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摇滚客
80万都市青年的精神食粮。每晚10点,用摇滚的态度,成全你所有的不甘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知乎直答接入「满血版」DeepSeek R1!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𝒕𝒂𝒍𝒌 𝒕𝒐 𝒕𝒉𝒆 ...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知乎瞎扯|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 ·  2 天前  
西安头条  ·  一医院突然停诊,所有患者全部出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摇滚客

哪有天生的“鸡汤大师”,汪曾祺不过是从苦难中学会了爱

摇滚客  · 公众号  ·  · 2021-03-16 21:27

正文


点击上图马上逛书店 👆


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有人说他是 “作家里最会吃的,也是厨师里最会写的”:


嫩香椿头,牙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跟舌尖上的中国一样,饿的时候根本不敢看。


写人间的烟火气,他下笔也是一绝:


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文字简洁、温情四溢,似乎眼前瞬间浮现出了一座菜市场,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后来,读得越多,越发现汪老 “阅尽千帆”后的人生智慧,才教人受益良多。


生活的百般滋味和抚慰人心的力量,透过一字一句溢出来。


低谷丧气的时候,读到汪曾祺道, “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

被误解、被质疑时,他也曾不忿, “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岁月静好时,他悠闲自在: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豁达又不失生活真味, 句句是至理名言。


文坛上,喜欢汪曾祺文字的人也很多。

贾平凹: “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梁文道也曾言: “像一碗白粥,熬得更好。”

冯唐说得更是生动,汪老的作品,就 “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读汪老的书,就像听一位长者在面前说书、娓娓道来,张口皆成文章。

找了很久,最近小编终于发现一套 汪曾祺文集 可以说满足了我对他的作品的所有期待和想象,这套书就是——


汪曾祺文集精装珍藏版(全6册)
黄永玉、张兆和、黄裳、王安忆、阿城等文化名流倾情推荐

添加果酱小妹(WX:jianduibuy)即享优惠



收录了汪老不同时期的生活感悟和题材风格的经典作品 。一共六本,分别是:

《活着多好呀》 《随遇而安》 《自得其乐》

《大淖记事》 《鸡鸭名家》 《晚饭花集》



汪老 以一支传神笔写芸芸众生,记世间凡人小事万般美好。 万事有心,万物有情,皆起始于一句: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和市面上以单册、几本或别集形式出版的汪老作品不同,这版汪曾祺纪念文集 版权新,内容全,跨度大,一次性打包收入汪老经典文集。



装帧也特别精美。 内外双封,古风趣味盎然,一派恬淡气息。


封面和书脊上,是一个 自得其乐、玩得不亦乐乎 的红色小人,恰与汪曾祺先生的文字风格相得益彰。



此外,随书还将附赠 定制版手绘涂色海报和 汪曾祺后人寄语签名版藏书票相赠。


精装典藏版本,收藏价值极高,值得一读再读。送人也是超有面儿。

关键现在购买,性价比还很高。 原价270元, 这次赶上 特惠价,只需149元! 节省121元。

一顿快餐钱,就能将它收入囊中。在摇滚客 平台下单的读者,有不错的赠礼哦!


添加果酱小妹(WX:jianduibuy)即享优惠




“生活是很好玩的,活着多好呀”

汪曾祺这样的妙老头,100年难得一见!

恩师沈从文说:“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西南联大时期,汪老身上就发生过很多趣事, 他的平和冲淡的文字,就是从过往的离乱浮生中生发出来的。


在认识妻子施松卿之前,汪曾祺有过一次情感挫折。


汪曾祺与夫人施松卿,摄于1948年


《长相思:朱德熙其人》记载:“曾祺有过一次失恋,睡在房里两天两夜不起床。房东王老伯吓坏了,以为曾祺失恋想不开了。”


好友朱德熙卖了自己的一本物理书,换了钱,把汪曾祺请到一家小饭馆吃饭,还给汪曾祺要了酒。 汪曾祺喝了酒,浇了愁,没事了。


态度可爱又可亲。对生活的热爱,可见一斑。


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汪曾祺与同学李荣(左)、朱德熙(右)


还有一件趣事,就是“跑警报”。


当时日军频繁轰炸昆明,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跑警报。



汪曾祺最喜欢往松林的方向跑,因为那里有卖炒松子的,有时他也会自备一袋点心,边吃边躲避轰炸。


真真如他本人所说: “就算被炸死,也不做饿死鬼”。


当时大概谁也没想到, 这个吃货少年,日后会成为“文艺界的泥石流”。


但人的生命并不总是惬意、无忧的。


离开昆明,到了香港、上海的那3年,潇洒才子汪曾祺的人生际遇转为晦暗。


他找不到工作,又在战火中与家人离散,一度想自杀。


沈从文去信大骂他一顿: “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


1961年,汪曾祺与沈从文先生在中山公园


一语点醒梦中人,老师的一句话,将他从颓丧中拯救了出来。

后来儿子汪朗回忆父亲,“不论哪一段时期,他都是 用一种比较平和的态度去面对”,始终“保持乐观”,充满兴趣。


孩子们在家,有时叫他“爸爸”,有时叫他“老头儿”。汪老在家的画风是这样的:


——“你们对我客气点儿,我将来是要进文学史的人。”

——“老头儿,你别臭美了。”


他喜欢这种没大没小,觉得父母让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意思。



被下放到农科所画《中国马铃薯图谱》,他发现麻土豆的花是有香味的,画完了,便把它们放到牛粪火里烤熟,吃掉。


全国像他这样吃马铃薯的人没有几个,对此汪曾祺很是得意。


汪曾祺画作


正如汪老所言,“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


即使历经坎坷,还拥有这样的人格品德,真是一份莫大的福气了。


每每想到汪老这点,就会觉得,力气又多了一些,碗里的饭也变香了。


你很辛苦,很累了,
不如“坐下来歇一会, 读一点我的作品”


在王安忆心目中,汪曾祺就是一个无机心而少俗虑的老头儿,“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



他曾在小品文里调侃自己: “口袋里的钱他要时不时地摸一摸,出门就害怕自己会摔跤,万一把人家的橱窗摔破了,拿什么来赔呢?”

按照汪曾祺自己的说法,汪家人具有的独特的精神气质,被精准地浓缩为“随遇而安”。

在平凡的日子里,他告诉人们, “世间最为普通的事物,平中显奇,淡中有味”

在庸常的岁月里,他告诉人们,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是草木对光阴的柔情”;

在艰难的琐事里,他告诉人们,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汪曾祺76岁时的全家福


去年一整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忙碌到春节后这段时间,就格外想读读汪曾祺。想让自己不管在多艰难的日子里,也别忘了生活本来的快乐。


《活着多好呀》 这本书,写生活琐事、身边人物,总能从朴素生活中找到凡世之乐。

添加果酱小妹(WX:jianduibuy)即享优惠



《随遇而安》, 用温情和纯净来洗涤尘世的苦闷和忧郁。

如北京人所说:“哄自己玩儿。”当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 生活,是很好玩的。

《自得其乐》 写草花鱼鸟、生活琐事,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