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广州氢云新能源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公司注册资本由22.2亿人民币增至约29.2亿人民币。
此前在2024年1月24日,广汽集团曾发布《关于广汽日野股权调整的议案》(以下简称《公告》),拟对广汽日野进行股权调整,广汽日野将由广汽集团、日野汽车、广州氢云新能源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股89.72%、4.83%、5.45%。同时三方股东按新股比共同增资近7亿元。
历经半年之后,广汽日野的工商变更工作正式完成,至此广汽日野将从广汽与日野16年“共治”转由广汽主导经营。
有意思的是,广汽日野的员工持股平台名称为“氢云新能源”,可能暗示着广汽日野和团队将在氢能商用车领域发力,也暗示着广汽集团将加快在氢能商用车的发展步伐。
不如意的商用车“老兵”。
广汽日野成立于2007年11月,由广汽集团、日野汽车以50:50的股比同投资设立,注册资本22.2亿元,成立了南北(广州、沈阳)双制造基地。广汽日野成立之初主打高端定位,定位为填补国内高端商用车产品和进口高端商用车空白,但由于价格、客户群体等原因,进入中国市场16年来,广汽日野销量一致不高,年销量长期未能突破万辆关口。
基于新能源商用车的“双向奔赴”
。传统燃油/天然气赛道的机会已经,在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较低的情况下,及时换道新能源可以说是广汽日野的救命稻草。
广汽集团增资广汽日野也是目标明确:
切入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扩大广汽市场规模
。
本次股权变更
可谓是“
双向
奔赴”。
根据《公告》,广汽日野将聚焦新能源三电、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等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借助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新能源商用车智能座舱、降噪驾驶室等应用场景,以EV、FCEV为主,从新能源赛道切入,开发出更加舒适、安全、智能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打造中高端新能源商用车企业。
无
论广汽集团还是广汽日野,都可以说是新能源商用车的“新兵”。
纯电动商用车赛道
竞争已经十分激烈
,对于
广汽日野而言,
进入氢能商用车领域,在
技
术发展
、
市场竞争、机会窗口等各
方面
都更为从容
。
早在2023年12月在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氢能产业大会,广汽日野就首度亮相了氢燃料电池自卸车,并使用了广汽品牌标识;同月,广汽日野与相关方签署广汽集团物流体系1500台氢能物流用车战略合作协议,并于2024年1月获得首批50台氢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订单。
对于广汽集团而言,广汽发力燃料电池乘用车已有数年,甚至尝试过氢能网约车实践,但其投入力度一直相对有限,成果也相对一般。通过本次广汽日野的调整,
广汽集团
一方面有望通过商用车补齐产品线、实现规模增量,另一方面也有望加快在氢能汽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目前看,
广汽集团的目标倒还中规中矩:广汽日野争取到2025年,重卡销量超过0.5万辆,未来导入轻型商用车产品后,力争形成产销超20万台的规模。
综上,我们可以推测,广汽日野将可能成为广汽集团的氢能商用车和新能源商用车业务平台。广汽集团也将据此成为在北汽、上汽、吉利等之后,又一发力氢能商用车的大型汽车集团。
1
、如何破局?氢高速将成为氢车商业化新起点
2、
24起融资超26亿!为何氢能产业融资额总体下降?
3、氢云研究:氢能在船用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4、
“我们是所有人的竞争对手”!从光伏企业氢能战略看中国氢能企业全球布局雄心
5、
氢燃料汽车真没商业化机会 ?Nature发文前提至少5个缺陷、论证不充分、结论不可靠!
6、氢燃料发动机是内燃机的一次绝地反攻、还是垂死前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7、氢能市值第一股易位,中日韩“三国杀”再现!如何抢占氢能产业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