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书法网
中国书法网(www.freehead.com)是中国成立最早,注册会员最多的专业性书法交流网站。 本站旨在为广大书画家、爱好者提供最新书坛新闻咨讯,学术成果、书画展览、书画印学习创作交流以及艺术品交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书法网

书写的意志——刘彦湖书法的“时”态

中国书法网  · 公众号  ·  · 2019-11-10 18:15

正文

书写的意志——刘彦湖书法展


学术主持
孙磊

策展人

刘明  林玉柱


开幕时间
2019年11月2日下午3:00


展览时间
2019年11月2日—2019年12月2日


展览地点
荣宝京行艺术馆
(济南市历下区经十东路11890号北京银行 11 楼
山东博物馆对面)
电话:18105319521



刘彦湖
1960 年3 月生于黑龙江省,原籍吉林磐石人。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




书写的意志——刘彦湖书法的“时”态


孙磊



在当代书法领域内,刘彦湖是一个特殊的人,是一个与“时”争先的人,时代和时间对他而言似乎蕴藏着某种意志性的力量,必须在“时”的界面上,书法才有意义;必须让书法对应“时”的节奏或者节点,书者才得以自在;必须相信“时”的自足性,书法的内在张力才得以实现;必须从书者的角度重建“时”的秩序,“时”才是书者的时代。“必须”是一种意志。在“必须”中他成为一个典型的特例,一个在多种视觉文化区域不断迁徙不断转音的思考者,一个“不合时宜的当代人”。(阿甘本)


刘彦湖的“时”除了时代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刻”的维度,这是一个坐标,在书法领域,他似乎特别强调“刻”的意义,他考察了近百年来出土的大量古代文献,研究了整个古代汉字资源的发展历史,发现从字形与书体的角度,今天已经能够极其细化地判断具体的“时刻”了,这就意味着整个书法演变的坐标相对准确。正是这种准确使他认识到“当代性”作为一个“刻”的意义,而书写对他而言就有一种绝对的意志力量,带着粗粝的使命感,需要一个刘彦湖的“刻”,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和时刻。


而“时”是当然需要意志来推动,在意志的推动中,书写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生命留下痕迹才会成为书法。实际上刘彦湖并不特别强调生命的痕迹,或者书写的结果,尽管这些结果本身的意义也是非凡的。但他强调的是书写本身,他将书写在意志的层面上分为两个指向,一个指向通常意义上的书写,在书法的法度之内的行动;另一个指向书法在思维上的行动,而他更强调后者。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不仅在“如何写”、“写什么”的问题上进行多重实践,更重要的是他引入一系列的反制机制来引发新的可能性,比如,在语义上反语义,在形式上反形式,在逻辑上反逻辑等。


在刘彦湖那里,中国文化是一种内置文化,有一整套内置动作,所有的书写都是这种内置动作的显现痕迹,有些动作是显形的,有些则并不显形,而是隐在空中,或者说被内置于后面。也就是说内置方式建构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比如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隐喻象征的绘画情境,意会神合的诗歌抒情等等,都是内置方式的某种外化形态。这种内置方式并不依赖于现实的逻辑构造,因此常常以程式化的面目出现,由此中国绘画才内化于现实的观照。刘彦湖以这种观照为基础,将内置方式用在以“时”为特征的当代表达的逻辑中,而这个逻辑是一个全球化的外化逻辑,一个具有时空坐标的当代人的逻辑,这个逻辑的主要特征是以思想与观念为核心。因此,从外化的角度而言,刘彦湖的书法,是一种观念化的结构,一种当代艺术的表述。


有意思的是,刘彦湖在思想与观念的界面上并未停止脚步,而是往前更进一步,一个螺旋形的步伐,他让意志成为书写的动力,尽管作为意志的修辞在哲学上一直属于叔本华、尼采等哲学家的标识,刘彦湖却在书法上重新解释了它。支撑意志的不是清晰的思考或者问题意识,而是一种内置方式,有一个内在的平面,一个与书写痕迹平行的流动的平面,内置于书写当中,因此,内置思想或者内置观念绝不是纯粹逻辑化的,而是更复杂更多重。这种内置观念是不能仅从动作痕迹(语言)中直接剥离的,而是只能在内置的层面上进行分类,甚至这种分类仍不是清晰的,而是与某种心悟有关,这就又回到了中国文化中的心学传统,也就是说,刘彦湖实际上是在用书法的方式,来键链传统与当代的思想观念,并把这种思想与观念带到一个螺旋形上升的“时”态中,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一种具有绝对意志的坐标的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讲,西方的观念艺术就是观念的显形,刘彦湖的内置观念却不仅仅是观念的显形,而是还要通过系列动作的完满来承接观念的深层抵达。也就是说,在这个螺旋形的中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轴,一个转动的轴,只有转动,一切才是一个整体,才是完整的,才能归结到一个人的生命存在。因此,刘彦湖的书法是有内置光线的,它能够自我照彻,通过这种照彻,它自行出现在我们面前。


2019年10月23日




277x50cm



临唐中宗赐卢正道勅 277x50cm



九宫·高颜值大尺度深水区 53x50cm



九宫·上乘禅中庸道下午茶 53x50cm



金钱豹美人鱼联 38 .5x13.5cm x2




苦瓜脸蜜桃臀联 38.5x13.5cm x2


麒麟阁凤凰台联 48x20cm x2


张猛龙魏文豹联 68.5x24cm x2



宝藏男孩饭圈女友联 82x17cm x2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册 34x24cm x12




庄子册 37.5x27.5cm x11



(庄子册局部)



朱子诗 26x18.5cm


兰亭序扇面 20.5x56cm


宜子孙扇面 20.5x56cm



刘彦湖谈艺摘录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用笔对应的是心性;结构对应的是心裁。“心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你的建构。当永恒的共同的原理都通达了,你还要有一个独特的呈现方式,这种独特的呈现方式代表了这个时代和你的个体,不能是古人简单的翻版;“心性”,则是对一种更大东西的通达和体认,如果不通达,做出来的东西即使是个性化的,也可能没有品味,或者跟整个文脉没有关联。一个独特的时代风尚总是靠一些代表性的艺术家来表征。


——刘彦湖




中国的书法篆刻,离不开中国的文字,中国文字的完满与空灵,又是其它体系的文字所不可比拟的。它的完满性是指每一个个体字符的形、音、义三者具足;它的空灵性是指字即词,而词性没有太多的限定,因而可以纵横顺逆,自由组构,生成有如蒙太奇一样意想不到的奇妙意境。这样的文字既成就了中国的诗,也成就了中国的书法与印章。


——刘彦湖




我们今天可以确切的知道战国早期、晚期和不同国别之间文字的差异,可以细化到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对文字遗迹的形态做出精准判断,这些都是唐代以来所建立的书学体系不可能梦见,或者根本无法讨论清楚的东西。今天处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对有识之士来说,书法史有必要重新书写。书法史上的一些根本问题,都有必要重新讨论。随着文字学的发展,我们对传统的认知是不断向前推进和深化的,这代表了我们对于传统研究和认知的一个学术方向。


——刘彦湖




印学的古典传统是什么?就是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古玺秦汉,魏晋六朝,隋唐宋元的官私玺印。这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它们都是印工所为,无与于文人。百工绝技,进于道矣。我想艺术的真境不在于其是否有文,更在于有心,心意之诚才能感通天人,所谓至诚格天,诚则生灵者也。


——刘彦湖





在我多年的实践中,我觉得书法完全可以理解为一种修行。胡兰成在《禅是一枝花》中说禅是志士的修行,特别好。书法何尝不可作如是观呢?何况胡惋惜于禅不涉文明的造型,书法不仅是修行,还是文明的造型的最好表征。一笔落纸,便能中边俱到,通体光明。是修行也是审美,是通过纸与笔,你跟世界,跟外物建立起一种关联。我觉得这是书法里最重要的。


——刘彦湖





我想以中国文字为素材的书法篆刻艺术,一定存在一个广阔的空间,在那里,既可回味亘古悠长的古意,也能安顿现代人悸动不安的灵魂,这大概就是我一直以来所努力的方向,即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内部开掘出现代性或当代性。


——刘彦湖







转载声明: 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