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加快了上市的脚步,在他背后穷追不舍的除了野心还有焦虑……
昨日(4月
24
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近几周以来,滴滴出行一直在与银行谈话,与多家投行洽谈首次公开发行的具体事宜,期望最早于2018 年下半年上市。这比之前传闻原定计划2019年上市,显得有些仓促。
消息人士补充说,公司若上市,希望能至少达到
700
亿到
800
亿美元的估值。
也有知情人士透露,
滴滴高层的理想估值在
1000
亿元之上
,目前正在和中金等多家券商洽谈。对此,滴滴官方不予置评。
目前,滴滴是中国最大的打车平台,而且正在向拉丁美洲和其他亚洲国家推进。竞争对手Uber一直在考虑
IPO
,但是其
CEO
达拉·科斯罗萨西已表示,公司不大可能在
2019
年之前上市。
若滴滴成功在2018年
IPO
,将超过Uber成为全球最早上市的网约车公司。
不少人会好奇,为何滴滴会选择此时
IPO
?
有报道称,似乎公司正在通过向公开市场募集资金,以支撑其抵御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是滴滴加速推进 IPO 的主要原因。
此外,作为曾经的老大哥的Uber正面对一系列的监管问题,估值滑落至400亿——500亿美元。
Uber
内外交困下,或许此时正是滴滴出行上市的最佳时机。
说实话,相较Uber,滴滴也处于流年不利的状态。今年以来,网约车平台战火四起,美团点评、携程和高德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出行平台”,高调杀入步步紧逼,滴滴必将投入更多,争夺战只会更加激烈。
最近,交通运输部通过官方微信,连发了三文约谈网约车:烧钱大战不可持续,呼吁网约车发展要脱虚向实,出行市场要公平竞争。
被约谈,这对于滴滴来说有些司空见惯了。
如今,有了其他大佬的围追堵截,滴滴加快上市的步伐,以免夜长梦多,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未来十年,滴滴平台将在全球范围内服务
20
亿用户,满足用户
50%
的出行需求,并推广超过
1000
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
同日在北京,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在“洪流联盟”成立大会上描绘了这样一副壮丽的蓝图。
其中包括北汽、博世、长安汽车、奇瑞、东风、一汽、丰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等主流车企品牌。涵盖了汽车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车联网全产业链。
不过,程维否认了滴滴会涉足汽车制造领域的传言。“未来,滴滴坚决不造车。”程维称,滴滴将把大数据、技术等核心资源向平台合作方开放。
据业内人士分析,滴滴快速积聚资本迅速上市IPO,将为滴滴带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毫无疑问,滴滴正在构建它庞大的出行帝国。全球化、汽车运营商平台与智能交通技术,滴滴的三大愿景提出以后,对于资本的需求也将是持续性的。
滴滴要吃
“回头草”?
此外,在资本市场狂热的追捧下,共享单车领域如坐过山车般,热度陡然降温进入了寒冬。不过,滴滴还是有个“共享单车”梦的。
想救活小蓝,却不成想各种禁投令让他步履维艰,推出自主品牌青桔单车,也遭多次约谈甚至被收车。
滴滴对于共享单车高频次的订单场景,可以说是十分渴望了。
昨天,有媒体报道称,滴滴重启收购ofo,正推进收购谈判。和拥有债权的阿里达成某种妥协,哈罗单车或打包并入。
有接近这笔交易的人士透露,“如果一切如滴滴所愿,收购消息将在六月前后官宣。”
可是,针对滴滴重启收购谈判的消息,下午6时左右,
ofo
发布回应称,该消息不属实。
在此之前,ofo与滴滴曾被多次曝出关系出现裂痕,合作关系降至冰点,如今又传滴滴回头吃草,甚有深意。
不过,戴威态度显然很强硬,且曾公开表示,“作为创始人、创始团队我们希望自己有非常非常远的未来。”因此,任何企业都希望独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