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医学界
周末读书九期,带来图书《瞬变》。人类的情感与理智,就如大象和骑象人:骑象人希望走向自己的目的地,但存在惰性的大象却不听使唤仍在原地踯躅不前。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才能让自己内心的那头大象听话呢?
微信关注“医学直播间”,留言“瞬变”即可阅读完整版。
作者简介:
奇普·希思(Chip Heath)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现居于加州洛斯加托斯。
丹·希思(Dan Heath)
奇普·希思的弟弟,杜克企业教育学院咨询师,前哈佛商学院研究员,Thinkwell新媒体教育公司创办人之一。现居于北加利福尼亚罗利市。
内容简介: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改变。股市会发生恐慌,企业会有兼并,即便聚焦到个人,我们也无时无刻不面对着各种改变:大多数人都会告别单身最终步入婚姻的围城之中,拥有他们的家庭和孩子。所有这些,都是改变。然而,对生活或者工作中的一些改变,我们却常抱以抗拒的态度。老师们常感叹顽皮的学生“冥顽不化”,企业管理者们常慨叹改革收效甚微,思想家们常感慨世界因为一成不变而腐朽。
在世界一流的组织行为学家、畅销书《粘住》的作者希思兄弟看来,阻碍我们进行改变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希望变革的理智思考与已经存在惰性的情感需求不合拍,两者互相牵制使得我们难以做出改变。人类的情感与理智,就如大象和骑象人:骑象人希望走向自己的目的地,但存在惰性的大象却不听使唤仍在原地踯躅不前。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才能让自己内心的那头大象听话呢?希思兄弟从人类的行为出发,通过翔实有趣的案例,告诉我们进行改变的关键要素:为改变找到一个一目了然的目标;为改变找到一个闪光点;为你的改变找到一个情感化的理由。
章节试读:
2000年某个周六下午1点过5分,一群死忠的影迷站在芝加哥郊外的一座电影院前,想要看一场午后场电影一一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动作片《危险人物》(Paybackh他们拿到了免费的软饮料和爆米花并被告知,电影结束之后要晚走一会儿,以便回答几个有关电影院售货摊位的问题。在不经意间,这些粉丝就参与了一项关于“非理性状态之下的进食行为”的研究。
他们拿到的爆米花有点与众不同都受潮了。事实上,这些爆米花的受潮是有意而为的。在事先搁置了5天之后,爆米花的味道已经变得如此糟糕,以至于当人们吃的时候,会发出吱吱的响声来。电影结束后一个影迷抱怨说,这些爆米花就像是用泡沫塑料包裹起来的花生仁一样。还有其他两位,他们已经忘掉爆米花是免费拿到的了,甚至还要求把钱退回来。
在这些影迷中间,有些人拿到的是装在中号桶的爆米花,有些人拿到的则是大号桶。不管大小,每个人都得到了属千自己的一桶,所以他们可以各吃各的。研究者之所以进行这次实验,是因为他们想求证一个简单的问题:那些手里拿着大号爆米花桶的人,会不会吃下更多的爆米花呢?
这两种型号的爆米花桶的容积都不小,不可能有人能真把自己的那份吃光了。所以这个研究的真实意图就更加有针对性了:跟那些拿着容量小一点(但是也吃不完)的爆米花桶的人比起来,那些拿着大号爆米花桶的人是不是会吃得更多?
“聪明”的研究者们在电影开始前和电影结束后分别对每份爆米花都进行了称重,所以他们能够精确知道每个人到底吃掉了多少爆米花。结果令人惊奇:跟那些拿着小号爆米花桶的人比起来,那些拿着大号楠的人多吃掉了53%的爆米花。这相当于这些人多摄人了173卡路里,即大约从桶子里多用手掏了21下。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布莱恩·沃辛克,他是康奈尔大学“食物与品牌实验室”的主管。在他的那本《无意识进食》(MindlessEating)中,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研究结果的:“我们还进行了其他有关爆米花的研究,虽然在一些细节上我们进行了调整,但结果都是大同小异。不管参加实验的观影者是来自宾夕法尼亚州、伊利诺伊州还是艾奥瓦州,也不管放映的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所有关于爆米花的研究都指向同样的结论当给人们更大的爆米花桶时,他们就会吃掉更多的爆米花。”
没有其他的理论能够去解释影迷们的这种行为,这些人也根本不是为了获得乐趣而吃掉爆米花的。(这些实验用的爆米花如此不新鲜,吃的时候都吱吱响了!)他们也不会受“要把自己的那份吃完”这种心思的驱使(两种爆米花桶里装的爆米花数量都已经多到根本吃不完了)。不管他们是饥饿还是已经吃饱了,对于结果都没有影响。等式的成立是确凿无疑的:更大的爆米花桶=吃掉的爆米花更多。
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人们都拒绝相信这样的实验结果。电影结束之后,研究者们会告诉影迷们爆米花桶的型号有两种以及他们研究的结果。研究者会向影迷们询问:你认为自己吃掉了更多的爆米花是因为桶的型号更大吗?绝大多数的影迷都会对这个观点嗤之以鼻。他们大都这样回答,“像这样的事情根本骗不了我的”,或者是,“我很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已经吃饱了”。
......
海特说,我们身上情绪化的一面,就是一只“大象”(Elephant)。而我们身上理性化的一面,则是这只大象的“骑象人”(Rider)。这位骑象人坐在大象的背上,享有支配权,看上去是大象的主宰者。但是事实上,这位骑象人的控制权却是不稳固的。因为跟这只大象比较起来的话,他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每当这只6吨重的大象不愿意按照他所指出的方向前进的时候,这位骑象人就会失掉主动权,并被彻底打败。
对于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来说,大象打败骑象人,是我们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假如你曾经经历过以下场景的话,你就很明白我们到底在说什么:睡过头、暴饮暴食、在半夜给前任女友(男友)打电话、拖延报告、尝试戒烟并且失败、在健身房里偷懶、生气并且说一些你事后会后悔的话、放弃西班牙语或者钢琴课、因为恐惧而拒绝在一次会议上发言等等不一而足。不过好的一面是,这些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因此,大象的弱点——我们身上情绪化并且本能的一面——也就清晰无误了:它懒惰而且不沉稳,常常只看到眼前立刻就能获得的好处(冰激凌蛋卷)而忽略了长远的好处(变得苗条)。进行改变的努力失败,这通常是因为大象的责任,因为我们所希望获得的改变通常涉及短期的牺牲以便获得长期的好处。(为了下一年更好看的资产负债表,我们今天削减开支;为了下一年更苗条的身体,我们今天开始不吃雪糕了。)改变经常会失败,因为骑象人无法让大象在路上走得足够长远,以便长远到足以到达目的地。
大象对于立刻获得满足的渴望,正好与骑象人的力量相反。而这种力量的含义,就是一种更为长远地去进行规划、去超越眼前得失进行思考的能力(所有你的宠物无法做到的那些事情)。
但或许会让你感到惊奇的是,大象也有巨大的力量,而骑象人本身也有一些致命的弱点。大象并非永远都是“坏孩子”。情感就是大象的力量一一爱、怜悯、同情心以及忠诚。正是这些强烈的本能让你不得不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免遭伤害——这就是那只大象。当你需要为坚持自身而站立起来的时候,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挺起了胸脸——这就是那只大象。
周末读书系列
周末读书第一期:《最好的告别》
周末读书第二期:《相约星期二》
周末读书第三期:《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周末读书第四期:《白袍:一位哈佛医学生的历练》
周末读书第五期:《阿图医生》
周末读书第六期:《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周末读书第七期:《怪诞行为学》
周末读书第八期:《火星救援》
微信关注“医学直播间”微信号,留言“最好的告别”、“相约星期二”、“20”、“白袍”“阿图医生”“左右”“怪诞行为学”“火星救援”,即可阅读完整书籍。
如何关注“医学直播间”?
长按识别下面的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