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见证历史的一年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情叠加百年一遇的全球大疫情
,
使市场行情一次次
“
过山车
”
、
一回回
“
穿迷宫
”
,
神奇之处妙不可言
,
市场上逆周期
、
顺周期
、
买赛道
、
三傻等新词频繁出现
,
白酒消费
、
新能源车
、
光伏等行业和个股轮番演绎
。
过去一年是我投资有详细记录以来的第8个年头
,
我主要统计的帐户收益率接近80%
。
这个收益率自己虽满意
,
但并不优秀
,
再次说明投资永远都充满着遗憾
,
这种遗憾也是吸引我对投资愈发热爱
、
孜孜探索
、
欲罢不能的原因
。
这一年我个人帐户也创下了历史上的几个记录
,
比如单年度赢利绝对值最多
、
单年度帐户波动幅度最大
,
单只个股回撤最深等等
。
年初写下
《
我对投资价值的理解
》
一文后
,
年内虽偶有感悟
,
但并没有系统梳理成文
,
这中间既有江郎才尽不会写
,
也有身懒脑懒不想写
,
还有不便明说的不愿写等原因
。
年底还是强迫交上一篇作业
,
以纪念过往的一年
。
以
“
我投资中的三个朋友
”
作为标题
,
主要是对应过往
“
九个关系
”
、
“
三个体系
”
、
“
八个错误
”
、
“
六个对立统一
”
等文章
,
对投资理念进行一下梳理
。
做公司的朋友
。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是老巴最底层的投资理念
。
我理解这个理念并不仅仅适用于传统价值投资
,
而是一切投资模式的基础
。
围绕
“
公司
”
,
千变万化
,
可以演绎出很多投资的分支
。
我将自己定义为投资价值而不是价值投资
,
也是基于这方面考虑
。
做公司的朋友
,
首要之义就是尽可能多地去了解熟悉一个个公司背后的底层逻辑
、
发展史
、
行业之间竞争形势
、
经营模式
、
未来发展态势等等
,
不断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
做公司的朋友是个体力活
,
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
好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
,
只要肯下功夫
,
渠道并不缺乏
。
工作生活中我喜欢做一些短期看起来不起眼
,
但长期坚持必有收获的事情
,
研究熟悉公司就是在做这类事情
,
日积月累
,
形成复利
。
公司是客观存在的
,
熟悉它并不代表投资它
;
公司发展也是动态的
,
有种说法叫公司研究不可信
。
投资本质上是做相对选择
,
如果连熟悉的公司都没几个
,
又怎么去做选择
?
没有
“
的
”
,
何去放
“
矢
”
。
做市场的朋友
。
“
市场先生
”
的脾气琢磨不定
,
尤其是我大A市场
,
流动性充分
,
更是将情绪钟摆演绎的淋漓尽致
。
无论整体市场还是个股公司
,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
贪婪和恐惧每隔几年都会轮回一次
。
作为一个草根出身的业余投资者
,
早年我是一个唯市场论者
,
后来经历了市场为主价值为辅
、
价值为主市场为辅等几个时期
,
即使这两年不断进化
,
我已把价值作为主要的基石
,
但市场早已深入到我的骨子里
。
因为我知道
,
在价值研究
、
理论框架
、
市场把握等几个方面
,
我相对自信一点的就是对市场的把握和感知
。
做市场的朋友
,
体现在具体应用上
,
就是把握好品种
、
时机和仓位的三者之间的度
,
解决好买什么
、
买多少
、
什么时候买
、
什么时候卖等问题
。
做自己的朋友
。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这两年
,
我接识了市场上一批成功的投资者
,
每个牛人身上都有不一样的东西
,
有的对市场感觉好
、
有的对公司研究深
、
有的体系完备
,
有的喜欢满仓单调一只长期持有
、
有的不断接力波段操作
。
他们个性鲜明甚至风格迥异
,
但都在自己的模式上取得大成
。
归结起来
,
每一种投资模式都是契合他们自己的最佳
,
这和一个人的性格
、
经历
、
期望值密不可分
。
多年以前我就明白一个道理
,
这个市场每一个神只适合他自身
,
我们向佼佼者学习
,
主要是学表象背后的体系
、
学思考的角度
、
学品质习惯
。
要想在市场上长期成功
,
那个神永远只能是自己
,
这就是做自己的朋友的原因
。
要学会对自己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