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邮来邮网
邮来邮网,作为集邮者交流网站,面向广大集邮爱好者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3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粉丝福利回馈,来领奖喽 ·  3 天前  
中国中医  ·  浙江:推广试点中药全链条追溯体系应用 ·  昨天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海报|亚冬会上的“山西能量包”,Buff叠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邮来邮网

黄永玉:"我想让全世界知道我死了的猴子有多可爱"

邮来邮网  · 公众号  ·  · 2020-02-15 13:04

正文


提到黄永玉,我们日前被他的一幅新画刷屏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全国人民都在行动,艺术圈也不例外!1月30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发布《致全国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的倡议书》,倡议全国美术家与美术工作者,面对疫情,拿起画笔,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97岁高龄艺术家黄永玉,便积极参与艺术抗战行动中!

他作为一位爱国画家,早在2003年4月的“非典”疫情中,便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创作《我的祖国 我的人民》并将其捐献出来,希望通过艺术驱赶恐惧,增进人们战胜非典的信心。这次全国性疫情,他创作《中国人活得有气势!》,以笔墨传达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用文化的力量抗击疫情。


除了艺术家,他还是全能复合型人才。


黄老爷子的艺术人生,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关键人家是自学成才的!
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
他的木刻作品长这样儿


木刻《雷锋像》,21.5×19.5cm,1963年


套色木刻《齐白石像》,32.5×37.5cm,1954年

国画作品长这样儿


《红荷蜻蜓》,1987年


《九荷之祝》,356×284cm,2011年

黄永玉1956年就出版过《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曾轰动了中国画坛。


水印套色木刻《阿诗玛像》,1956年

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了六个版面,专题报道了黄永玉的其人其画。黄永玉被公众誉为“鬼才”。



面对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和赞誉,黄老爷子一意孤行,坚定不移地走在段子手的大道上,一开口就是“神回复”,比现在的微博大V网红什么的强多了。

比如他说:

“人们对我最大的两个误解是:第一,他们仅仅因为我戴眼镜,就认为我是知识分子;第二,我的电影不赚钱,所以他们就认为我是艺术家。'

“说我是‘鬼才’,那是见鬼了。”

画画也是段子


画一只鹦鹉,黄永玉写道:“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90岁之后,黄老爷子还一直保持着每天晚睡早起的生活状态,一天工作八九个小时,上午写文,下午画画,不近视不老花,口齿清楚思维敏捷(讲段子)。每周末还雷打不动地看《非诚勿扰》,对就是那个著名的婚恋交友节目,真是活神仙的即时感有木有!



九十岁了也要来张自画像


其实黄永玉一生历经过很多坎坷和磨难,但他一直不忘赤子之心,活得通通透透。

得意时大笑人人都能做到,而失意时不放弃希望,还留有能够调侃生活的那份从容,才是一个高尚的段子手应有的情操。

面对这样生龙活虎的90后老头儿,我只想说一句,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请您再活500年!



扯远了,其实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黄永玉和猴票的故事。


老爷子早在1980年就设计了首版《庚申年》猴票,现在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中国第一个邮票神话的开始,带动了极大的生肖邮票收藏热。

1980年猴票的发行量为500万枚,但是实际发行量是415万枚,而估计其存世量还不到120万枚。当年面值仅8分钱的黄永玉设计猴票,现在升值大约20万倍,而大版80枚猴票目前的市场行情则在150万元左右。

不小心错过一版猴票,一套房没了。

真是残酷的现实呢。

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黄永玉当年设计这枚猴票,是为了纪念他死去的小猴——伊沃。


喵星人趴在黄永玉身上,
小猴伊沃正在给喵星人梳毛。

黄永玉说:“我想让全世界知道我死了的猴子有多可爱。”

就是上图中这只名叫伊沃的小猴,它陪伴黄永玉生活和作画,给他带来许多天真与欢笑,离别永远是难过的,但黄永玉却用另一种方式,让它永生。

洒脱的人承得起重担,开得起玩笑,亦不辜负真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粉丝福利回馈,来领奖喽
3 天前
美食菜谱大全  ·  今日菜谱 | 一看就流口水的糖醋排骨!
8 年前
读书小分队  ·  七言丨你不回复我,我就猜到你出轨了
7 年前
微设计  ·  60款 · 各式各样的景观墙
7 年前
FitTime睿健时代  ·  六个小贴士助你远离伤病烦恼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