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土豆”勇闯东北,挤爆冰城、雪谷、大炕房、洗浴中心......
仅元旦假日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
刚建国那会,东北经济是牛逼中的牛逼,老大中的老大。
那时候的东北生产了全国95%的机械,93.3%的电力,93%的钢材和88%的生铁......
新中国第一批解放牌载重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辆内燃机车、第一块“的确良”……
再往后,东北这片富饶的土地,远远跑输了中国的时代大盘。
曾经的“共和国长子”,“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这几十年是真的衰落了。
经济失速,工业衰退,
思维僵化,民企不振,
人口外流,出生率垫底......
虽然是句调侃的话,但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东北三省的经济和营商环境。
“振兴东北”也不知道喊了多少年,多少次了,财政也不知道投了多少钱,然后就一直没有然后......
但这两年,不光是出圈的文旅,很多迹象表明,东北经济可能真的要焕发青春,重新支楞起来了。
今年一季度,全国GDP增长5.3%,吉林省以6.5%的增速领跑全国,辽宁是5.4%。
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GDP增长速度平均为4.5%,东北的GDP增速全国第一。
辽宁省GDP增速为4.7%,自2014年以来首次高于全国平均值;
黑龙江省GDP增速5.1%,自2013年以来首次高于全国平均值;
而吉林省的GDP增速高达8.2%,接近全国平均增速的两倍,位列全国第一。
哥仨上一次集体跑赢全国GPD大盘发生在2012年,距今已过去十余年。
光靠文旅,肯定不足以让东北经济持续反弹,再来看看投资、工业、产业方面。
今年一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比全国高4.3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东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跑赢全国,吉林同比增长6.3%、
辽宁同比增长9.3%、黑龙江同比增长15.9%,全国同比增长4.5%。
提及东北辉煌的历史不能忽视医药,经过数十年沉淀,东北医药产业开始厚积薄发。
2024年第一季度,吉林省医药产业增加值为10.3%;黑龙江省的化学药品原药产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71.7%;2024年1-2月,辽宁省的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3%,同比增长27.6%。
出口外贸更是一骑绝尘,2023年,东北地区的出口增长了6.5%,最凶猛,远超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大户。
根据海关的最新数据,今年前5个月,东北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了5160.6亿元,这是该地区首次在连续5个月内突破5000亿的大关,规模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
我们再看看人口情况,一个地方如果人口持续流出,是不可能有好的发展的。
良禽择木而栖嘛,人口的自主流动动向,更能反映出人们对一个城市、地区未来发展的信心。
2023年,辽宁人口净流入8.6万人,结束长达12年的人口净流出局面。
要知道,辽宁在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人口减少了115.5万人。
2023年,吉林人口净流入4.3万人,是近13年首次止跌回升。
要知道,2022年吉林人口还净流出18.07万人。
人是跟着经济走的,跟着机会走的,经济不好,人就会自发的走出去寻找出路。
像之前的什么闯关东,走西口,包括近代的下南洋,都是出去找机会,谋生存。
机会在,机会多,人就会逐步的涌入,机会足够大,哪管你是广东人,还是江浙人,香港人,甚至外国人......都会闻着味而来。
“东北振兴”的口号喊了20年了,但东北却始终像一头沉睡的巨兽,看不到一点动弹。
个人、地区、乃至国家的命运,既要考虑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改变,东北三省和北方邻居之间的贸易往来必然会越来越紧密。
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破纪录的2401亿美元。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2400多亿美元的“大蛋糕”,东三省不上桌,谁能先动筷子。
2023年,黑龙江对俄罗斯进出口总值21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
吉林对俄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1.5%;辽宁对俄同比增长58.6%,均远高于全国。
我们知道,整个东北地区除了辽宁之外几乎没有出海口,这对黑吉是极大的困扰。
可谁都没想到,俄乌战争反而打通了我们东北两个大省的出海口。
去年俄罗斯对中国重新开放海参崴,对吉林乃至东北来说,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
而图们江航道长期以来被锁死,前不久,普京带领“阵容豪华”的经贸代表团访问中国,签订了重磅的两国联合声明,一个重要的惊喜就是:
图们江
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