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术的尊严 精神的魅力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译中人  ·  200/天 | ... ·  18 小时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通知|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  昨天  
浙江大学  ·  十年,学术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  3 天前  
武汉大学  ·  珞珈山车神!武大破纪录! ·  5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循此苦旅,以达天际”——专访马克思主义学院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一个出身小镇的北大毕业生来说,高考意味着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6-08 09:48

正文


北大毕业和小镇青年是时下两个最时髦也最受欢迎的标签,但是只有当这两个标签在同一个身上不断发生着碰撞和摩擦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高考制度,并碰触到当下中国社会的某种无法逃避的现实。


高考能否改变命运?高考对不同阶层的人意味着什么?如果高考能够改变命运,那么决定你命运的是通过高考的成功而最终掠取到的资源和头衔,还是那个你永远背负而无法摆脱的出身——小镇青年?


这些问题很难得到一个人人信服的自洽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命运各有不同,今天推送的文章只是一个拥有北大毕业和小镇青年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中的简单的案例,它没法代表什么,也无法回答什么,只是一个青年回首高考时的所思。



四面楚歌的无物之阵

告别高考已近五年,提起高考还是意气难平,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逝去的高中生涯,那就是“破坏”。这种破坏是针对什么的,我至今说不清楚,从前我认为是教育体制,但是如果没有这种体制,我和我的某些同学,可能永远与北大无缘。现在的我则趋向于将高考看做一个“无物之阵”,说不清楚敌在何方,但觉四面楚歌。


高考一直被当做改变命运的跳板



1
打破“无物之阵”还是成为“阶下之囚”

但凡是阵,皆有生门。高考的生门在于它不可避免的模式化——它的意义就是把双商的重要性降低到某种程度,再考验谁能用丰富的经验击败他人。


以我个人的应试经历来说,曾经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从九十余名的成绩越居第一。这背后本来可以有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但我只想云淡风轻地谈一谈。没有任何诀窍可言,就是不断地刷题,并纠缠老师把问题整明白。这本身微不足道,但是却暴露出了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例如老师对待成绩较差学生不耐烦、不信任的态度,师资本身的优劣等等,除去客观因素不论,我所感受到的是,某些老师并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在二流三流学生身上,也关注不到这些学生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最为致命的是,部分老师下意识地去“框定”他的学生,拘泥于“基础差”、“不灵光”等等定义,秉着居高临下而非平等交流的态度,把优等生一一捧上神坛,不仅示范性全无,而且在每个人身上种下一个越箍越紧的紧箍,忽视了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可以说其行为不啻一场扼杀。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价值无法“自证”,只有透过他者(分数或是老师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视高考为一场“革命”——打破“无物之阵”,或是成为“阶下之囚”。这么说并无贬低“高考”的意思,相反我珍视这一难能可贵的机会。因为其他的辅助选拔方式并不能保证更加公平,例如尽管自主招生初衷甚好,但对小城镇学生而言,能有资格已是不易,更无力与大城市考生一较高下,此外一些加分资格也往往受到既得利益者配置。当时的情况下,我视高考为知己,我亦知她不负我。



2
大学时代,“高考”走后怎样? 

答案不会是“归来”。


这一点本来不言而喻,但并非人人都能走出这个死循环。尤其是小城镇的考生(比如我),“应试”已经内化为一种本质,而非临时性状态,过去的种种,不管是素质的积累,还是局限的观念、眼界、思维方式等都有碍其在大学里的全面发展。


当他们尝试“归来”,以自苦为极的方式试图扳回一城,只会白白碰一鼻子灰。到这里也就开始出现一些分化,一些人自暴自弃,“与谁都不争,与谁争都不屑”,逐渐迷失方向;另一些人则能够明确目标,改变方式方法,从而走上正轨。



根本原因在于,那个你所熟悉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了,标准化、模式化不再被片面强调,取而代之的是领悟力、感受力、表现力等因素。何况大家的起点并不一致,不论是专业选择还是知识储备,早已有人占尽先机。


反观来自小城镇的大学生,首先要面对是深刻的断裂感,此时领先不再是目的,目的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找回自我、挖掘自我,其次重复训练也不再是主要手段,这就必须改变从前的观念和方式、方法,通过全身心的投入以及各方面的努力重新出发,才能实现这种艰难的转变。


北上深三地的招聘会近年来都蔚为壮观



3
后大学时代,敢问路在何方? 

这个话题本身三言两语难以言说,我只想着重谈谈高考在后大学时代带来的一些影响。


就我个人而言,许多实用性的知识与学习技巧都是在大学之前形成并沿用至今,那种熟悉感时常令我如遇旧友。


更重要的是,高考实际上是对自我的一次体认和洗礼——是那个“我”选择了大学,而不是大学发现并选择了我。因此,外在的分数评价只是表面,内在的主体性的建构才是实质,“求仁得仁亦复何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况且,这个“我”从来不是封闭的个体,也许起起落落,但永远不知道会醒来在哪个高度。我想这就是高考最大的意义所在——曾经沧海,一往无前。



年年风传“最难就业季”,根源不是高等教育无用,而是高等教育不讲究实用。何况,高考和高等教育的精神应该先于知识本身,即向内的自我体认和向外的不断延展,它注重的是精神的自足和自我的批判与超越,舍此,金钱与知识无益。



过来人如此大谈特谈高考难免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就我自身而言,不无全盘否定和肯定这一制度的时候,恐怕二者都是有失偏颇的。况且二维的判断毫无意义,对于高考的影响和意义,只有不断地去“解构”和“重建”,才能真正认识它,乃至认识你自己。也只有走出这一步,方才真正走出高考的“无物之阵”。



- 版权信息 -

栏目编辑:守拙堂陈峤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转载及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emily_wangwei


 好 书 推 荐





《大学何为

陈平原 著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

可直接在北大社官方微店下单购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