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走的太快,导致90%以上的人可能都没有读懂它,如果只算电商领域,这个比例可能要达到99%。
这么说真的不是耸人听闻,这一年我们一方面看到的是国民经济进入L型发展后,电子商务面临整体大环境的影响,“消费升级”、“下半场”成为电商热词。一方面是“社群电商”“场景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概念和营销话术的迭代冲刷,同时又有VR、无人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名词进来搅局。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真叫人一时半会闹不明白。(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关注可获取更多内幕,每日一深度!)
尤其是缺少一个可以提纲挈领抓住整个产业大趋势等思路,无数概念和逻辑的堆叠压的所有电商人喘不过气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来尝试用另一种脑洞来盘点大电商的2016,我所遵循的是这三个逻辑:一、只看干了什么,不听说了什么。毕竟新概念炒作和话术恐吓是行业的标配,与其翻概念,不如看实际产业和企业所推进的变化;二、只抓主流核心玩家作为案例。电商产业是个大概念,各种出奇制胜不胜枚举,但真正控制主流核心与价值演变的其实始终掌握在少数玩家手里;三、从更大的视野分析电商,不局限在国内市场上。电商是互联网的元命题之一,中美欧等大市场上处在高频的共振与普遍瓶颈,必须从全球的战略和趋势来观揽行业。
通过这三个思考角度,我以京东vs亚马逊作为中美电商企业的代表,来进行这次行业总结。当然这里无意也无需对比两大品牌的高低,更多的是想让大家看到电商核心玩家的共同认知与同频行动。毕竟共识和大趋势才是行业能够发展的真正精髓。
【电商布局线下:融合之战打开未来入口】
2016的寒冷冬季,电商行业最大的“谈资类新闻”可能就是亚马逊开了无人超市。12月6日,亚马逊揭晓了实体零售店业务Amazon Go 。在这家超市里,用户用Amazon Go应用登陆之后,可以买完东西直接走人,不必排队付钱。在“花式秀技术”的基础上,中美所有媒体的解读基本上都更加注重另外一点:亚马逊要布局线下实体店了。
以智能化和新技术为突破口,亚马逊从体验感和巨大的商品品类支撑上打通实体店布局,是非常高明的一步棋。而从这步棋逆推,更可以看到京东在布局线下产业链的前瞻性。
早在今年6月,京东就宣布联手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展开深度合作与模式创新。并且官方宣布:“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融合线上线下的零售商业模式”。
2016年成为线上超市市场份额第一的京东超市,目前已经与沃尔玛、一号店、永辉超市等达成合作,通过供应链、物流等深度合作联通线上线下。加上新成立的京东新通路事业部,从仓储、物流、数据、营销等方面全面布局线下中小门店。完整的电商平台+线下渠道服务+巨头合作者+中小门店的整体布局已现端倪。
我很早就说过,刘强东的“三年结束商超战”,不是从现在才开始打,而是调兵遣将战火弥漫之后才有了这句“战争口号”。京东布局线下的盘子很大,也是整个京东战舰目前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为什么一定要回到线下?很多人将其理解为电商行业的动力不足,希望以线下市场拉动本体。事实上这种思考非常的过时而不知变通。要知道在市场整个快速迭代的电商行业,已经无法出现所谓“回到线上/线下”的回头路。有的只是从整合到融合到创生的全面新零售进化:通过智能技术加强体验,满足消费者死角需求群落的新商务。
之后没有什么商务会非“电子”,就像如今很难找到手机“不智能”一样。电商的新物种正在来袭,而物种进化的入口可能就在线上线下的不分彼此。
【智能链血拼:技术电商的开香槟时刻】
2016的电商,还有个奇妙的变化,就是小电商都在忙于造词和造口号。但核心玩家却在关注另一件原本乏人问津的东西:技术。
比如亚马逊Amazon Go,就是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一系列的传感器和深度学习技术来完成的“未来式体验”:让消费者忽视消费行为的存在。虽然目前适用效果还不得而知,但至少指明了用技术颠覆行业固有逻辑的方向所在。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18个月里,亚马逊市值翻了一番以上,主要增长点和利润大头却来自非电商的AWS云业务。1年多的时间里同比增长了55%的AWS云,一方面为亚马逊的电商业务提供了底层支撑,一方面成为了泛互联网和零售行业的主要底层服务提供者。从技术根源处布局产业,让亚马逊一次次占得了头筹。更细节处看,亚马逊的机器翻译打通国际电商入口、商品与物流数据处理能力,都让人耳目一新。
不约而同的是,京东也在2016年力度空前的打出了技术牌:官方宣布全面向技术型企业转向的京东,今年全年开启了智能物流、智慧供应链等技术体系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全力抢占电商人工智能大红利的态势非常明显。
更加令人叹服的是,京东在2016年6月和11月先后成立了两个“科幻部门”。其中京东X事业部聚焦无人技术研发,并且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智能物流项目相继落地。而京东Y事业部着重打造智慧供应链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驱动零售行业升级。
无人化+人工智能化,可以被看作京东目前决战未来市场的两大核心武器,同时也是整个电商包括零售业的必然未来。
虽然技术的壁垒很高,对企业要求甚严。但这也是电商行业无法不直面的现实:人口增量红利已经殆尽,只有用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使用体验,死抠用户价值,才是电商的唯一正路。
我很高兴看到2016中美同步的这个“技术电商开香槟时刻”,相比于所谓的资本寒冬和消费升级,这件事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未来和希望。
【让电商的归电商:“商业本质”重新成为关键词】
有一个很简单的选择题,可以判断你是否读懂了2016的电商:电商正在变复杂,还是变简单?
既然问了,那正确答案当然是变简单——因为从大面上看每个人都在感觉电商的复杂化。
技术、玩法、电商节,名目种种的电商因素正在汹涌澎湃。但实质上这些名头真正能带来的效果却太多“欲说还休”之处。电商的内涵和定义都在膨胀,最终伸直可能导致定义污名化与内涵无法自恰的问题。但事实上主流玩家眼里,电商正在回归简单的商业本质。
电商的驱动力,是消费链接缩短带来的消费冲动提高。而在复杂的玩法泛滥、消费需求升级、消费者对电商模式熟稔到审美疲劳之后。消费中间环节的突进已经很难影响消费决策。而此时商业本质的价值就会重新凸显:成本低、效率高、用户体验好的平台胜出,就这么简单粗暴。
回看中美的两大巨头,用技术带动突破发展的本质,也就是要降低成本突出效率,并且补完平台的体验。
亚马逊今年做的几件大事,比如通过云计算和传感器升级体验,降低用人成本;比如通过打通跨境购的界限,缩短物流与仓储流程,都是直接指向“实用主义”的商业核心环节。
与此同时,京东的2016也可以被定义为整合产业逻辑线,重回商业本质的一年。无论是整合物流与O2O与物流体系,成立高效低成本低“新达达”,还是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电商大促效率与品牌商价值,并且在双11提出了“理性消费”的电商节新主张,都可以看到京东回到商业本质的意图。以及通过技术、资源整合、深度合作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根本玩法。
电商就是单纯的买与卖行为交互,与其无止境的注意“噱头”,或许回头梳理和建设核心竞争力,才是电商的根本进化潜能。
【结束语】
电商的2016,是回归本质和技术驱动的一年。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内部环境中,是核心玩家坚持有全新驱动力去创造环境,颠覆性打造新红利的坚守。
在无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完善下,世界电商格局很可能很快贴近全新的质变。那场战役与红利收割将是互联网史诗级别的,中国的京东能否代表中国电商完成“世界大战”,将是未来几年持续发酵的深刻话题。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
长按下图关注。预告:移动营销蓄势已发
点"原文"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