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布尔费墨
布老师心胸宽广,就事论事,从未见他恶语相向。我并不赞同他的某些观点,如知识产权问题,但就素养而言,他把一些教书育人者比了下去。布老师节日快乐!——薛兆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泉安安海在线  ·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最新通告 ·  2 天前  
泉安安海在线  ·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最新通告 ·  2 天前  
九章算法  ·  「九章快讯」Meta大裁休长假的员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布尔费墨

自我负责的人才配得到自由。

布尔费墨  · 公众号  ·  · 2018-06-26 11:42

正文

1 、国家用税款发福利养活穷人,穷人才会变得更穷。

2 、国家为了发福利而给社会带来的破坏,远远高于福利的金钱价值。

3 、国家的福利,对福利领取人的创造财富的能力,是一种逆向的激励。

4 、依赖国家的人只能得到奴役。自我负责的人才配得到自由。


社会福利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腐蚀性的行为。

—— 詹姆斯 · 库克( 18 世纪英国王家海军军官、航海家、探险家)




前几天在文章 《富人为什么赚钱多,交税还少?》 的留言中,发现了这样一个很普遍的观点。我们暂且可以把这种观点叫做 收买论 。这些观点有一个什么共同点呢?就是据说富人交税多,穷人交税少,是因为富人要纳税,国家才有钱来养活穷人,穷人才不会起来造反。所以富人多交税,是 花钱买平安 。本来我对这种自鸣得意的奇谈怪论是一笑置之的。但是看得多了,却感觉自己有必要来反驳一下了。


这种观点从里到外都是错误的,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对世界的严重幻想之上。


这种理论假设富人不纳税,国家就没钱养活穷人,穷人就会变得更穷,就会起来造反。真实世界是这样运行的吗?完全相反。真实世界是这样运行的:


国家用税款发福利养活穷人,穷人才会变得更穷。

国家不用税款发福利养活穷人,穷人才不会变得更穷。


哎?好像和宣传的不一样嘛。对的。讲讲为啥不一样。


国家的税款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企业,从个人那里收来的。那么税款背后代表的是什么?是资源。就例如说能源、建筑、机械、食物、服务之类,实实在在的,可以用的东西。那么国家养活穷人用的资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的。


国家只能创造货币,而无法创造资源。

国家发福利用的资源,必然来自于征收社会的资源。


那么国家征收整个社会,特别是那些有钱人的资源,是会使得整个社会变得富裕,还是会变得贫穷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行这样的思考:我们假设国家是没有损耗的。那么国家左手从社会中取得 100 元的资源,右手就会还给社会 100 元的资源。那么好像社会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贫穷。但事实却是这样的:


税收的成本非常高。因为国家是一个具有惊人损耗的机构。

国家为了发福利而给社会带来的破坏,远远高于福利的金钱价值。


外行总是把税收想成是简单的坐地收钱。实际上税收的成本极高。国家为了发 1 块钱的福利,给社会造成的破坏何止几十上百倍。不说税务局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税控机和增值税发票的成本,就说为了收那点儿税,需要义务教育和新闻媒体的洗脑,还需要警察检察院法院和监狱,去捉拿关押那些不交税的人。这些成本都要算进税收里去。


税收上来以后呢?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科学研究对外援助作协科协文艺团体妇联打拐办,还有那些自己赚不了钱,需要国家补贴的国企,连年亏损的坏账累累的国有银行,哪个机构不需要经费,不用发工资,不用发福利,不用福利分房?哪个机构你能撤销,哪个机构你能得罪?真正能够进入老百姓手里的,能有这些税款的多少分之一?你可以自己算算。


我们发现国家消耗了如此巨大的成本,破坏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才把一点钱发到了穷人的手上,那么穷人领了钱,就可以去创造财富了吗?并不是。恰恰相反:


国家的福利,对福利领取人的创造财富的能力,是一种逆向的激励。


能够去国家那里白白领钱花的人,有什么动力去辛苦创造财富呢?如果一个人每天躺在家里睡觉,国家每个月都给他 2000 块钱,那么他有什么动力去放弃这个福利,起早贪黑去做一个只有 2800 块钱的工作呢?我们会发现,国家的福利不仅破坏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更培养了一批毫无上进心的福利领取人群。


那么如果国家没有收很多税,并且不给穷人发福利,穷人就会没饭吃吗?并不是这样的。正好相反,如果国家没有征收这些税,这些财富会参与全社会的财富创造,穷人会找到更多,更好的工作,创造比那一点福利更多的财富,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


有人可能会问: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怎么办?人们手里有钱了,就会有很多亲朋好友,民间慈善机构去帮助那些毫无收入的人。人们手里的钱都被国家收走了,大家都很穷,谁会有钱去帮助别人?正因为国家收了很多税,那些无法获得收入的人才会更加依赖于国家,而不是亲朋好友或者民间慈善机构。


刚才我们讲了福利领取人那一头。现在讲讲纳税人那一头。举一个例子。我们假设国家从一个企业每年的税收是 100 万元。那么如果国家没有收这个 100 万元,这个钱就会全部被资本家拿走了,用于吃喝,购买奢侈品花掉了吗?并不是这样。我们要注意到资本家和工人的一个关键区别,就是从资产比例上来讲,


资本家比工人更愿意将财富的更大一部分用于生产。

工人比资本家更愿意将财富的更大一部分用于消费。


这就意味着,如果这 100 万元税款留在企业里,企业很可能会用这些钱的很大一部分去进行投资,扩大产能,购置更多的厂房机器原材料,购买更多的能源,雇佣更多的工人,或者给现有的工人加工资,请他们加班生产产品。如果本行业利润微薄,资本家可能投资去另外的行业,但是全社会的整体投资一定会增加。


也就是说,如果税收减少,这个社会的投资就会增加,会出现更多的工作岗位,穷人也就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他们的收入就会增加。同时,请注意,这个社会也会出现更多的产品,产品的整体价格就会下降。穷人的收入增加,产品的价格下降,穷人的生活水平就会得到普遍的提高。反过来说,如果税收增加,整个社会的投资就会减少,工作岗位就会减少,穷人也就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收入也会降低,同时物价也会升高,穷人生活水平下降。


我们假设这 100 万元被国家征收,那么乐观地估计,可能会有 10-20 万元发到穷人的手里。其余的 80-90% 的税收都以各种名义被消耗掉了。然后这 10-20 万元会有多少用于生产?可能会非常少。


有人可能说:国家和穷人把税款花掉了,创造了消费,创造了 GDP ,就是创造了财富。错。只有生产才能创造财富。国家和个人的消费只能消耗财富。 GDP 是一个颠倒因果的错误的指标。凯恩斯主义是一个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伪经济学家。不要被他骗了。


有人可能说,税款可以用来投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之类。实际上这些基础设施投资可以看成是国企的另一种形式,整体来说非常低效,占用了大量的垄断资源,但是如果没有国家补贴却很难赚钱。


我们总是听说国家用税款创造了多少多少就业。可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果这些税款没有被征收,它会在私营企业里面创造多少的就业。因为这些税款被征收,私营企业会因此削减多少就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