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同学们带着先前那份深沉而美好的体验,伴随着《送别》曲调,慢慢流动至“舞动身心”区。正式开始“舞动”之前,曹晓乔老师通过让大家通过抛掷“西瓜球”的小游戏,彻底放开身心。
简单但欢声笑语不断的小游戏过后,曹老师带着同学们跟随节奏,清空大脑,大家在律动中舒展心灵,感受自我。
肢体是心灵的镜子,动作是大脑的建筑师。
接着,曹老师引导大家在
“镜像舞动”
中确认自我,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大家熟悉过程。同学们两两配对,在音乐中,在相互镜像过程中察觉内心的感受。彼此模仿,舞动,通过眼神和动作的非言语交流中,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音乐变化,在曹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围作一个大圆,轮流作为动作的引领者。
在无技巧、无规则中,肢体自然的舞动中,身体与心灵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更深的联结。
舞动结束,曹老师引导大家轮流抛球。
在抛球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希望”
,在一声声的表达中,同学们释放内心的情绪,与自我对话。
随后,大家围坐成圈,曹老师让大家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同学们再次将意识放回到这个共同的空间,
静下来去表达、倾听,体会自己的感受,回顾自己的体验。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将刚刚大家所画的画张贴在屏风背后,
独属于同学们的“艺术长廊”悄然诞生。
大家来到屏风后的分享交流区,惊喜地发现一条五彩斑斓的“艺术长廊”在他们眼前延伸。同学们走进这片心灵与艺术的“海洋”,欣赏并解读自己的作品,和他人交流分享,收获愉悦与惬意、温暖与力量。
伴随着欢声笑语,活动逐渐进入了尾声。在分享交流区,同学们
纷纷表达了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