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极力反抗,并喊“我不认识你,放开我”。该男子为了不让别人听到,就掐住弯弯的脖子和脸……呼救声引来了一个酒店服务员,弯弯大喊自己不认识该男子,希望酒店服务员救救自己。然而酒店服务员却以为是两口子吵架,只是劝阻说:“别在这里吵,不太好。“
她突然感觉到男子不时用裆部蹭她的膝盖。……姚女士十分生气,骂男子“变态”,……男子竟然踹了姚女士好几脚,突然拿起手中的玻璃瓶砸向姚女士,砸了两下,瓶子都砸碎了,姚女士的头被砸出了血。
我们在新闻中常常听到关于女性出行安全的“恐怖故事”:夜深人静,女生独自路过人烟稀少的街道,突然被素不相识的陌生坏人袭击。然而事实总是如此吗?对于想要自由出行的女生来说,危机最常发生在哪里?总体来说,我国媒体报道的女性出行安全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图:电影《黑出有什么》海报
你可能没想到,数据显示:女性出行暴力事件事件
最常
发生在
公共交通
中,比率为
28.33%
;
图:引自
《中国女性安全出行报告》
女性出行暴力发生
最多
的时间为
1
9
点至20点
;
图:引自
《中国女性安全出行报告》
施害者性别仅为
是男性
的占
94.17%
;在过去一年媒体报道的120起女性出行安全危机事件中,施害者
独自一人实施暴力
的事件共有100起,占
83.33%
,其中有62起暴力事件中的暴力形式包含
性骚扰
或
强奸
。
事件中涉及相关责任方的共有
74
起,但责任方给予赔偿的事件仅有
3
起,责任方在事后做出整改的仅有
3
起,责任方配合警方调查有
11
起。
以上数据出自2017年4月13日由
女性出行安全关注组
发布的
《中国女性安全出行报告》。
(女性出行安全关注组成员包括律师、性别学者、公益人士等)
该报告搜集了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间在新闻媒体上被报道的女性安全出行暴力事件,并以此
120
个事件为分析对象,呈现女性出行安全的严重程度,了解公权力部门、相关责任方、旁观者的反应,寻求女性出行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
图:引自
《中国女性安全出行报告》
图:引自
《中国女性安全出行报告》
该报告发现
:
女性出行遭遇暴力的发生时间在白天和在夜晚的数目相当,19点至20点间为高发期;
所有女性出行暴力事件中,媒体鲜少提及相关责任方的责任,提及责任方责任的事件有18起,比率仅为15%,而承担责任的责任方更是少之又少;
在所有女性出行遭受暴力的事件中,警察的介入率为85.83%,但仍有14.17%的事件没有警察的介入;
在所有女性出行暴力事件中,仅有7起有后续报道,仅有6起报道提供了积极的建议,媒体报道中缺乏民间妇女组织的声音
经过数据分析及传播中的案例分析,报告得出如下结论:
在所有女性出行暴力事件中,暴力多发于有明确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公共交通、酒店、购物场所等地方,但相关责任方的责任鲜少被提及;
在所有女性出行暴力事件中,警察的介入率为85.83%,但从公安部、北上广深公安局的官方微博来看,公安部门过分强调女性的防范,存在谴责受害者的问题;
媒体对女性出行暴力事件缺乏持续和有深度的报道,也存在谴责受害者的言论;
报告撰写者余追发现,报告中的很多发现都和我们以为的“常识“有所出入:
女性出行暴力最多发的地方是
公共交通
,而之前媒体让我觉得暴力事件都发生在偏僻的地方;
还有,在女性出行暴力事件中,
白天发生的暴力事件和晚上发生的暴力事件数目相当
,最多发的事件是19点到20点,也并非夜深人静的时候;
然后,
女性即使结伴出行,遭受暴力的比率依旧到达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