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对象
全球范围内拥有前瞻性、创新性、自主知识产权的初创型中小企业(成立5年内)、尚未成立企业的初创项目。
参赛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拥有合法自主知识产权,无知识产权纠纷。
比赛分组
大赛分为企业成长组、初创团队组(含大学生团队)两个组别进行比赛。同时,参赛项目应按行业参赛。
1、企业成长组
(1)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成立不足5年(2012年1月1日以后注册),且2016年销售额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3)经营规范,企业社会形象良好,无违法经营等不良记录;
(4)曾参加本赛事并获奖的企业无获奖资格。
2、初创团队组
(1)在本届大赛截止报名前,尚未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的,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的创业团队,如海外留学回国创业团队、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优秀科技团队(含大学生团队)等;
(2)核心成员不少于3人,且计划在赛后6个月内成立企业;
(3)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企业无知识产权纠纷;
(4) 3年内曾参加本赛事并获奖的团队无获奖资格。
本届大赛两个组别分设海选赛、行业赛和终极PK赛三个阶段,采用逐级淘汰的方式产生优胜者。
1、海选:
依据报名项目数量进行总体安排。
海选赛赛制规则:“6+9”模式,即参赛项目展示6分钟,回答评委提问9分钟,鼓励多种方式表达项目展示。
2、行业赛:
将把所有海选赛中晋级的项目统一归拢、对号入座到10个行业中进行比赛,比赛场地统一设置在深圳市。企业成长组和初创团队组分别在10个行业赛中决出的一等奖,并列该组别10强。
行业赛赛制规则:“5+5”模式,每4个参赛项目为一组,每组每个项目分别上台展示5分钟,之后统一上台回答评委提问20分钟.提问环节结束前5分钟,未被任意一位评委问到的项目,将获得反问评委的权利。
3、终极pk赛:
两个组别各10强将展开大赛年度冠军的激烈争夺。最终,根据得分排名,将按组别设置大赛年度总冠军1名,年度亚军2名,年度季军3名,优胜奖4名。
终极PK赛赛制规则:赛制设立为风采展示环节、评委提问环节、终极PK环节和拉票环节。
大赛奖项设置分为行业奖、决赛奖和单项奖三部分,三者互不冲突,可进行叠加获得。行业奖将在行业赛后得出,决赛奖和单项奖将在终极PK赛后得出。
【行业奖·企业成长组】
(60名,总计140万)
行业一等奖1名×10个行业,奖金5万元/名
行业二等奖2名×10个行业,奖金3万元/名
行业三等奖3名×10个行业,奖金1万元/名
【行业奖·初创团队组】
(60名,总计140万)
行业一等奖1名×10个行业,奖金5万元/名
行业二等奖2名×10个行业,奖金3万元/名
行业三等奖3名×10个行业,奖金1万元/名
【决赛奖·企业成长组】
(10名,总计210万)
年度总冠军1名,总奖金人民币50万元
年度季军2名,总奖金人民币30万元/名
年度亚军3名,总奖金人民币20万元/名
年度优胜奖4名,总奖金人民币10万元/名
【决赛奖·初创团队组】
(10名,总计120万)
年度总冠军1名,总奖金人民币30万元
年度季军2名,总奖金人民币20万元/名
年度亚军3名,总奖金人民币10万元/名
年度优胜奖4名,总奖金人民币5万元/名
【单项奖】
(若干,总计90万)
单项奖由年度创业导师奖、网络人气奖、年度投资追捧奖等多个奖项组成,获奖团队或个人奖励金额不超过3万元。
备注:
大赛奖金分为奖金和落户奖两部分,对于已落户的项目,直接发放大赛奖金(为总奖金的100%);对于未落户的项目,先行发放大赛奖金(为总奖金的50%),待项目落户南山后(赛后3个月内),再发放落户奖,为总奖金的50%。(境外项目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