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点击上方
"
证券市场周刊
"
↑
免费订阅本刊
2024
年,公募基金对科创板系列
ETF
的布局进入高潮期,当年有
4
种科创板指数成立了
ETF
,使得科创板
ETF
达到
12
种,年底规模同比增长三成。
2025
年,高潮有望继续。
10
家公司年初同步申报一款新的科创板
ETF
只是开始。
发生在中证
A500ETF
申报过程中的一幕再度重现。
2015
年
1
月
13
日,
12
家基金公司同时申报了一款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下称“科创综指”)的
ETF
,而这只指数要到
1
月
20
日才正式发布。
在此之前,首批
10
只中证
A500ETF
申报时,更是比中证
A500
指数的正式发布(
2024
年
9
月
23
日)早半个多月。
指数尚未正式发布,相关
ETF
产品已然在申报的路上,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基金公司对相关赛道及
ETF
这种投资工具的重视程度。
当然,就科创板赛道来说,科创综指并不足以代表全部。
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
1
月
19
日,基金公司
2025
年开年以来申报了
15
只科创板
ETF
,占到
ETF
申报总数(
22
只)的
68.18%
,除却跟踪科创板综的上述
12
只,还有
2
只跟踪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1
只跟踪科创板
200
指数。
同期,基金公司申报的
18
只普通指数基金中,有
3
只跟踪的是科创板指数,其中,跟踪科创
200
指数的有
2
只,跟踪科创
50
指数的有
1
只。
根据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截至
1
月
19
日,已经有
12
种科创板指数成立了相关
ETF
,对应不同风险偏好及行业偏好的投资需求。
从数据上看,布局科创板
ETF
的基金公司也越来越多。截至
1
月
19
日已经有
21
家。不久之后,随着摩根基金管理(中国)公司及建信基金等公司也都成立其第一只科创板
ETF
,这项数据将有新的变动。
根据银河证券的研究,科创板已经成为
A
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截至
2024
年底,科创板指数基金规模超过
2400
亿元,已经占到科创板自由流通市值的
8.3%
。
市场表现方面,科创板系列指数差异较大。截至
1
月
19
日,科创
AI
指数过去一年涨幅达到
51.15%
,科创生物指数则是
-13.09%
,首尾相差
64
个百分点。这种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市场的风险。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
1
月
13
日,易方达、华夏、汇添富、南方、华泰柏瑞等
12
家基金公司同时申报了一款跟踪上证科创板综指的
ETF
。
如果这款
ETF
获批并成功发行,则有相关
ETF
的科创板指数将从目前的
12
种增至
13
种。
按照中证指数公司官网的表述,科创综指是科创板的重要核心指数,与科创
50
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从不同角度表征科创板运行情况。
指数定位方面,科创综指作为一种综合指数,市值覆盖度接近
97%
,主要发挥对科创板市场整体表征功能,兼具一定的投资功能;而科创
50
定位于成份指数,从科创板选取代表性证券,市值覆盖度
45%
,主要发挥投资功能。
从市值分布来看,科创综指包含大、中、小盘证券,样本市值平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
113
亿元和
51
亿元,与科创板全市场基本一致;科创
50
则主要为科创板大市值证券,市值平均数及中位数分别
674
亿元和
370
亿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综指的行业分布较为均衡,半导体、电力设备、机械制造和医药等行业数量和权重占比较高,其中半导体权重
38%
;而科创
50
分布更为聚焦,半导体权重占比达
62%
。
根据中证指数官网信息,除了科创板综,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还在
1
月
2
日发布了上证国新科创板国企指数(下称“国新科创国企”)。
不过,截至
1
月
19
日,尚未有基金公司申报相关
ETF
产品。
回到科创综指
ETF
。申报该款产品的基金公司中,有
11
家旗下已经有科创板系列
ETF
产品,仅有的例外是建信基金。如果后者申报的这款产品获批并在
3
月
11
日之前发行成功,则成立了科创板
ETF
的基金公司将由
21
家增至
22
家。
摩根基金管理(中国)公司则将成为第
23
家。《发售公告》显示,这家公司
2024
年
12
月
12
日开始发行一款跟踪科创信息指数的
ETF
,结募日期为
3
月
11
日。
从时间上看,基金公司对科创板
ETF
赛道的布局正值高潮期。
历史数据显示,
2020
年
9
月,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及工银瑞信成立第一款科创主题
ETF
即科创
50ETF
之后,直至
2021
年
5
月至
6
月,市场上才出现第二款科创主题
ETF
即科创创业
50ETF
,这些基金的管理人是易方达、华夏、银华等
10
家公司。由于科创创业
50
指数只有
25
只成分股来自科创板,因此,这种
ETF
实际上只有一半科创板属性。
其后,
2022
年
5
月,嘉实及华安基金同时成立了第三款科创主题
ETF
,即科创信息
ETF
。同年
9
月,博时及南方基金分别成立了一款跟踪科创材料指数的
ETF
,嘉实及华安基金分别成立了一款跟踪科创芯片指数的
ETF
。
2023
年,科创主题
ETF
又增加
3
种。首先是易方达及广发基金在
8
月份成立的科创成长
ETF
,其次是博时、国泰、鹏华及银华基金等
4
家基金公司在
9
月份成立的科创
100ETF
,还有嘉实基金在
12
月成立的科创生物
ETF
。
到了
2024
年,科创主题
ETF
则增加
4
种,使得总数达到
12
种。根据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截至
2024
年底,
12
种科创主题
ETF
规模合计
2724
亿元,较年初增长
29.22%
。同期,规模排在前五的赛道是科创
50ETF
、科创创业
50ETF
、科创芯片
ETF
、科创
100ETF
及科创生物
ETF
,分别为
1822
亿元、
330
亿元、
274
亿元、
260
亿元及
8
亿元。
值得一提的时,尽管科创板
ETF
上市时间更晚,其种类已经赶上创业板主题
ETF
。
自
2011
年
6
月博时基金成立第一只创业板主题
ETF
即博时创业板
ETF
以来,截至
2024
年底,创业板主题
ETF
有
36
只,规模合计
2037
亿元。
这些
ETF
跟踪的指数有
13
种,规模排在前五的是创业板指
ETF
、创业
50ETF
、科创创业
50
、创成长
ETF
及创业
200ETF
,分别为
1236
亿元、
377
亿元、
330
亿元、
47
亿元及
14
亿元。
从
2024
年上半年末的持有人结构来看,机构投资者对创业板
ETF
的兴趣相对更高,持有其份额总规模的
44.14%
,只持有科创板
ETF
份额总规模的
33.41%
。不过,
2024
年底的数据应有所不同。
银河证券认为,科创板指数基金的不断扩容,权重股是主要的受益者。尤其那些同时是多只指数成分股的标的。
以科创
AI
指数第一大成分股寒武纪为例,它同时还是科创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