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绽
谈谈文化,聊聊艺术,拒绝虚伪,强调态度。做有品位、有素质、有情调,有梦想的靠谱文艺青年。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诚意制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江苏省教育厅公告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江苏省教育厅公告 ·  2 天前  
度房苏州  ·  马上,苏州家装补贴即将重启!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国发起战略矿产争夺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绽

很多人只是用嘴爱国,这个90后歌剧演员居然真的去了荒漠保卫祖国!

艺绽  · 公众号  ·  · 2017-07-05 07:59

正文

西北戈壁,漫天黄沙,一条长长的铁路在视野中横穿而过。烈日下,铁轨边,一队护路兵扛着铁锹,拿着扳手,检查着每一条枕木与钢轨……


来自河北省的小战士孙庚达就在其中,略显黝黑的皮肤和他身边的战友并没什么两样。 如果他不开口歌唱,你肯定猜不出,1991年出生的他,曾在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担任合唱演员。


然而,为了一腔奉献青春的热血,为了从小就有的军营梦,孙庚达暂且放下歌唱的理想,走进大漠深处, 成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名护路兵。

孙庚达(左)参演国家大剧院歌剧《乡村骑士》




再不参军,就可能没机会了


孙庚达的入伍经历堪称惊险:他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在报名通过前就毅然把原本的工作给辞了,就是那份在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担任演员的工作。


孙庚达在国家大剧院后台


那是2014年到2015年间,刚刚毕业于声乐表演专业的孙庚达在国家大剧院工作,他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乡村骑士》《弄臣》等歌剧中。可他的同事都知道,这位有着专业美声歌喉的90后,心里一直有一个执着的军人梦。


孙庚达的姥爷和舅舅都是军人,他从小就对部队生活充满向往。大学三年级时,他曾报名入伍,当时所有的审查都已通过,学校老师却建议他毕业后再去参军。 毕业后来到国家大剧院工作,每每下班走在天安门广场上,看见执勤的士兵飒爽英姿,他心底那份向往都会被再次唤起:如果我穿上了这身军装,会是什么样?


“你这人怎么不知足!一个应届毕业生,能找到这么对口又这么好的工作,干啥还要去当兵?”听说他的梦想,亲朋好友里这样的声音不在少数。 可孙庚达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我已经24岁,再不报名参军,明年过了入伍年龄上限,就再也没机会了。”想到这,他毅然决然,“不管怎么样,不能让自己后悔!”


2015年春,入职还不满一年的孙庚达辞去了工作,专心为报名、填写材料、联络地方武装部奔走。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奔走与等待,那一年秋天,他如愿以偿,终于怀着一颗向往之情,踏上了驶向军营的列车。




训练场外,飘过他的歌声


有那么几次,孙庚达的“歌瘾”犯了,看了看在屋里休息的战友,他一口气冲出宿舍楼——戈壁上,黄沙间,一个身影直着跑了出去,对着苍茫的天地,深深地吼出:“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骆驼、沙丘、远处的雪山……缓缓西行的列车上,窗外的大漠美景深深地吸引着孙庚达。那时候,满脸兴奋的他还没意识到,这些将成为以后日日相见的景象。


“当时坐着军列,我们新兵都特别兴奋。”从没来过西北大漠的孙庚达不停地举着手机拍照,目光始终落在窗外。两个小时过去了,窗外依旧是一望无际的沙丘,和刚才似乎没什么两样,绿色却越来越少。 “怎么这么荒凉?”褪去了适才的激动,他意识到,踏上这片土地,自己的身份是一个军人。


孙庚达所在点号附近


几个月艰苦的训练过去了,孙庚达渐渐适应了部队的生活,战友们也知道他有歌唱特长。“给我们唱首歌吧。”“来首郝云的。”“我想听周杰伦的!”训练间隙,战友们都围过来,希望听他唱歌放松一下。


“有时候我是真不想唱,刚训练完我也累呀。”虽然这么说,但每次他还是清清嗓子,唱起歌来。 战友们要是点了他不熟悉的流行歌,他就特意去学几句,再带着大家一起哼唱。训练场边,胡杨树下,都曾飘过他的歌声。


说实话,孙庚达在部队唱歌的时间并不多。“平时训练比较辛苦,肌肉太疲劳的时候难以调动,不适合唱歌。”等到了周末,他又怕担心练声会打扰战友们休息,“和原来比的话,只能说功底还在,不过功力却不太够了。”说没有失落是不可能的,毕竟,歌唱也曾是他真挚的梦想。


歌唱家杨洪基与孙庚达合唱


部队生活也给了他发挥特长的机会,逢年过节,他都是联欢会舞台上的明星。 今年初,中央电视台《军营大拜年》栏目前来慰问演出。就在自己的哨位上,孙庚达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歌唱家杨洪基,还跟他合唱了一首最爱的《鸿雁》。 “你的音色很好,舞台感觉也特别好。”听到杨洪基的夸赞和鼓励,他非常激动。



寂寞戈壁,守护10公里铁路


“原来我的生活环境很好,但总觉得人生经历欠缺了点什么。现在才知道,如果不当一次兵,坚韧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拼劲儿,永远都不会有。”两年时间就快过去,孙庚达已经成长为一名铁路护路兵。


你还认得出这是那个唱歌剧的孙庚达吗?


孙庚达和七八个战友住在铁路沿线的点号上,一齐守护着一段10公里的铁路。


每天早晨5点多钟,他们的工作就开始了,扛着铁锹,拿着扳手,沿着铁路出发巡视。大西北火辣辣的太阳毫无遮掩地晒着,风沙放肆地刮着, “要是遇上八九级风,我们都得用锹挡着脸,要不沙子直接打在脸上,太疼。” 仔细看一看,这群年龄不过二三十岁的战士脸上,早已留下了风沙刮过的痕迹。

“原来我是个小男生,现在是个真男人了。” 孙庚达自己也察觉出了变化。两年来,那种在线路上又累又饿又渴、只想趴在地上躺着不动的时候太多了,“但我们必须坚持走回来,还要放工具,收拾东西,等到吃完饭躺床上,真是能‘秒睡’。”但这些经历,对一个从小梦想着穿上军装的人来说都不算什么了,“在这里奉献青春,值得!”


孙庚达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爱上那旷远的天空,也爱上那三千年不倒、三千年不朽的胡杨林。



中国东方歌舞团慰问演出现场 刘博 摄

前不久,中国东方歌舞团的艺术家们来到孙庚达所在驻地慰问演出。也曾在国家大剧院工作的过的年轻歌唱家袁岱,和孙庚达喜相逢。他们肩并肩,一起清唱起孙庚达最爱的那首《祖国不会忘记》,那首曾无数次回旋在他脑海、伴他度过无数个日夜的旋律——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中国东方歌舞团慰问演出现场 刘博 摄


艺绽君说

不久前,艺绽君(ID:bjvariety)随中国东方歌舞团去中国酒泉卫星发生中心慰问演出,机缘巧合,认识了小战士孙庚达。


刚听说他时,觉得不可思议。直到亲耳听他讲了自己的故事和追求,被深深地震撼了。虽然现在是和平时代,但当你站在漫天黄沙、满目戈壁的旷野里,当你看到小战士们被晒得黝黑的皮肤和干裂的嘴唇,相信你会和我、和东方歌舞团的艺术家们一样,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理想和深情。有多少人嘴上口口声声地说爱国,但又有多少人能真的放弃现有的一切,到祖国需要的每个角落。


因孙庚达在部队,一些照片不便分享,我们没法通过更多的图片向大家展示当时当地的场景,以及战士们的艰苦生活。可那么多人都不知道,在过去,在此刻,在未来,在祖国西北的铁路沿线上,许许多多战士都像孙庚达一样。他们的年龄比我们都小,却在仅有几人的铁路点号上,几年如一日地坚守着,在烈日下辛勤地奔走着,用他们的青春岁月换取我们的生活安康,保卫着我们的祖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