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基本常识
本号不提供凭空想象的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算法爱好者  ·  惊!小偷“零元购”后竟向 DeepSeek ... ·  20 小时前  
九章算法  ·  Meta学神刷题奥义!《LeetCode通关 ... ·  3 天前  
深圳发布  ·  9738家外企涌入,深圳成外资“头号宠儿”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深圳影视产业蓄力起航!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降了!降了!今年第一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基本常识

2024未完待续:油罐车洗干净了没?

基本常识  · 公众号  ·  · 2024-12-29 21:10

正文

本文首发于百度App 百家号:项栋梁基本常识

2024年最不服气的一件事就是化工罐运输食用油事件的相关处理。

年初,新京报韩福涛暗访报道了运输煤制油的罐车未经清洗就装运食用油的乱象,涉及某央企旗下油脂公司。食用油的质量安全关系到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健康,连央企都如此操作,更让人担忧整个食用油行业的安全底线是否失守。

实际上,在原报道中就有业内人士说这种化工罐运食用油的做法属于“公开的潜规则”,新闻曝光后也有大量从业人员在网络上爆料类似情况,人们通过货车轨迹查询也发现了更多类似线索。

然而,再汹涌的舆论也终究敌不过处理社会问题的“中式逻辑”。

“中式逻辑”第一条:

已经曝光了的错误可以承认,可以处罚,但还没曝光的错误就坚决不能承认。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们当作不存在。

这是一条“稳字当头”的逻辑,越是公众关心在意的事情,越是舆论影响力大的问题,越是不能承认“普遍性问题”的存在。个案可以重罚严惩来平息舆论怒火,但普遍性的问题没办法(下不了决心)普遍性严惩,没办法快速彻底解决,那就只能抵死不认,这样才能稳定。

所以,不管是哪一级主管部门来查,它最多只能确认记者曝光的这两起违法违规案例存在。至于大家都在说的“行业公开的潜规则”,他们可以当作没听见。

这种“稳字当头”的逻辑是贯穿在我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算是中式逻辑的根基。解决问题很重要,但保持稳定更重要,如果承认问题解决问题和保持稳定有冲突,优先选择保持稳定。不仅领导们这么想,它也深深刻印在中国亿万国人的脑海中。

我没有能力评价“稳字当头”对不对,但我一直有在思考一个问题:

承认问题,为什么会导致不稳定呢?到底是谁会不稳定呢?作为公众的一员,我觉得还是趁早承认问题解决食用油质量安全问题会对我会比较好一些。

“中式逻辑”第二条:

问题曝光了,可以出文件发政策去尝试解决,至于解决方法有没有成效,能不能彻底断根,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油罐车事件爆发半年后,《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了,并将于2025年2月1日起施行。根据这一国家标准,今后凡是运输非食品的容器就不能再用于运输食用植物油,没洗的不行,洗干净了也不行。

仅从文字看起来,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化工罐运输食用油的问题。但实际上呢?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解,包括很多媒体也在极力宣扬这一误解,以为之所以存在化工罐运输食用油的问题,是因为之前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只有推荐性标准。只要强制国标出台了,企业就不敢这么干了,卡车司机就不敢这么装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之前没有处罚依据,那这次被媒体曝光的2辆油罐车和涉事的几家食用油企业是怎么被处罚的呢?既然能被处罚,还能被重罚,那之前为什么他们敢这么干呢?

出台更严格的,带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来规范食品安全当然是件好事,是一种进步。但法律也好,国标也好,生命力都在于执行,而执行一定是需要人力和财力配套的。判断国家有没有诚意和决心来解决一个问题,大多数时候还是要看派了多少人,拨了多少款,而不是发了多少文件。

其实,发了文件(出台了法案)就当作问题已经解决了,是很多国家都存在的情况,倒并不是中国独有,算是官僚体系的通病吧。

“中式逻辑”第三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