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在古代被称为白鸟。《大戴礼记·夏小正》:“白鸟也者,谓蚊蚋也。”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上》:“白鸟,蚊也。齐桓公卧于柏寝,谓仲父曰:‘吾国富民殷,无余忧矣。一物失所,寡人犹为之悒悒,今白鸟营营,饥而未饱,寡人忧之。’因开翠纱之帱,进蚊子焉。”
喂蚊子一事古今有之,每个人对蚊子的最初记忆也几乎都是从被蚊子叮的“包”开始的。一个朋友曾对我讲过他和母亲的趣事:小时候被叮咬,母亲便都会先用自己的唾液涂一些在肿包的皮肤上以作消炎之用,他小小年纪也不明就里。一日被蚊子狠狠地咬在了屁股上,他便跑到厨房撅起开裆裤,小脑袋倒在两腿中间对母亲大叫,吸!看来,对于蚊子,之所以大家一提起来就满怀深恶,大概都是从小时候的各种抓痒经历累积起来的。
蚊子嗡嗡一叫,即使大半夜睡得听不见雷声的人,也要惊醒了,真可谓“人筋为尔断,人力为尔枯”。经过长年的作战,大部分人都形成了自己对蚊子的认知系统,比如蚊子容易生长在潮湿污秽的地方,一般柜子后面、床底下、暖气根部等卫生死角总是最先出现第一波蚊子;它们白天埋伏在家里某个角落,或是傍晚从开了小口的纱窗钻进来,一旦你关灯睡觉,它们就欢唱着狂奔你而来,“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等你有知觉了,想开灯和它们对峙,它们就用安静地趴伏在窗帘后面的某个角落里,于是你想,反正它们咬完我也就死了,便无奈只好认命睡去……
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
首先,蚊子是有可能在你家里的某个角落越过了寒冷的冬天而不被冻死的,虽然大部分的蚊子都是以卵的形态度过冬天,也有少部分的种类以成虫或孑孓的型态来越冬。孑孓是蚊子的幼虫,蚊子从卵到成熟要经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蚊子的卵依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位置,所以在水边长大的人可能都记得一小洼泥塘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黑点(幼虫,黑点都有很细的‘尾巴’)。因而,即使是11月份,电暖器一开(它以为夏天又来了),也是会被蚊子叮的。
第二,“嗡嗡”的扰人声,并不是它在欢唱示威,而是来自于翅膀的震动。跟一般的昆虫一样,蚊子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身体和脚皆细长,只有一对翅膀,另一对退化为平衡杆。一般蚊子飞行时每秒翅膀振动六百次左右,这样的振动,便形成了那鸣笛般的“嗡嗡”声。刘禹锡在《聚蚊谣》将这恼音写为“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更有沈复者,被这“成雷”之声带入幻境,将这白鸟真真看成了白鹤——“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第三,等你有了知觉早已痛痒在肤,为什么不能一把将蚊子掴死于掌下?这是因为蚊子的“作业”过程很有技术含量:因为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所以它们可以通过呼吸来判断你睡没睡。等它觉得你睡了,才会发动攻势。
吸血时,蚊子会反复穿刺皮肤来寻找最适合的位置,接着才将口针刺入皮肤。口针可直接刺入微血管,或利用口器的游移划破微血管,形成血池后再吸血。而蚊子的口器在进化过程中变得又细又长,上面还布满了锯齿状的突出,因此既不易被发觉又相当好用。
第四,蚊子咬完你真的就死了吗?吸血的蚊子是雌蚊,而雄蚊是不吸血的,它们以吸花蜜、草汁维持生活,所以一般在室外活动。雌蚊必须吸血,它腹中的卵才能成熟。吸饱血后,雌蚊一般到一个没有风、阴暗而潮湿的角落,不吃也不动,消化血液,让它肚子中的卵发育。大约两天后,卵长成熟,它就飞到有水的地方去产卵。雌蚊的生命周期是3-100天,所以,虽然有部分蚊子在产卵之后可能就死了。但还是最好不要和它妥协,更不应“因开翠纱帱”任它“饱去樱桃重”,即使“通夕不寐”,也应该“一除毒族安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