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美国女足国家队8次进入女子世界杯四强、两夺世界杯冠军——毫无疑问,诸多荣誉加身的吉尔·埃利斯已经成为女子足球史上最成功的教练。
埃利斯出生于英格兰南部,那时的英格兰禁止女性进入足球行业。恰好她的父亲得到了一个去美国当教练的机会,在美国,连小女孩都可以踢足球。面对留下还是远渡重洋的选择,喜欢足球的埃利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管他呢,我要去美国!”
大学毕业后,从未将足球教练看作一种职业的她选择进入公司成为一名技术文档编辑,过着年薪4万美金、开小车的惬意生活。而这样的日子因一通电话戛然而止。
电话里,她大学时期的教练问她愿不愿意担任马里兰大学的第二助理教练,年薪大概6000美金。埃利斯沉默了,因为在当时女性成为一名足球教练并不是一条有前景的职业道路,她的母亲认为她疯了,以前的书也白读了。
又一次站在人生道路的分岔口,埃利斯将风险当作机遇,最终牢牢地抓住了这个将会改变其一生的机会。“我热爱足球运动的氛围,热爱足球教练的一切,所以我选择跟随内心的激情,而非外在的报酬。”她离开了公司,进入了大学,也开启了她传奇教练生涯的篇章。
“我是欧洲冠军,我不是一般人,我是特别的人。”“上谷歌去搜,不要问愚蠢的问题。”
“在十分钟内,你同一件事说了两遍,你认为我聋了吗?”
以上言论均出自葡萄牙籍足球教练何塞·穆里尼奥,他以狂妄、咄咄逼人的个性令记者、裁判头疼不已,也以3个超级联赛冠军、25个冠军头衔的执教履历令人心服口服。球迷称其为“魔力鸟”,意为穆里尼奥在哪里,哪支球队就有夺冠的运气。
相较于成功,失败似乎才是家常便饭,哪怕对于顶级教练也是如此。
埃利斯在2014年成为美国女足国家队教练,一年后,她就带领球队夺得2015年女子世界杯冠军。然而,势头正猛的美国女足却在2016年巴西奥运会上惨败而归,甚至未能进入决赛。
失败犹如当头棒喝,沮丧的埃利斯开始针对失败的原因采取措施,在队内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新的战术训练和球员阵容令不少队员产生疑虑,随之而来的一次次输球更是把埃利斯本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 尖。
面对球场内外的担忧和指责,埃利斯想起了多年以前一位海豹突击队员对她说,当海豹突击队遇到困难时,他们的口号是“紧紧抓牢,坚持航线”。
她认为:“总是迎合批评的人是无法干教练这一行的,你必须要有自我意识,坚持你所相信的。”最终,在2019年女子足球世界杯中,新的战术开始发挥作用,美国队再次获得冠军。
2015年的NCAA(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学会)女篮联赛上,教练唐·斯特丽所率领的南卡罗来纳首次进入四强,但在随后的对战中以一分之差落败,无缘决赛。
作为美国前职业篮球运动员、教练、篮球名人堂成员以及3届奥运会金牌得主的斯特丽对此结果感到似曾相识。1991年,斯特丽因自己的失误使球队与NCAA联赛冠军失之交臂,而从未得过NCAA冠军成为其完美履历中的唯一缺憾。
如今,面对懊悔、失落的球员,她以自身经历对其进行开导,并设立了“24小时”规则,即只有24小时的时间处理输球或赢球后的情绪,之后便要继续前进。
2年后的NCAA总决赛上,南卡罗来纳夺冠,斯特丽终于以教练的身份捧起迟来20多年的奖杯。“很多人都和我说,迟来不代表不会来,要保持信念。”她说,“1991年我们没有夺冠,但事实上没有那次失败,我都不知道我现在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