压力的这么一个活动。很感谢各位老师对这次活动的悉心指导、付出,也很感谢我的搭档,跟她在一起让我很开心,带给我一个很有意义的下午,谢谢大家。

3

这是我的一幅画,我给它取的名字叫《希望、挣扎》。其实我一开始是想画一棵树,因为我选择在未来当一名小学老师,我希望我心里可以生长出一棵树,也可以给我们以后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我听到伴奏的音乐是夜之乐章,是《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里面的一首歌曲。所以我就画下了这些吹动的草丛、海洋。其实我知道学校里有很多同学因为各种问题很困扰、很挣扎,包括我现在已经研三了,我经历过很多很多的事情——很多次考试和面试,这些让我在我心里成长出一棵大树,虽然它现在并没有像画上的那么茂盛。(画上的)树上方的这一束其实是烟花,在我心里绽放出这样一朵烟花来的时刻其实很少。我觉得如果我们有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当然可以向别人倾诉、求助,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沉淀出自己的一个内核,生长出自己心灵的一棵大树,让自己更稳固的成长于这个世界上。

4

我的画的题目是《随风来》。我这幅作品的底色选择了绿色,因为我认为绿色代表希望,是春天的颜色。这个场景其实是我刚刚听着纯音乐——宫崎骏先生的动漫的一些插曲绘制而来的,也是我今天随着老师的舞动时脑子浮现而出的一个画面——就是草原、天空、草丛。想表达的就是大家在生活中遇到了各种事情,不用把所有的事情都忙完,再去放松、再跑出去、出去玩, 而是每一份开心、每一份享受都是即刻的,都是当下的那一刻。 所以“随风来”也就是好好的享受当下的那一刻。因为我刚入学,现在是一年级。我觉得咱们学校的校园环境真的是太棒了,即使是你走在校园里没有出去,好好享受校园的环境,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能让自己的内心放松下来。

5

我画的是我们第一个环节——指尖接触。我觉得在指尖接触的那一瞬间,有一个很强大的磁力场,(画上)周围有很多星星点点,代表我们之间的磁力场。 我觉得很治愈,很开心!

6

我画的是也是刚刚指尖接触的部分。我的画名字叫《contact》,画了这些东西之后我又画了一只眼睛和一只手,这只眼睛、这只手代表我在整个过程里面的角色。中间是黑的,我在流动的时候我的眼睛是闭上的,所以我用黑色把这只眼睛“闭”了起来,只留下这只手。这只手的小指对面是引着我走的同学, 我感觉我是被一个力量牵着往前走去探索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去探索一个我可能没有察觉到,或者是我想去探索但我不敢去的这样的一个空间。 指尖接触这个过程也让我觉得我的周围并不是一个漆黑、空无一物的存在,而是有一个牵引的力量的存在,画的右上角有一个橙色的点,这个橙色的点代表了我比较深层的信念以及我所追随的事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