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酸谈
酸谈学社——教授医学基础科研的完整知识架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商务  ·  新春看大戏 市集也精彩 ·  4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5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酸谈

国自然基金申报主要是看代表性文章,还是看标书内容?

酸谈  · 公众号  ·  · 2024-09-20 16:17

正文

国自然

回顾 / 盘点 / 总结 / 展望




01


科研基金评审的过程复杂而多变,这既是科研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研究方向和成果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海量的申请中甄别出值得资助的项目,是考验评审者专业素养和洞察力的重要方面。不同层级的评审者因其职位、资历和学术背景,对项目的审视各有侧重。




行业大牛的评审标准及方式

02


行业大牛的评审标准及方式

在科研领域中,大牛级别的专家对于基金项目评审有着自己的独特视角。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深刻的专业洞察力,因此评审的重点更多放在项目的创新性上。

这些专家对全行业的发展动态了如指掌,对创新方向有明确判断。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对申报材料的快速浏览,从中发现有潜力的创新点。而由于他们在行业中的地位,基本上不可能被人情打动,真正公平公正。



杰青级别教授的基金评审逻辑

03



杰青级别的教授,既需要审视项目的创新性,也关注内容的详细程度和研究的实际价值。他们多是学术前沿的弄潮儿,对行业的最新动态和研究热点有敏锐的判断力。


他们的人脉和影响力虽不如大牛,但仍然相当广泛。有时候一些打招呼、托关系的情况会出现,不过对此级别的教授来说,不一定会收到特别好的效果。



211教授和优青级别的评判偏好

04



对于211教授和优青级别的学者来说,他们在评审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研究基础和方向的一致性。尤其是对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他们能够迅速识别申请项目的创新性和潜在价值。

而在较大的方向交叉中,则需要依赖申请者的研究现状描述,才能做出判断。这个层级的评审者,也成为打招呼和期望被打招呼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的评审意见在整个评审过程中具有重要权重。


资深副教授的评审视角

0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