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内训师的时候,公司请来一位培训界非常牛的大咖给我们的客户讲人力资源,我们部门负责老师的接待工作。大礼堂几百名听众,老师连续讲一天,除了中午的休息时间,上午和下午各有15分钟的课间休息。
男老师一般讲课的时候都是西装衬衣皮鞋领带,这个老师也不例外。上午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发现老师在休息室脱去了衬衣和西装换上了舒服的Polo衫,皮鞋也换成了一双帆布鞋。我给老师送去了准备好的水,老师说了一声谢谢,喝了一口,然后就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我当时非常的困惑,因为休息时间只有15分钟,至于吗,把西服领带衬衣脱了能舒服多久啊,然后再穿上,顶多能舒服10分钟,至于吗,至于吗。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以至于我一直觉得这个老师很矫情。
当然,事实证明还是我错了。
我刚做职业讲师那会儿,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做了一段时间我才发现,做好课程顺利完成培训目标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只是硬实力,作为职业讲师还要有很多软实力,比如连续奔波的适应能力,吃饭睡觉的能力,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能力。
别以为我是讲的时间管理讲师,我自己的时间精力就能管理的很好。有些能力,是吃了亏以后才具备的。
几年前有一次在北京上完课,当天晚上要坐动车去辽宁,那天出来下了好大的雨,路上打不到车,穿的鞋又不怎么舒服,虽然脚疼的要死还是熬到了坐上火车,结果因为一些故障火车晚点了,半夜两点才到地方。那一天觉得特别狼狈,结果到车站去接我的工作人员见我这身装扮,第一句话就是:你一个女生为什么背着一个双肩背包出差,为什么不拉一个箱子,多累啊。
他不说还好,他这么一说我真感觉到累了。半夜3点半终于到了酒店,睡了两个多小时起来上了一天的课,当天晚上坐动车倒地铁又倒高铁,到家又是夜里了,我昏昏欲睡前脑子里想着一件事。那些高手肯定不是这样的。
把高效时间段用在重要的事情上,把精力投入在重要的事情上,利用番茄工作法专注工作,间歇休息。这些正确的方法和理论到底如何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说实话我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去思考,也走了不少弯路,当然也吃了不少亏。
《精力管理》中开篇讲到了一个案例,一个顶尖的网球运动员,长时间占据职业排行榜首位,他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习惯,在比赛中利用得分的空档迅速进行休息,调整状态。这个时间差不多有30-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