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坡雪
前段时间找老朋友聊天,聊起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方法。
很明显,他听懂了。
快结束时,他突然说了句:我要借钱加大仓位去搞。
我顿时懵B了,跟他讲:股票爆仓的,十有八九和杠杆有关。
现实中也是这样,很多初学者践行价值投资,不知不觉就走偏了,犯了价值投资的大忌而不自知,等亏大钱了却把责任归咎于价值投资的方法上。
有些锅,价值投资背不起。
践行价值投资,不仅知道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
段永平曾说:我之所以成为我,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不做什么。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
那么,价值投资有哪些不能做的事情?
在此总结了价值投资的十大不为清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文章中的不为事项,严重程度不一。有些犯了会让投资者走偏,有些犯了接近于判了投资的死刑。
1、不加杠杆
加杠杆是价值投资的第一死穴,一旦使用杠杆,不敢说100%,但至少大多数投资人将遭受本金归零的考验。
雪球上有一位仁兄,2019年加杠杆将个人资金从100多万做到2021年的1000多万,2021年到现在,经过三年下跌,如今处于爆仓边缘。
他对自己的投资反思了很多,但始终没认识到最大的错是加了杠杆。
长坡雪只能硬着头皮祝福他了。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股票的波动性都非常大。
贵州茅台、片仔癀的股票都可以下跌60%以上,美国运通可以下跌80%。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众罗列了伯克希尔历史上的四次大跌:
巴菲特称:(伯克希尔的遭遇)提供了最强大的证据,用以反对使用借来的钱持有股票。
很多价值投资大师都做过类似提醒。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里明确提出:使用担保品是一种投机行为。
芒格则说:使用杠杆是危险的。一串奇妙的数字乘以0总是等于0,不要指望能富两次。
假如使用了100%的杠杆,你的理念再正确——买入并打算长期持有盈利最确定的几家公司,但由于借了钱,股价跌到某个点位后,会逼得你被动卖出,根本做不到长期投资。
2,不懂不投
价值投资的第一原理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如果看不懂公司,你怎么能下手买股票?
现实中,有人拉你合伙入股奶茶店、入股民宿,在搞不清楚项目盈利前景的情况下,你会入股吗?但到了股市里,很多人会像早期的我一样犯糊涂,连公司是生产什么的都不知道,就敢重仓买股票。
需要提醒的是,一个让你非常喜欢的产品只是提供了投资公司的线索,绝对不是买股票的充分条件。
要真正搞懂公司,还需要了解更多更多;搞懂公司至少需要1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长坡雪认为,所谓搞懂公司,就是在充分了解公司所处行业的前景、产品的竞争力、公司的竞争对手等大量基础信息的基础上,能够遇见公司未来三年甚至十年以上的利润趋势。
3,不做短线
长期投资是践行价值投资的必要条件。
没有长时间的经营,一家公司的盈利怎么可能从1亿涨到2亿,4亿甚至10亿;没有长时间的持有,股票价格怎么能反应公司的价值呢?
很多人买了好公司,却喜欢在股票上动来动去,误以为可以摸透股价的习性、靠做波段多赚一些钱,这很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牢记格雷厄姆的教导:股价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恐慌和贪婪的情绪影响了短期投票的结果,谁也无法100%料定他人的情绪,谁也无法100%确定短期股价的走势。
但长期而言,内在价值决定股票价格,恐慌和贪婪对称重器不起作用。
践行价值投资,必须放弃短线思维。
4,不搞预测
人人都想提前知道未来的命运,算命大师大行其道;人们都想知道未来经济怎么样、股市怎么样,于是宏观经济预测、股价短期预测、技术分析预测等也颇受大众欢迎。
本文不打算一一点评各种预测方法,就聊聊最受大众欢迎的宏观经济预测。
宏观经济对微观经济体确实会产生影响,但我们应该清醒的明白:如算命大师一样,宏观等根本预测不准。
每到年底,多数券商都会提交一份宏观预测答卷,但预测的的准确率还不及抛硬币,有些甚至成了业内笑话。
比如,2023年中金公司出了十大预测,结果10个错了9个。
中金公司是业内很高水准的证券公司了,预测结果都如此离谱,何况其他证券公司;不是说中金公司水平不行,实在是预测太难了。
巴菲特在1980年的信中说:预测这件事或许能够让你更了解预测者本身,但对于了解未来却是一点帮助也没有。
价值投资不需要预测宏观经济大势,不需要预测短期股价,需要的是真正研究透自己买入的公司。
预测可以当作谈资,当作娱乐,唯一不能当的便是决策依据。
5,不追热点
长坡雪认识很多成功的投资者,他们关注的行业不一样,买的股票不一样,买卖操作的理念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逆向投资。
他们不跟风,不追热点,他们更愿意在他人都不关注的时候去潜伏,他们喜欢在冬天播种。
我想,这些人都明白:热点通常没有低估的价格;无人关注才有他们需要的低估。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里直接就说:抢购热门股票的行为是在投机,或者说在赌博。
追逐热点的人通常是受到了股票价格的引诱,而不是真正认同公司的价值。
如果对“不追热点”理解的不够深,可以进一步阅读投资大师的共性。
6、不盯盘
投资上市公司与入股非上市公司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有市场报价;交易日里,股价会不停波动,投资者的市值在不停变化,一会儿赚了一会儿亏了。
人的钱在哪,心就容易跟到哪。
但长坡雪奉劝价值投资者不要盯盘,原因在于:
一是控制财富命运的要素不在盘中,而在盘外。很多人以为盯着自己的财富就能掌握财富的命运,但决定财富命运的核心是投资者入股的公司,投资者不关注公司经营却盯盘,就好像篮球比赛,教练不看场上比赛却盯着计分栏。
二是,盯盘是在浪费青春。每个人的时间都极其宝贵,何必要在毫无意义的“股市心电图”上浪费时间呢。有时间了应该多读书,多旅游,多看财报。
三是,盯盘会误导投资者交易。股民盯着盘面而又控制自己不交易,就好像把一盆鱼放在猫的面前,但却要求猫不要乱动。实在太难做到了。
因此,最好不要盯盘。
7,不为波动所困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投资的盈利不来源于波动,来自于上市公司的利润增加和股利增加。
说是那么说,但做起来很难;很多人会为波动所困。
因为只要开盘,股价必然会发生波动;一旦波动就会扰动投资者的心性,很多聪明人会受到诱导,想从波动中获利。
股市中有很多应对波动的名词,比如低吸高抛,追涨杀跌,止盈止损,控制回撤等等;这些名词很流行,但价值投资者完全可以忽略它们。
波动对价值投资的主要作用在于:当股价跌的足够深时,可以低位买入。
价值投资做的最让人难理解的事情就是因为下跌而卖出。
巴菲特曾举过一个例子,他发现伯克希尔的股东中,当股价在16000美元时,这个人却在15500元挂了止损单。他的意思是如果股价跌到15500元他就卖出。
巴菲特称,这种想法好似你有一套市场标价10万美元的房子,有人出价你不卖;但你告诉经纪人,如果价格跌到9万,你就会把房子卖掉。
8,不从众
人类是群体性动物,天性喜欢和集体待在一起,会有安全感。
股市中的群体性表现为:看到股价涨就追涨,看见股价跌就杀跌;追涨杀跌的做法很符合人性,却不符合投资之道。
价值投资需要逆风而行,独立决策。
无论是格雷厄姆倡导的分散、低估型投资,还是费雪主张的“买入+持有”型投资,都主张投资者在股价下跌时买入公司。
股价下跌,意味着更多的人卖出;下跌时买入,就是不从众的表现。
价值投资始终属于不从众、不跟风的少数派。
巴菲特曾说:不是因为很多人暂时和你意见一致,你就是对的;不是因为重要人物和你意见一致,你就是对的;只要你的前提正确、事实正确、逻辑正确,你最后就是对的。
巴菲特认为:群体决策,以及有与其他大型机构保持一致的倾向,是使得很多基金跑不赢指数的重要原因。
9,不单吊
配置是最容易被价值投资者忽视的问题:很多人特别看好某家公司,会很冲动的单吊一只股票。
也许极少数人可以依靠单吊而成功,但长坡雪认为,大部分公司没有100%的确定性,大部分人也没有能力100%判断出一家公司的业绩趋势,投资者要为自己预留安全边际,最好不要单吊一只股票。
至于要配置几只股票,通常和能力圈相关,投资者真正看懂几家公司,就配置几家,但配置的数量不宜过多。
在佛罗里达大学的经典演讲中,巴菲特说,要是你真能看懂生意,拥有的生意不应该超过六个。
合伙人时期,巴菲特单只股票的最大仓位是40%。
万一投资者只能看懂一家公司,也最好不要单吊一只股票,多余资金可以配置可转债等投资品种。
10、不想赚快钱
谁都想尽快富起来,但常识告诉我们:财不入急门。
总想着赚快钱的人,最终反而赚不到钱。
很奇怪的现象是,很多新手都是冲着赚快钱进入股市的。
股市里每天都有上涨10%、20%的股票,确实会激发人们赚快钱的欲望,很多人为了年化3%的固定利息,可以安安静静的坚守一年;但来到股市,就巴不得天天10cm、20cm。
2000年的一个早上,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 贝索斯曾经打电话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接纳慢慢变富的理念,投资者就不会想着做短线、不会想着加杠杆、不会追热点、不会盯盘……
价值投资要赚公司利润增长的钱,公司利润年化复合增长很难持续超过20%,投资者的年化复合收益率就很难超过20%。
不要小看20%。
20%的数字+持续30年,1万就变成237万,10万变成2373万,100万变成23737万。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