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徐远观察
教金融捶别人,做投资捶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假期结束好几天了,我还没回过神来…… ·  2 天前  
书单来了  ·  我给生活提供了这么多笑料 ·  3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11 日,宜柔软 ·  2 天前  
老铁股道  ·  A股:真牛逼,杀疯了! ·  2 天前  
老铁股道  ·  A股:真牛逼,杀疯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徐远观察

泰山不可承受之重

徐远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9-12 21:14

正文



泰山 不可承受之重


泰山的名气很大,我却从来没去过。暑期要陪小朋友玩,正好去了一趟。我是不会做攻略的人,好在当地朋友帮忙,所以一切都很省心。

今年夏天雨水多,好在天公作美,前一天晚上把雨下了,第二天天气放晴,天气凉爽,正好登山。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山上雾气很重,正好形成云雾缭绕的感觉,如临仙境。



山上游客很多,说摩肩擦踵并不过分。我不喜欢热闹,节假日一般都会宅在家里,更不会去人多的地方,所以很多年没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朋友说泰山上常年如此,节假日人还要多一点,并没有明显淡季。

泰山顶上,山体陡峭处颇多,增加了不少崇山峻岭的感觉。云雾中看去,如仙如幻,更加壮观。自古以来,帝王将相,名人雅士,常常到此一游,留下众多建筑、石刻,形成了瞻仰的景点。据说,泰山上有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泰山对于国人,有一些特殊的含义。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号称五岳独尊,自古是帝王拜祭的神山。据记载,从秦始皇开始直到清朝,先后有13位帝王登泰山封禅祭祀,另有24位帝王遣官员祭祀共72次。

在泰山顶上,体会云雾缭绕,梦幻仙境,一览众山小的气势,神山的名号愈发不难理解。中国历代帝王,号称天子,代表上天统治子民。在这高山之巅,最接近天的地方拜祭,给自己的统治正名,加强统治的合法性,最合适不过。

帝王带头,名人跟随,泰山的名气就越来越大。文人墨客,炮制很多故事和说法,更是在行。流传下来之后,便成了典故。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是这个道理。人类,其实是叙事的动物。叙事的背后,其实并没有真相。



实际上,泰山并不高,最高处1500多米。北京西侧和北侧,山脉延绵,有几座山峰就超过了2000米,不过埋在群山之中,并没有太大名气。泰山地处华北平原,四周都是平原,一座孤山拔地而起,就显得很高。

而且,泰山地处山东南部,东临大海,西侧不远处是黄河,总体属于湿润地区,空气湿度较大,山顶容易形成云雾。加上山体陡峭,增添了不少气势。此外,山脚下和山顶温差很大,达到6度,山上降雨也比山下多很多,山间溪水随处可见,潺潺流水,景色宜人。各方面加起来,泰山确实适合制造话题。

进一步观察的话,在泰山祭拜,可能还有一层原因,安全方面的原因。泰山是一座孤山,山体不大,周围是平原,没有连绵的山脉。这意味着,只要事先清理山上,然后派兵守住四周,拜祭时的安全是可以保障的。反之,倘若周围山脉绵延,容易藏兵,安保的难度会大很多。历代封建帝王,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这一层安全考虑,一定是在心头的。



到了泰山,自然要去看看岱庙。岱庙就在泰山脚下,是历代帝王供奉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岱庙规模不小,颇有小故宫的感觉。岱庙内很多古树,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树龄。其他地方有一两棵古树就了不得,这里则有很多棵。不管斗转星移,这些树始终站在那里,冷眼看这历史,记录这年轮。面对这些古树,你会不由自主感觉到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厚重。

登泰山之前,也曾去了孔庙。孔子是曲阜人,曲阜离泰安很近。中国历朝历代尊孔尊儒,孔庙的规模也不小。文圣人千古流转,受到的尊崇,超过历代帝王。

在孔庙流连,也惊诧于那么多的古树。问起来,说即便文革时,这里也是特殊保护的,很多古树得以保存。再说远一点,日军侵华时,也没有毁坏这里。文圣人的名号,日本人也是认的。历次改朝换代,新帝王也常来这里祭拜,或者遣官员来祭拜,用孔子的名号,替自己的统治正名。

想来不奇怪。孔子是古人,也是文人,并不是任何帝王的对手,没必要针对。而且,儒家思想讲究个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被反复解释之后变成等级森严的秩序,对统治阶层有很好的利用价值。这样一来,历代帝王不但不会孔子,还会用来替自己正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