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镜像娱乐
镜像娱乐,洞见文娱产业另一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镜像娱乐

北京文化独到的“精品之路”

镜像娱乐  · 公众号  ·  · 2019-12-08 21:24

正文

本文首发 微信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作者:马婕 / 编辑:李芊雪


2019年贺岁档,40多部电影集结完毕。 其中不少被行业内外寄予厚望,有高热度的《叶问》系列收官之作《叶问4》,冯小刚执导的《只有芸知道》,今年唯一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南方车站的聚会》,还有集结了黄渤、王珞丹,由北京文化出品的轻科幻爱情电影《被光抓走的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2019年春节档,北京文化出品的《流浪地球》斩获46亿票房,位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三。 榜首的《战狼2》以56.8亿刷新国内电影票房记录,牢牢占据榜首,同样是北京文化的作品。

细数北京文化近几年出品的电影,不少成为佳作,成绩斐然。

2014年《心花路放》收获11.69亿票房,跻身当年票房总榜第二; 2017年《战狼2》创造56亿票房奇迹,风头无人能及。 2018年又连续出品《我不是药神》和《无名之辈》两部高口碑佳作。


如果说《心花路放》只是北京文化在影视产业初试水,那么《战狼2》使之一战成名。

近两年来北京文化密集输出口碑佳作,被业内誉为“优质电影发掘机”。 从收入到口碑,北京文化慢慢由行业新人变身为“行业新贵”。 除了自身覆盖电影工业全链路的产业模式,对资源的聚集和连通,更有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

宣发制作,打通链路

一部电影从开始制作到最终上映,中间经历多道工序。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制作和宣发。 制作是影片质量的最终保证,宣发影响走进影院的观众数量。 配合不到位,极有可能折戟沉沙。

2017年,北京文化电影事业部的制作、营销、发行三个部门改名制作中心、营销中心、发行中心,打破以往制宣发分离的模式,连通上下游,形成了涵盖影视全产业链的娱乐传媒集团,为产出优质内容提供了基础。

早在2016年投资者交流会上,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发表了《一横一竖,形成大娱乐产业模型》的主题演讲,在内容制作和宣传发行上进行了相关布局,期望打造自身的原创能力,把内容制作扎实、做好功课,同时在宣发方面建立自己的体系。


内容方面,北京文化注重原创IP的挖掘或者购买源头版权,已和海墨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相关出版社、互联网公司、作者建立了合作,进行深耕,打造优质内容。


以备受外界关注、正在筹备中的《封神》为例。 《封神》系列IP来自我国传统神话故事。 早在2013年,北京文化便开始筹划该项目,并由旗下著名导演乌尔善执导,杜杨担任影片制片人。

为了保证影片诚意和质感,北京文化和导演团队走遍了商周文化和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与国外电影制作人一起合作。 后续配以星河文化董事长王京花负责的艺人经纪板块持续对演员进行打造,使《封神》项目在北京文化内部全方位打通。

在宣发方面,北京文化也有自己的门路。 “通过有效的、专业的宣发团队,把作品在三大平台——电影院、电视台、视频网站上发布出去,得到稳定的收益,形成流量。 ”宋歌这样说道。



《无名之辈》采取映前一周点映的策略,最开始主打喜剧卖点,在短时间内积累口碑。 此后,又打出“喜剧外壳包裹的悲剧内核——笑哭了的观影感受”、“好演员的春天到了,好电影的春天也要到了”等宣传点,在微博制造#我不是无名之辈#等话题,邀请“平民英雄”发声,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 同时配合推广曲音乐营销,激发了群众的观影热情。


全场景触达观众,激发市场潜在消费群体的力量,从各个环节、各个维度联动发力,北京文化打出一套“组合拳”,为低成本的影片赢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


从下游宣发到逐渐渗透上游内容制作,北京文化不断拓展边界, 打通产业链路, 摸索出一条发展之路。


资源整合,共同发力

北京文化前身是京西旅游,2013年收购摩天轮、世纪伙伴、星河文化三家公司,并正式更名为北京文化,开始进军影视文化产业。 2016年4月,随着世纪伙伴和星河文化正式并表,北京文化正式转型泛娱乐产业。

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完备的流程和体系还不够,发挥关键乃至根本性作用的是行业人才。

目前,北京文化旗下主要有三家核心公司,摩天轮文化传媒、星河文化经纪和世纪伙伴文化传媒,分别涉及了影视行业各个领域。


摩天轮文化传媒业务覆盖电影全产业链,世纪伙伴文化传媒以电影、电视剧出品制作为主体。 星河经纪是国内单体最大的经纪公司,董事长王京花被称为“第一代经纪人”。

除了公司自身实力,北京文化还签约诸多导演、编剧、艺人,在专业人才储备上提升实力。

金牌监制及制片人陈国富曾执导《风声》,监制《天下无贼》《画皮2》《唐山大地震》《李米的猜想》等,作品多次获金马奖、金像奖提名。


导演乌尔善擅长魔幻题材,主要作品有《画皮2》《鬼吹灯之寻龙诀》等,本人多次获得最佳导演奖,执导的独立电影《肥皂剧》获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还有新锐鬼才导演宁浩、著名作家兼编剧刘震云、严歌苓等加盟。 旗下众多实力派演员如白百何、耿乐、郭京飞、黄志忠、胡军、焦俊艳、陆毅等也受到观众喜爱。

这批专业人士的加入使其实力大增。 从故事构思、剧本改造到最终拍摄呈现,北京文化都有足够的资本进行优质内容打磨,借助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完善,实现利益和用途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洞察市场,眼光独到

今年的贺岁档,影片题材几乎涵盖所有主流,其中不乏大导演大制作,但究竟谁能更胜一筹,可能性诸多。

一部影片的成功依靠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影人来说,“天时”就是对市场的深度洞察。

这离不开前期的大量调研。 在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互联网之夜上,北京文化副总裁杜扬分享了经验。 她说,做内容之前甚至会对社会的经济形势和观众的心理做调查和预判,从市场形势、观众偏好了解人们未来想要什么样的作品。 要比观众提前一点预测未来的形势。


当初拍摄时,《战狼2》并不被市场看好。 军事片由于题材偏,受众面相对较窄,所以一直以来成功的少之又少,并且当时国内同类型影片极少,极大可能爆冷。 而北京文化选择支持,在决定为其保底发行前,《战狼2》甚至尚未开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