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魁北客传媒
加拿大移民、留学、新闻资讯、实用信息平台,了解加拿大从魁北客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全网快资讯  ·  元宵节的20句祝福语,句句暖心! ·  昨天  
响水零距离公司  ·  响水年后新岗热招!月薪5000+交五险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魁北客传媒

刺杀CEO——2024最后的大案,以及一个发生在加拿大的故事

魁北客传媒  · 公众号  ·  · 2025-01-12 00:19

正文

Chapter one 街头喋血

2024年12月4日早上6点44分左右,一名身穿蓝色西装的中年男子,在纽约第六大道和54街交汇的希尔顿酒店门口,正要往里走时,斜刺里突然闪出一名穿连帽卫衣的高个子男人。这人手持一把装着消音器的手枪,没有半点犹豫,对着西装男背后就是一枪,一发子弹射出之后,手枪似乎卡了壳,他非常冷静,一边拉动枪栓处理,一面继续向受伤的目标走去,近距离补枪,随后大踏步离开。

酒店大堂员工打电话报警,中枪的男子被证实是50岁的Brian Thompson,全美最大私人医疗保险公司——联合健康的CEO,案发当天,这家公司正在希尔顿酒店举行年会,凶手明显是有备而来,专门守在门口蹲点。救护车把Thompson送到纽约的西奈山医院,医院随后宣布他伤重不治。

案发地点位于纽约市中心, 摄像头相对密集,不仅是酒店门口的监控拍下了枪手行凶的全过程,警方还通过其他线索,拼凑出了凶手作案前后的行动轨迹。

——广  告——
多品牌、新车、二手,华人首创最优!

在刺杀发生的十天前,也就是11月24日,枪手搭乘灰狗巴士来到了纽约的港务局车站,灰狗巴士购票无需任何身份证明,车内也没有摄像头记录,警方只能通过到站时间推断他大概率搭乘了一辆从大西洋城到纽约的巴士,途经六到七站,他有可能在其中任何一站上的车。

出了车站之后,他叫计程车,直奔希尔顿酒店,在那附近转悠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把周围的店家商铺都逛了一圈之后,又打了另一辆计程车,前往位于阿姆斯特丹大街891号的一家廉价青年旅店。他用一张新泽西的驾照办理了入住,后来警察发现,那张登记驾照上的名字和地址都是假的。

他在这家旅店连续住了五天,期间还有两个同样是背包客的人跟他Share过房间,不过那两人对他一点都不熟,只知道这个人偶尔出门溜达,剩下的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屋里,而且总是用口罩或者围巾遮住自己的半张脸。两位室友也不以为意,因为在这儿住的年轻人,很多这样囊中羞涩却又特立独行的怪咖。

11月29日,旅店的记录显示他使用自助模式Check out,并没有留下具体离开的时间,但仅仅隔了一天,他又重新回来登记入住,一住又是四天。12月4日早上5点30分,他收拾好背包走出了旅店大门,这次一去不返。

十分钟后,摄像头拍到他出现在了案发的希尔顿酒店大门口,走了几个来回之后,可能是发现时间尚早,而且当时天气的确有点冷,于是他走进旁边的一家星巴克,买了一瓶水和一块能量棒做早餐,然后继续蹲守了四十多分钟,直到到目标人物Thompson出现在了酒店门口。随后便是三声枪响。

完成刺杀后,凶手骑着一辆共享电动车,径直向不远处的中央公园而去,中央公园里面监控不多,他似乎在中央公园里进行了一次换装,因为6 :58分他出现在第85街和哥伦比亚大街的街口监控里时,背的那个显眼的银色背包已经不见了。

随后他跳下单车开始步行,并且伸手拦下了一辆计程车,25分钟后,他出现在了乔治华盛顿大桥附近的一处灰狗长途汽车站,这处车站非常繁忙,每天都有几十辆客车往美国各处发车,最远可达华盛顿。也就是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地方,凶手彻底消失在了监控和警方的视线中。

Chapter two 帅哥凶手

不能不说,凶手不管是案发前的周密计划,反复踩点,还是刺杀时候的冷静凶狠,两枪毙命,以及逃脱时候的路线清晰,从容不迫,处处都透露着专业和细致,还用到了消音器这种在犯罪圈里都不常见的装备,明显是一场经过了充分准备和策划的刺杀行动。很多人认为这是职业杀手拿钱办事,精准打击。在那些可能的买凶杀人的嫌疑人中,Thompson的老婆Paulette首当其冲。

原因是尽管两人结婚二十余年,育有两个孩子,但是在案发的时候正在闹离婚,夫妻二人已经分居了好几个月。Thompson是亿万富豪,年薪千万,在还没有正式离婚之前突然死了,谁获益最大简直是一目了然。

而且老婆在Thompson死后,几乎是光速发了一个声明,里面称赞他是一个“有爱心,慷慨,而且才华横溢的人”,对他的死感觉无比痛心,他将会被深深怀念,末了还感谢所有人给予的美好祝愿。全篇下来不谴责凶手,总让人感觉有点怪怪的。

不过也有人指出,凶手的一些细节表现,并不太像是职业杀手接单,比如他花了整整十天的时间在纽约城里转来转去做准备,效率太低不说,还容易引起怀疑,而且在实施案发的当天,他居然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目的地,还有时间去星巴克吃个早饭。这要放在别的工作上,还可以说他是谨小慎微,提前打卡防止迟到,但是放到暗杀行动上,多少显得有点前摇太长,过于拖沓。

另外,在手枪上装消音器这个做法,看上去高大上,但实际却是画蛇添足,因为这既不是躲在暗处远距离射击,又不是在某个封闭空间作案,害怕被隔壁的人听见动静,而是在光天化日的大街上杀人,为啥还要装个消音器?有枪械爱好者分析说,并不是所有的手枪都适合安装消音器,如果型号不对的话,很容易因为后坐力过大,而造成连发的时候准星偏离,也可能引起枪筒过热而卡壳。

事实上,凶手这两样都经历了,不仅是他一枪之后就遇到了卡壳,而且他在目标如此近的情况下,三枪中也只有两枪命中。说白了就是,他的装备和手法并不专业,一看就是个菜鸟。最重要的是,他其实并没有把自己隐藏的那么好,不仅是在干活前买水买吃的,在现场附近留下了包括水瓶和包装纸等一系列含有自己指纹和DNA的证物,而且至少有两次,他的脸被监控摄像头拍了个正着。

一次是在他入住青年旅店的时候,前台小姐姐夸他眉眼长得好看,非要看看他全脸到底有多帅,结果他稍微犹豫了一下,摘下口罩,还给小姐姐一个灿烂的笑容。另一次则是在案发发生半小时前,他在星巴克结账的时候,由于收银员听不清他说话,于是他暂时把口罩拉下了几秒钟。

除了这两张露脸照,他在之后打车去长途车站的时候,也被车载摄像头拍到了一张照片,虽说戴了口罩只能看见上半张脸,但是通过警方的面容比对,还是能够确认是同一个人。于是他们将这两张半的照片制作成了通缉令,在全美各大电视台,网站,以及社媒上进行传播。结果风格直接跑偏,网友们看了后一个个惊呼:这个杀手小哥也太帅了吧!甚至还有人直接Cue到《断背山》的男主吉伦哈尔:说!这到底是不是你!

最后连NYPD都不得不出面发推降温,说不能让五官挡住了三观,这可是当街杀人的凶手啊!可千万别让这个看脸的社会风气给带偏了。之后发生的事儿的确说明了,这事真的跟五官关系不大,跟三观关系很大。

Chapter three
弹壳上的神秘信息

案发两天后,纽约警局在新闻发布会上,第一次公布了调查进展,并且向外界展示了一些现场照片,其中就包括了凶手留下的三个弹壳。于是就有高人指出,这三个弹壳看上去平平无奇,但里面却是暗藏玄机。

首先,凶手使用的是现在已经不太常见的全金属子弹,这种子弹的特点是穿透力强,但是由于击中目标后没有爆裂的效果,所以杀伤力并不算太高,而且因为跟枪管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精准性也会打折扣。可凶手明显是冲着要Thompson的命去的,那他为啥要选杀伤力和准头都不算最佳的子弹呢?

于是就有猜测说,可能是他使用的武器对子弹有限制,没得挑。一位美国的枪械收藏家,在逐帧研究了监控录像后猜测,凶手可能使用的是一款叫做B&T VP9的手枪,这款枪在二战时期由英国情报九局研发,自带消音器且不可连发,当时主要提供给特工进行一些秘密的刺杀行动,战后也被一些兽医和农场主使用来安乐死一些受伤和生病的动物,避免响动过大刺激到别的牲畜,不过很快被淘汰停产。难道说,真的有人会用一个博物馆收藏级别的老古董手枪来杀人?

更诡异的是,现场发现的弹壳上还刻着字,三个弹壳上分别刻着,Delay, Defy,Depose,意思是延迟,蔑视,作废。这三个词让人联想到2014年出版的一本叫做同名的书,而书名里面拖,否,辩正是保险公司对客户拒赔的三大策略,书里面的内容,也旨在揭发“卖保险时是孙子,索赔时候是爷爷”的各种猫腻。

这下好了,那些深受保险公司拒赔之苦的美国民众,瞬间就找到了共鸣:这哪是雇凶杀害CEO啊,根本就是除暴安良为名除害啊!一条在相关新闻下面出现的高赞评论,简直就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A killer killed a killer. 那么Thompson和他的公司到底干了什么,让他从一个本该被人同情的受害者,而变成了死得其所,被网民拍手称快了呢?这还要从他背后的联合健康保险公司说起。


Chapter four

建立在痛苦之上的金钱帝国

United healthcare group,成立于1974年,最初名为Charter Med Inc.,1977年更名为United Healthcare。截至2024年,公司总市值接近5000亿美元,不仅给全美9000万人提供健康保险服务,还在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南美有数百万客户,这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健康保险和医疗服务公司之一。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联合健康集团位列第8位。然而,这家公司在客户口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极评价。

除了一小部分评价说公司服务周到,保险涵盖面广之外,更多的人则是在网上发泄他们的一腔怒火和怨气,主要集中在公司超高的拒赔率上。说白了就是“劝你投保时千好万好,等到索赔时千难万难“。

尽管公司从来都没有公开具体的拒赔数据,但是通过网上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他们在“急性病后护理”、“长期护理”以及“心理健康”这几项的拒赔超过了30%。拒保的理由五花八门:你隐瞒了几十年前割阑尾,你没说你做过扁桃体的手术哦;你胆固醇,血糖指数超标了一两个点哈;我们保险公司认定你生的病根本就不值得一治哦!这家公司每年收到的海量投诉中,还包括和医院勾结,单方面定义“不必要”的医疗服务,甚至还有“心脏病突发手术的病人必须额外缴费”,“开颅手术病人当天就被送回家”等奇葩操作。

在那些高达三分之一的拒赔患者中,很多人都要面临医院收费和保险公司拒赔之间互相踢皮球,最后导致超出了理赔的期限,要么独自承受下巨额账单,要么放弃治疗。联合健康集团还率先使用了一种叫做“预先评估”的系统,也就是说,如果公司认定你的病不用治疗或者是某项手术成功率太低,那么即使是医生都同意治了,也会被叫停。哈佛大学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美每年大约有四万五千人死于缺少医疗保险引起的病情延误,是谋杀案死亡人数的两倍还要多。

时至今日,因为无法支付医疗费而造成的破产,依然以66%的数字高居所有破产案的榜首。而那些经历了破产,人又没了双重悲剧的家庭,更是不胜枚举。可能很多人看到这儿会说了:既然保险公司收了钱又不办事,那为啥还要买保险?

这里面主要原因是,美国是世界上医疗费最贵的国家,普通门诊几百上千,急症收费几千上万都是常事,如果需要动手术,那么就更是一夜返贫,所以哪怕是保险公司的拒赔率高达30%,那么为了那剩下的70%,还是要搏一搏的。而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拥有健康保险其实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不仅是每年注册的时候会被要求必须要买保险,在办理签证的时候也需要提交保险的购买证明,而且对保险涵盖的范围和种类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甚至还有直接对口的保险公司,简直到了“牛不喝水强按头”的地步。

当然,有很多公司也会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作为福利的一部分,在招聘的时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大手段,不过在疫情期间,很多人失去工作的同时也失去了保险,而他们之后重返职场,当上了自由职业者或者自己做点小生意,那么医疗保险就必须自掏腰包了。联合健康保险公司旗下覆盖最广也是销量最好的Permiums保险,单人每年保费8900美元,家庭保险两万五千五百美元,而美国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是在八万美元左右,这么算下来,保险支出实在是不低。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的服务人群,是典型的纺锤形构成,金字塔顶的亿万富豪阶层,哪怕是没有保险,也能花钱买到最顶级的医疗资源,而那些非法移民,低收入家庭则可以申请医疗补助的白卡来得到免费医疗。所以使用联合健康这种私人保险公司产品的,主要就是数目庞大的中产阶级,也正是由于本身基数大,所以对保险价格和理赔不满意的客户,也相较其他公司要多很多,相关诉讼案件也一直高居同行业之首。

按理说,知道问题的源头在哪儿,公司领导层就应该想法子解决,把资金统筹管理,合理分配,把拒赔率给降下来。 结果在Thompson这位CEO上任后,却反其道而行之,拒赔率大幅度上升,讲究的就是一个“只要钱还在我兜里,那就是我的”。

他还率先采用了AI代替人工审核的方式来处理理赔,他们所使用的AI到底有多智能咱不知道,但是效率上绝对能够做到“秒拒”,而一旦被拒绝理赔,消费者要讨回公道的困难程度就极其令人发指了,推特上的不少网友分享说,很多时候,单是打电话转接人工客服就要花上好几个小时,之后的审核过程则更加漫长,少则几周,多则数月,超过一年的例子也能看到。

如果审核之后再次被拒,那么你要面对的就是联合健康公司,庞大且身经百战的律师团,这一番反反复复下来,就算是最后幸运拿到了赔付,也是身心俱疲,不死也被扒层皮。 数据显示,仅有百分之零点一的人,能在拒赔后上诉成功,可见Delay, Deny, Defend的3D策略是多么的有效。

可哪怕是这样,作为CEO的Thompson还是觉得毛巾干了还可以挤一挤,根据公司内部流传出来的一份文件,他在遇刺当天的公司年会上,将会宣布2025年的新政策,要求要在优先保利润的同时,尽可能砍掉理赔项目,其中包括会对手术的麻醉时间进行限制,如果超过了上限,客户就必须自己支付多出来的麻醉费用。

也不知道他这个灵感是不是来自于:手术刀,手术刀,一刀一个小红包,如果不给小红包,不打麻药就开刀。

尽管客户们是怨声载道,但是在公司的股东眼里,Thompson可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利润从2021年的120亿美元,增长到了2023年的160亿美元,他自己的年薪也跟着上涨到了1020万美元。

哪怕已经是如此高薪的打工皇帝,他依然还有自己的小九九,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报道,今年早些时候,联合健康集团因为垄断市场,从事不公平竞争而面临美国司法部调查,Thompson在得知消息后,偷偷抛售了自己手里的公司股份,套现1500万美元,直到调查快要结束,即将进入法庭审理程序,才对外公布消息,导致公司股价大跌,大量持股人直接被套牢。

坑了客户坑股民,Thompson这些年可谓是树敌众多,据他老婆说,他在过去的几年里,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威胁邮件,可即使这样,他还是拒绝了请保镖,简直是把钱都省到了刀刃上,然后就上演了喋血纽约街头的那一幕。

为富不仁,唯利是图,斤斤计较,草菅人命,冷血无情,Thompson简直是把“遭人恨”这个技能给点满了,也难怪当警方公布出了嫌疑人的照片,号召民众睁大眼睛,看见了就要主动举报,结果却直接引发了一大波网络玩梗热潮。


Chapter  Five
非典型全民吉凶

在Thompson遇刺两小时后,联合健康的脸书主页通报了CEO不幸去世的消息,结果下面的留言中很快就挤满了“死得好”“活该”“怎么现在才死”,公关部不得不赶紧一通删除,手指头都快干冒烟了都还是删不过来,最后只得干脆关闭了评论。

但是网友们很快发现,虽说评论是不行了,但是可以发表情包和点赞啊!于是很快就有大批的人在公告下面刷哈哈大笑的表情包,一度冲破了两万大关,不得已,公司只得干脆把脸书的相关动态直接删除。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了推特,Instagram,TikTok等大型社媒上,在铺天盖地的幸灾乐祸,讽刺挖苦的留言中,偶尔也有人出来劝网友们口下留情,做人要善良,为死者的家属想想吧,人家怎么说也是谋杀案的受害人,别一把把的在伤口上拼命撒盐了。

结果直接就被人给怼了回去:到底是家人被谋杀的几率大?还是被医疗保险拒赔的几率大?我同情他,他可同情过我么? 网友们就连“死者为大,家属第一”的同理心都没了,可见这事引起的民怨之大。

至于警方号召民众看到凶手主动要举报这个事儿,下面的回帖就更精彩了, 有人说“不好意思,我眼瞎了,啥也看不见,为啥瞎的?因为保险公司不给我报销给拖瞎的啊!”

还有的模仿起了保险公司的语音留言:对不起,我们的人工客服很忙,无法接听,请你提供自己及凶手的保险卡号,有效日期,如果不能提供以上信息,你的请求很可能会被拒绝,谢谢合作,祝你有愉快而美好的一天!

眼看网上的舆论各种跑偏,急于抓人的警方也使出了威逼利诱,一方面强调说,看到通缉犯知情不报是违法行为,帮助其逃脱更有可能作为同案犯一起吃上牢饭,与此同时,将悬赏金提高到了六万美元,并且鼓励各路赏金猎人积极参与缉凶。

根据警方的说法,在之后三天的时间里,他们收到了上万条线索,但是除了找到那个嫌疑人丢弃在中央公园的背包之外,其余一无所获,而那个背包里居然还满满当当的塞满了“大富翁”里面使用的游戏纸币,也不知道凶手到底是个桌游发烧友呢?还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来嘲讽和戏弄那些赚得盆满钵满的资本大鳄们。

还有一众闲得蛋疼的网友,分析解读了凶手作案时的穿搭,说他很有可能是个隐形富豪,四百美元的夹克,三百美元的背包,脚上还踩着上千美元的爱马仕鞋子,全身上下都透露着低调的奢华。

不过之后爱马仕总监专门辟谣说,尽管鞋子的颜色和型号都跟旗下的一款运动鞋非常相似,但是如果仔细放大,鞋跟部位并没有标志性的H字样,所以并不是我们家的产品,更不是网上传言说他穿的有可能是老婆买包包时候的配货…..

眼见这个案子从当街杀人到资本博弈再到时尚穿搭,画风一路跑偏,直到12月9日,终于取得了的重大进展,警方宣布,一名有重大作案嫌疑的26岁男子,在宾夕法尼亚州一处名叫Altoona小镇被捕。

根据报道,一位在当地麦当劳里打工的老年员工,发现一位在店内用餐的客人,眉眼五官长得都非常像那个通缉犯,在跟另一位同事商量核实之后,决定打电话报警。

警察在几分钟之内就赶到了店里,对那名年轻男子进行了盘问,结果发现他给出的驾照,跟刺杀嫌疑人在纽约青年旅店时使用的一模一样,随后又从他的背包里找到了一盒子弹,以及一把用3D打印出来的手枪以及消声器。

于是警方第一时间以“使用伪造证件”以及“无证持枪”为理由将他逮捕,并且通报给了NYPD。 经过比对,他的指纹和DNA跟留在现场水瓶和包装纸上的样本相符,再加上相貌和监控拍到的凶手高度重合,警方因此认定他就是杀害Thompson的凶手。

凶手落网伏法,本来应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此案的特殊性,反而在网上引发了更大的争议和讨论热度,而麦当劳更是无辜躺枪。

根据CBS新闻网的一篇报道,在凶手被捕的消息传出后,Altoona的那家麦当劳很快就收到了海量的谷歌一星差评,留言的人用“老鼠”来代指哪位向警方举报的员工,话里话外还暗有所指,比如有一条是这么说的: 看到厨房里有老鼠,让我感觉恶心想吐,但是医生却不给我看病,说这点小事保险不报销。

还有人把拉肚子Diarrhea这个词,作为凶手留下3D信息中的第4D,在评论区拼命刷屏,以至于一天后,谷歌不得不以“出现大量不实评论”为理由,关闭了这间麦当劳的打分评论区。

还有人分析说,这个举报人很可能拿不到那六万美元的赏金,因为他打的是911报警电话,而不是犯罪热线举报电话,也不知道这个赏金的设置和发放是不是参考了保险公司的拒赔手法。 当然,下面少不了一大群人继续刷哈哈大笑的表情包。不过骂归骂,人们更好奇的是,这个凶手到底是什么来路?


Chapter six
从学霸高富帅到当代佐罗

根据BBC电台的一篇报道,这位和超级马里奥兄弟同名的Luigi Mangione,是一位意大利裔美国人,出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附近的一个富豪之家。

他的祖父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成功的进军了房地产业,并且买下了当地最豪华的两家乡村俱乐部,之后更是把产业发展到了养老院,电台以及出版业,属于从一桶金挖到另一桶金,早早的就达到了财富自由,而作为家中的第三代长子,Luigi简直就可以说是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从小,父母就对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中学时候更是进入了一所非常著名的寄宿制私立男校,每年单是学费就高达近四万美元。 他的成绩也非常优秀,中学毕业典礼时曾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后来进入了常春藤名校宾州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

根据他的一位大学校友回忆,他修的是四年本硕课程,还曾经给著名的算法难课CS121做过助教,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级人物,就连参加的学校兄弟会也是个偏学术类型,而不是光想着Party泡妞。

不过另一篇纽约时报的报道,则描述了他大学生活的另一面,他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自己所经历的学习压力以及睡眠障碍,这些症状其实在他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在竞争压力更大的大学,他情况更加恶化。

在一篇Reddit的发帖中,他说发现自己的成绩突然下滑,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连看一个十几分钟Youtube的视频都无法顺利看完,试着和室友下棋,结果发现自己脑子一片混乱,根本想不出任何策略,这让一直都是完美主义的他,感觉非常困扰。 他写道:这样一个生活停滞不前的问题无法解决,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

大四的时候,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他通过线上课程完成了学业,之后在一个名叫TrueCar的加州科技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设计应用程序,为汽车的买家和卖家牵线搭桥。

因为可以远程工作,他干脆搬到了气候宜人的夏威夷,住进了一栋40层的共享生活公寓,这种公寓就有点类似于人民公社的高级加强版,除了住宿的房间是自己的,吃喝起居都和其他年轻人共享。

他住的这种属于顶配,每月租金在四千到六千不等,能在这样的地方住上近一年,可见他的经济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从他的社交媒体的照片上也能看出来,他热爱运动,喜欢冲浪,腹肌练的能当搓板用,身边的朋友更是帅哥美女不断,非常养眼。

年轻有为,英俊多金,如此前途无量,怎么就会突然化身佐罗,刺杀一个从未谋面的亿万富翁CEO呢?

网上有传言,说Luigi是因为祖父母因为保险公司拒赔,无法得到治疗而去世,因此要杀了Thompson为了他们报仇,不过实际上是,他的祖父在2008年去世的时候,Luigi当时还不到十岁。

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卧薪尝胆多年为爷爷奶奶报仇,这里面的戏剧性,堪比蝙蝠侠。

平心而论,这里面网友的脑洞演绎成分应该还是很大的,因为以他家的财力和人脉,大概率是不会发生老人无法得到医治而去世的事情的,根据一家巴尔的摩媒体的报道,Luigi的家族每年会向当地医院捐款上百万美元,其中有一家医院的急诊室还是以他家的姓氏来命名的。

换句话来说,如果他家这样的都得不到医疗资源,那么可能美国就没几个活人了。

也有人猜测,是因为他曾经在家里开的养老院工作过,看到了很多老人被保险公司坑害,因此动了要除暴安良的念头。

只能说,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是更大的可能,是因为他自己也曾经切身领教过慢性病痛的折磨。

一位曾经跟他住在同一间共享公寓,后来成为好友的人向纽约时报爆料说,Luigi在一次冲浪中扭伤了背部,之后情况不断恶化,最后发展成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

他对朋友诉苦说,自己的下椎骨错位了几乎有半英寸,压迫到了下肢神经,别说是运动了,就连走路开车都非常痛苦,为此,他在夏威夷当地求医问药了好几个月,尝试了包括针灸推拿在内的很多理疗方式,也曾经通过瑜伽和冥想来减轻疼痛,但是都收效甚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