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英国
我们每天打足鸡血,为大家源源不断输送最英国的趣闻与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那些事儿  ·  4天4架飞机坠毁,73人罹难。美国这航空啊….. ·  4 天前  
英国那些事儿  ·  为入名校“不择手段”?超1/4英国家长为孩子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英国

全球“印度化”?加拿大又一处沦为公厕,网友最新实拍!没有人能阻止印度人海边卸货了

最英国  · 公众号  · 英国  · 2024-12-22 09:01

正文

终究还是没逃过!?这个世界真的挡不住印度人了。


要说印度人最喜欢的移民国家之一,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加拿大。据统计,目前在加拿大至少有150万的印度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然而,在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印度人群体,却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他们一些“与生俱来”的习惯——比如随处便溺!



近日,又有最新消息被爆出了!


在加拿大滑铁卢当地的一个Facebook群里,一位网友拍到了令人瞠目的一幕:一群人在滑铁卢Schneider Park河边洗澡、如厕




之前几次,有网友爆料新移民在加拿大的海滩随地大小便令人三观震裂。当时很多人还质疑真伪,没想到这次终于有了照片铁证。


我们在此带大家回顾下,特别是最近在加拿大海滩发生的一件事就火遍了全球:


👉震三观!加拿大女子揭露大批印度人在海滩随地便便,竟被骂"种族歧视"?

👉再刷新底线!印度人在加拿大海滩便溺风波未平,这大爷又在加油站用咖啡杯接自己便便…



但即便如此,由于印度人在加拿大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加拿大的白人一般不敢公开批评指责;


据说最多也只是树立一个“温馨提醒”广告牌,温柔地提醒大家“不要在海滩上便溺”:



不过后来印度人在社交网络媒上极力解释这个牌子是P的!


但这次貌似有图有真相,看来是逃不过了。Facebook、Reddit、X等社交平台瞬间炸锅了!



“我天,太恶心”

“确实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 😅”

“这特么啥?”

“小心点,他们说举报这事可是“仇恨犯罪”呢……(指的是Wasaga Beach视频)”

“赶紧报警吧”




“震惊‘屎’了!”

“太恶心了”

“和格兰德河河里的情况没什么太大区别嘛。”

“把💩朝他们扔回去!”




“伤寒和白喉就是这么开始传播的。”

“呵  呵  呵  。”

“又有人要说照片是P的了。”

“垃圾。”





据统计,目前加拿大的三分之一新移民来自印度,不仅加拿大,许多海外国家也逐渐被“孟买化”。


印度移民的涌入已成全球趋势。



据报道,今年以来,加拿大的移民政策迅速收紧,将大批印度人逼入困境


虽然印度留学生和技术工人屡次走在抗议的最前线,但成效不佳:约有7万名国际学生面临被驱逐的风险,而其中印度学生是最大群体


去年,加拿大超过四成的留学签证发给了印度学生。今年1月学签新政出台前,大批印度学生涌入加拿大,如今很多人即将面临毕业工签到期的难题。如果无法获得永久居民身份或续签工作签证,他们将不得不离开加拿大,意味着移民失败。



加拿大也见证了印度人寻求庇护(BH)申请的急剧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已有6,056份BH申请递交,这成为他们“最后的手段”。


实际上,一些印度人已经“用脚投票”!根据《金融快报》消息,徒步越境进入美国的无证印度人数量达到历史新高。


仅在6月份,就有5,152名无证印度人越境美国,甚至超过了通过墨西哥入境的数量。


从2024年1月到6月,美加边境每月平均遇到的无证印度人数量比去年增加了47%,比2021年猛增13倍。与此同时,由于英国免除了印度人前往加拿大的过境签证,从2018年到2023年,通过英国港口中转加拿大的印度庇护申请者数量激增了11倍,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的申请者。



尽管每年印度人申请加拿大永久居民(PR)的数量远超其他国家,但名额依然供不应求。陷入绝境的印度人正将加拿大视为通往英美的跳板或中转站。


而随着在加拿大的印度人口不断增多,我们也就陆续看到了这些新闻:

先是加拿大海滩事件:


然后,华人在社交媒体爆料在温哥华Victoria和42街附近的一个公园亲眼看着一个包头巾的大爷当众脱了裤子就拉;


随后是维多利亚Oaklands Park网球场周边“全沾满粪便,臭味熏天”。



现在,还有网友在社交媒体X曝光,说是看到有人在素里市91号高速公路上,当着车来车往脱裤子拉粑粑。

从现场照片可以看见,当时这条路上人流量很大,这辆白色车就停在路边,一个人下车躲在车门后面解决,被后方司机拍下来。



很快,这张照片就被网友们疯传,大家集体炸锅:加拿大这是要彻底沦为公厕的节奏?

不得不说,最近这段时间,印度人上加拿大新闻的频率,实在是高得让人怀疑这到底看的是哪国新闻了。



许多加拿大人表示,来到加拿大就应该尊重本地文化传统,入乡随俗,即便保留自己的文化,也不该以这种方式影响他人和市容;如果真这么喜欢自己国家的习惯,就回去继续。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和我们分享!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