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碳”目标与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气候变化
综合评估模型(IAM)
是全面分析自然环境气候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能源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基础研究和决策支撑工具。
北京大学于2023年正式加入全球综合评估联盟(IAMC),相关研究团队以自主研发国产模型与引进国际先进模型的方式
并行推进多模型
政策仿真评估创新研究。现诚邀致力于综合评估模型研发与应用的青年学者
依托相关课题组申请联合培养博士后
,开展面向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与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工作。
戴瀚程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环境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全球前2%高被引科学家。兼任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驻全球综合评估联盟(IAMC)首席代表。长期围绕气候环境政策分析与综合决策评估研究,领衔自主开发了10万行代码量级的大型能源—环境—经济综合评估模型(
IMED
),发起了“北京大学全国第一届碳中和综合评估模型培训会”。IMED模型作为我国代表性模型被联合国环境署列为支撑《全球环境展望7》科学报告的旗舰IAM。国内外学者应用IMED模型在Nature Food、Nature Comm.、One Earth、GEC、ES&T等期刊发表了100余篇论文。
详情见:http://scholar.pku.edu.cn/hanchengdai
偶阳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研究员,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长期围绕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在能源系统模拟、空气质量、人类健康、气候变化、全球和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著名综合评估模型 Global Change Analysis Model 的开发成员之一,
GCAM-China
开源
模型开发委员会主席。作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ure Energy、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等期刊发表论文。详情见:http://scholar.pku.edu.cn/yangou
本岗位聚焦本学院IMED与GCAM双模型的
耦合与应用
及大型多模型数据库的
构建与管理
,开展全球及国家情景分析与政策评估研究,具体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
全球和区域尺度综合评估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
能源经济环境多模型比较的标准构建与数据基础;
-
双碳背景下的中国能源转型与技术路径精细化模拟;
-
融合
气候风险与减污降碳的新一代综合评估模型研发。
-
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已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35周岁(不含)以下;
-
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思维,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及项目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突出;
-
熟练掌握一到两门通用计算机程序语言(如R,Matlab,Python等),有综合评估模型开发应用经历者优先。
-
国内外优秀博士后支持申请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支持计划,以及国际联合博士后项目(如PKU-IIASA联合博士后项目);
-
国内获得博士学位的支持申请国家“博新计划”,入选者可获得两年64万元的资助,其中56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8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
-
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支持申请国家人才项目;
-
基本待遇和福利按照北京大学的规定执行;博士后研究人员户档迁转、社保、住房补贴按照学校要求,按国家博士后政策享受子女入托、中小学入学等。
来源:
气候变化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