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经济大省,冲刺年终KPI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城市的问题,交给生活来回答吧!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芒种 | 野塘蜻蜓飞,蝉响螳螂急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6-05 12:56

正文

本文转自「三联节气」

ID:slshjq

专注传统文化 倡导生活美学      



芒种,五月节。

时序上进入仲夏,夏,假大也,是生命放纵生长的时节。

草间螳螂生,枝上蝉鸣,小池蜻蜓飞……

天空低垂,繁星相随,

虫儿们的季节开始了。


螳螂生

芒种,五月节




溪亭四面山,横柳半溪湾。

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


“螗娘,世谓之天马。盖骧首奋臂,颈长而身轻,其行如飞,有马之象。”芒种一候,螳螂生。夏木荫荫,螳螂破生。


法布尔的《昆虫记》里写道: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娴美而且优雅的身材。不仅如此,它还拥有另外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伤力,并且极富进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而它的这种身材和它这对武器之间的差异,简直是太大了,太明显了,真让人难以相信,它是一种温存与残忍并存的小动物。



早蝉鸣

新竹气凉,早蝉声寂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早蝉在槐花开时就有了。


还不到芒种,夏夜宁静,已经可以听到早蝉的鸣叫。


早蝉为蜩,盛夏的蝉为“噪蝉”,秋后的为寒蝉。



点水蜻蜓款款飞

蜻蜓上下鱼东西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天经常看到孩子们拿着抄子抄蜻蜓,拿回家看一天,再放了,也不为了什么,就是一种乐趣。拿回家的蜻蜓往往放在一个透明的瓶子里,可以认真地观察。其实蜻蜓是一种很古老的生物了,可以追溯到晚古生代的泥盆纪,种类也非常多。


我们常说“蜻蜓点水”,就是蜻蜓在产卵。



汪曾祺的《蜻蜓》写道:


家乡的蜻蜓有四种。


一种极大,头胸浓绿色,腹部有黑色的环纹,尾部两侧有革质的小圆片,叫做“绿豆纲。”这家伙厉害得很,飞时巨大的翅膀磨得嚓嚓地响。或捉之置室内,它会对着窗玻璃猛撞。


一种常见的蜻蜓,有灰蓝色和绿色的。蜻蜓的眼睛很尖,但到黄昏后眼力就有点不济。他们栖息着不动,从后面轻轻伸手,一捏就能捏住。玩蜻蜓有一种恶作剧的玩法:掐一根狗尾巴草,把草茎插进蜻蜓的屁股,一撒手,蜻蜓就带着狗尾巴的穗子飞了。


一种是红蜻蜓。不知道什么道理,说这是灶王爷的马。


另有一种纯黑的蜻蜓,身上,翅膀都是深黑色,我们叫这鬼蜻蜓,因为这有点鬼气,也叫“寡妇”。



营营青蝇

青蝇白璧




苍蝇近代被作为“四害”之一,深得人们反感,在周作人笔下的苍蝇,却并非如此——


苍蝇不是一件很可爱的东西,但我们在做小孩子的时候都有点喜欢他。我同兄弟常在夏天乘大人们午睡,在院子里弃着香瓜皮瓤的地方捉苍蝇——苍蝇共有三种,饭苍蝇太小,麻苍蝇有蛆太脏,只有金苍蝇可用。金苍蝇即青蝇,小儿谜中所谓“头戴红缨帽,身穿紫罗袍”者是也。

……


中国古来对于苍蝇也似乎没有“什么反感。《诗经》里说:“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又云:“非鸡则鸣,苍蝇之声。”据陆农师说,青蝇善乱色,苍蝇善乱声,所以是这样说法。传说里的苍蝇,即使不是特殊良善,总之决不比别的昆虫更为卑恶。



土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野枣花含新蜜气,山禽语带破匏声。”


养蜂人在路边,码放着一个又一个蜂箱。


土蜂,特指中华蜜蜂,也被简称为中蜂。是中国本土的主要蜂种。它就是数千年以来为我们所歌颂的“为谁辛苦为谁甜”那个小东西。但现在,土蜂已经不是我国的主要蜂种了。



天牛

也叫天水牛,八角儿;一角者为独角仙




小时候经常看见柳树上挂着的天牛,现在好像不多见了。


当天牛被抓住时,会发出“嘎吱嘎吱”声响。如若在其腿上缚一根细线,任其飞翔,还能听到“嘤嘤”之声呢。





蚊虻噆肤,则通昔(夕)不寐矣。

——庄子·天运



蚊子,在古代被称为白鸟。《大戴礼记·夏小正》:“白鸟也者,谓蚊蚋也。”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上》:“白鸟,蚊也。齐桓公卧于柏寝,谓仲父曰:‘吾国富民殷,无余忧矣。一物失所,寡人犹为之悒悒,今白鸟营营,饥而未饱,寡人忧之。’因开翠纱之帱,进蚊子焉。”


喂蚊子一事古今有之,每个人对蚊子的最初记忆也几乎都是从被蚊子叮的“包”开始的。一个朋友曾对我讲过他和母亲的趣事:小时候被叮咬,母亲便都会先用自己的唾液涂一些在肿包的皮肤上以作消炎之用,他小小年纪也不明就里。一日被蚊子狠狠地咬在了屁股上,他便跑到厨房撅起开裆裤,小脑袋倒在两腿中间对母亲大叫,吸!看来,对于蚊子,之所以大家一提起来就满怀深恶,大概都是从小时候的各种抓痒经历累积起来的。


蚊子嗡嗡一叫,即使大半夜睡得听不见雷声的人,也要惊醒了,真可谓“人筋为尔断,人力为尔枯”。经过长年的作战,大部分人都形成了自己对蚊子的认知系统,比如蚊子容易生长在潮湿污秽的地方,一般柜子后面、床底下、暖气根部等卫生死角总是最先出现第一波蚊子;它们白天埋伏在家里某个角落,或是傍晚从开了小口的纱窗钻进来,一旦你关灯睡觉,它们就欢唱着狂奔你而来,“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等你有知觉了,想开灯和它们对峙,它们就用安静地趴伏在窗帘后面的某个角落里,于是你想,反正它们咬完我也就死了,便无奈只好认命睡去……


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


首先,蚊子是有可能在你家里的某个角落越过了寒冷的冬天而不被冻死的,虽然大部分的蚊子都是以卵的形态度过冬天,也有少部分的种类以成虫或孑孓的型态来越冬。孑孓是蚊子的幼虫,蚊子从卵到成熟要经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蚊子的卵依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位置,所以在水边长大的人可能都记得一小洼泥塘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黑点(幼虫,黑点都有很细的‘尾巴’)。因而,即使是11月份,电暖器一开(它以为夏天又来了),也是会被蚊子叮的。


第二,“嗡嗡”的扰人声,并不是它在欢唱示威,而是来自于翅膀的震动。跟一般的昆虫一样,蚊子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身体和脚皆细长,只有一对翅膀,另一对退化为平衡杆。一般蚊子飞行时每秒翅膀振动六百次左右,这样的振动,便形成了那鸣笛般的“嗡嗡”声。刘禹锡在《聚蚊谣》将这恼音写为“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更有沈复者,被这“成雷”之声带入幻境,将这白鸟真真看成了白鹤——“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第三,等你有了知觉早已痛痒在肤,为什么不能一把将蚊子掴死于掌下?这是因为蚊子的“作业”过程很有技术含量:因为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所以它们可以通过呼吸来判断你睡没睡。等它觉得你睡了,才会发动攻势。

吸血时,蚊子会反复穿刺皮肤来寻找最适合的位置,接着才将口针刺入皮肤。口针可直接刺入微血管,或利用口器的游移划破微血管,形成血池后再吸血。而蚊子的口器在进化过程中变得又细又长,上面还布满了锯齿状的突出,因此既不易被发觉又相当好用。


第四,蚊子咬完你真的就死了吗?吸血的蚊子是雌蚊,而雄蚊是不吸血的,它们以吸花蜜、草汁维持生活,所以一般在室外活动。雌蚊必须吸血,它腹中的卵才能成熟。吸饱血后,雌蚊一般到一个没有风、阴暗而潮湿的角落,不吃也不动,消化血液,让它肚子中的卵发育。大约两天后,卵长成熟,它就飞到有水的地方去产卵。雌蚊的生命周期是3-100天,所以,虽然有部分蚊子在产卵之后可能就死了。但还是最好不要和它妥协,更不应“因开翠纱帱”任它“饱去樱桃重”,即使“通夕不寐”,也应该“一除毒族安群民”。


插图 / 王文哲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和《三联节气》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