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广西篇》播出,其中,央视记者在中交四航局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项目进行现场直播,展示平陆运河加快建设,世纪工程雄姿初现。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条江海联运的大运河,全长约134.2公里,建成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内陆及我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通往东盟地区的通道,促进“东盟地区一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枢纽。
由四航局承建的青年枢纽工程是平陆运河规划三座梯级中的最下游梯级,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双线船闸、泄洪闸、电站、鱼道和两岸连接坝等,通航建筑物为 国内首座5000吨级江海交接双线省水船闸,也是国内在建最大互灌互泄型式省水船闸 ,双线船闸可以互相输水运行,提高通航效率的同时降低船闸用水量,节省用水量约50%。
▲互灌互泄省水船闸
青年枢纽是平陆运河通江达海的关键点,所处区域的海水上溯与水位频繁变化环境会使枢纽船闸结构受到氯离子侵蚀,混凝土耐久性和抗腐蚀性成为关键技术难题。建设管理团队坚持科技赋能运河建设,与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超百年长寿命混凝土高耐久性成套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功能化设计与智能温控技术等研究,经过上千次测试与试验,不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有效提高混凝土抗裂性和抗腐蚀能力,解决了青年枢纽咸淡水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
▲大体积温控抗腐蚀混凝土
片中亮相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智能检测机器人在广西首次应用。混凝土抗压试验机对试块二维码识别和拍照,将数据上传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并通过移动端实现检测数据查询、预警信息展示,可实现24小时无人化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测。该设备日最大检测量为500组,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 混凝土抗压强度智能检测机器人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控温控裂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等难题,建设管理团队打造每月实际生产13.86万立方米的预冷混凝土智能环保拌和站,同时配备智慧调度控制中心、引入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搭配风冷+片冰+冷却水混凝土预冷施工工艺,实现混凝土全过程、自动化温度监控,确保达到混凝土强约束区浇筑温度不高于16℃、弱约束区不超过18℃及自由区不超过20℃的设计指标。
▲ 混凝土智慧调度控制中心
在四航局参建的平陆运河青年枢纽泄洪闸旁,有一条不同寻常的“回家路”——鱼道。为了保护鳗鲡、赤眼鳟等鱼类洄游迁徙,项目早在设计之初便开展鱼道的模型试验研究,根据钦江流域特有鱼类的洄游能力,打造了一条约480米长的竖缝式鱼道和鳗鱼道结合的鱼道,鱼道入口设置在泄洪闸电站尾水下游,并增加水流推进器作为辅助设施,通过尾水水流吸引鱼群进入,守护鱼儿“回家”路 。
▲ 青年枢纽生态鱼道
青年建功平陆,青春筑梦运河。 立足新征程,四航局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项目全体建设者将锚定青年枢纽船闸建设任务,在挺膺担当中勇作为,立足岗位、争创新功,在“世纪工程”的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