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待字闺中
深度分析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切中实际应用场景,为大家授业解惑。间或,也会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有趣的面试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鱼皮  ·  看了我的简历指南,面试率翻倍 ·  14 小时前  
程序员鱼皮  ·  看了我的简历指南,面试率翻倍 ·  14 小时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拼夕夕员工,反对双休? ·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趣图:“我有一个绝妙的点子”“闭嘴吧你” ·  3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Linus可以用他的MacBook玩3A大作了! ·  5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趣图:今天还不是时候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待字闺中

一个实战者的自白:招聘行业应该如何变革?

待字闺中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16-12-12 09:13

正文

前言

本人工程师出身,有些产品意识,不敢言有何深度。不过这些年确实折腾过不少产品,有心无心其中的几个都和招聘行业相关,工具类、2C,2B的都尝试过。从一开始带着工程师的单纯和热情却被无情驳斥,到现在自信有深刻认识却依然在其中挣扎,也算是见了几年风雨,想把这些挖坑、填坑的过程写写,也和大家一起探讨,招聘这件事到底该如何解决。也许一篇写不完,那就写多几篇。这一篇算是抛砖引玉。标题有些大,想吸引一些人过来,这几年的经历,也确实算是一场正在进行的变革,而且我认为,时至今日,这一场变革要怎么发展,路径该怎么走,都已经很清晰,剩下的就是速度和时间的问题了。

第一次尝试:搜人工具

最近这两年O2O发展的很快,死掉了很多公司,但老大基本都确定了。滴滴出行、饿了么、美团、链家,都已经是各自领域的No.1。他们发展的模式、路径基本相似,从这点上看,淘宝、京东、携程、去哪儿也都算,只不过后面这几家要把过程拉长来看,不像前面这几家,过程这么短。O2O更重要的实在线下的O,线下的O不扎实,线上就如同无根的浮萍,很容易被狙击。线下做的是什么,两个字可以概括就是:服务。很多例子,线上做得很好,但是并没有效果,被后来者迅速超越,从此遥不可及。典型的例子就是搜房,之前一时风光无二,现在只能看着链家迅速崛起,而无能为力。这一点,在招聘的行业是更加突出的。这个我们后面慢慢道来。前面这些例子,线下服务过硬,辅助以线上系统提升效率,扩大规模,相辅相成,一旦起来,就势不可挡。所以,互联网、或者信息系统在这里,充当的角色是提高效率,迅速的扩大规模。大家不要小瞧这一点,就这个点堪比工业化革命中的流水线技术。招聘行业,很多人在尝试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来解决问题。但似乎效果不好,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这些人还没有意识到招聘这个事儿,也是一个线上结合线下,重点要解决线下问题的事情。另外,大多数人也和最初的我一样带着工程师的热情,认为好产品、好技术就可以提高效率,解决问题。但这个想法儿,在这个游戏中,并不灵。

我们在2012年第一次尝试了招聘相关的产品,是一个搜人的工具。我们当时在做中国爬盟,通过众包的方式采集了新浪微博的全部的用户信息,并且做了一个搜索工具,我们几个都是搜索的专家,尤其是陈老师更是从Google出来的搜索大神,所以搜索的效果很好。守着这么多的数据,除了给科研院校做研究,我们自己挖掘一些社交圈子等,没有想到很好的应用场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猎头行业的几个人,他们和我们抱怨找人困难,不方便。这不正是我们做的搜索工具么?可想而知,单纯的工程师内心是多么的激动。于是简单调研另外几个顾问,就开始进行产品化。第一件就是买域名:bailu360.com(现在应该已经打不开了),然后不断优化算法,先定位在我们熟悉的互联网行业进行分析,我现在清晰记得,那时候我住在北京安慧里,有一天下午和陈老师通电话一个多小时,就在讨论如何根据人的关注关系发散出去,计算某一个人的Rank。当时做类似方向的也不少,比如µ+,做得就很好,毕竟是社交网络最好的时候。不过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的搜索背景,以及我们的首屈一指的数据规模。产品很快有模有样,大家都很开心。各自行动,拉投资的拉投资,找客户的找客户。我当时和上海的几个猎头朋友联系了,免费给他们公司试用,希望可以根据反馈快速改进,信心满满。但事与愿违,很快就拿到反馈:不实用,帮助不大。犹如当头一棒,有点蒙,搜索不准么?排序不好么?其实都不是,当时一个猎头朋友问我了一个问题:“我们用你的搜索找人,确实找到了,然后怎么办呢?”把当时的我问住了,我怎么知道然后呢?然后不是你们猎头的事情么?朋友说,是可以找到人,但是联系不到没用啊,你给我们手机号?我有些急了,微博哪有手机号呢。最后朋友还讲,即使有手机号,能不能成还远着呢?作为当时的我来讲,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对于招聘行业,我完全是外行。后来,我自己深入这个行业,和HR聊,和猎头聊,和其他创业者聊,渐渐了解了这里的门道,才真的发现,这个工具有用,但没有那么大的用途。可以锦上添花,但不能解决问题。待我们后面慢慢展开,我想外行也能够了解到,这其中的原因。

第一次尝试就灰溜溜的结束了,也是工程师创业的通病:单纯、有激情、不过行业了解不够深入,碰壁是自然的。这个产品解决的问题,是招聘行业中众多问题之一:就是找人(search)。找人的方法有很多,现在也比较成体系,其中最有效的是打电话。也许你会意外,但的确如此。作为一个猎头顾问,入行第一件事要学习的就是这个,所以对于这些要成为专业顾问的人来说,有这样的一个工具是方便,但没有,大家也可以利用现在的搜索引擎,微博搜索等找到人。帮助真的不够大,的确不是一种高效的search方式。但这个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却是很重要:如果一个招聘平台要做大,整体提升效率、效果。这个点是一个可以放大的点,这个点完成的是对一个人的专业能力、胜任力素质的全面标准化,那时候也许是招聘行业的终极状态,有着终极的匹配效率。招聘不再有问题,人尽其才,各司其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清明世界。

后续预告

也许是年龄大了,作为开篇,回忆了一下第一次尝试招聘产品的经过,提到了找平行业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猎头顾问找人的问题。接下来,打算全面分析一下招聘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家的尝试。同时,会介绍我参与的第二次尝试,一款C端的产品: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