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博主在饭局上因为迟到而被要求买单的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饭局社交的思考。文章还通过其他例子,如博主@丸子的经历,说明了生活中类似尴尬场景的处理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博主因迟到被要求买单,引发网友热议。
博主在饭局上迟到,被人起哄买单,觉得被利用了。网友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观点2: 生活中的尴尬场景如何处理。
作者通过其他例子,如博主@丸子的经历,阐述了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尴尬场景。提到了弱势思维与内耗的关系,以及如何转变思维方式应对尴尬事。
关键观点3: 社交中的“作揖主义”与饭局中的智慧。
作者提到了文学大师刘半农的“作揖主义”,以及在饭局中的智慧。强调了社交中的心态和策略,以及如何观察人心和应对社交场合。
正文
搞得博主是又尴尬又憋屈,只能在饭局结束后,把单买了。
事后,他思来想去,咽不下这口气,就在网上发帖吐槽。
没想到,帖子爆了,光留言就将近两千条,全是给博主支招的。
生活中,总有些人,像作家李一烨说的,一身贼气,有点私心。
尤其是见别人犯点错,就顺理成章地利用对方的尴尬敲竹杠。
一次,她和同事王姐一起接了个大单子,要去深圳出差。
可就在出发前一晚,丸子闹肚子去了医院,只能拜托王姐先去。
一天后,丸子匆匆赶到,觉得自己耽误了王姐的时间,就一口一个不好意思。
丸子以为王姐不过是客气一下,谁承想接下来的一个月,王姐什么也不干。
而丸子因为请假的事,觉得自己理亏,也就默默地把俩人的活全干完了。
等出差结束,丸子累得瘦了整整一圈,发誓再也不和王姐这种人打交道了。
不小心弄错了一点工作,被同事抓住不放,替人加班背锅;
偶尔说错一句话,被对方当面点出,让你请吃饭、请喝奶茶;
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太计较自己的失误,结果只能是被人拿捏。
而我们要历练的,恰恰是如何柔和而巧妙地处理这类事。
“不管是买单了,还是没买,最关键的是,事过翻篇。”
如果是我,买单了,会一直愤愤不平,肯定要在脑子里反复重现饭局的场景,恨自己怎么不怼回去;
不买单,又会各种揣测,其他人会不会觉得我小气,彼此会不会伤了情分,之后再见面可怎么办……
一句话,饭吃完了,但那场饭局却藏在心里怎么也过不去。
到最后,要么是花了钱买不痛快,要么是省了钱招来烦恼。
一点小事,反复琢磨,细枝末节,持续发酵,直到精疲力竭才肯罢休。
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伤神,会心碎。
看过一个说法,
习惯性内耗的人,本质上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教会我们识别人心,积累了社交经验,锻炼了沟通话术和调整情绪的能力。
所谓“作揖主义”,就是不管别人提出什么观点,一律打个哈哈。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迂回一点,用不对抗的方式“混过去”。
感谢王哥组织了这个饭局,我迟到了是我不对,我先敬王哥一杯。
将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真正的主角身上,避免自己被过度关注,又不会破坏气氛。
“对对对,我的错,真该请大家一顿,但我就怕自己掏钱,大伙过意不去。”
不急着反驳,把顾虑像皮球一样踢回去,如果再有人让你买单,那就是他不懂事了。
但他的处理,却是有时候认怂,爽快地把单买了,有时候打哈哈,一分钱不掏。
如果是为了维护关系,谈合作啦、做买卖啦,想都别想把单买了;
阚清子饰演的张芝芝是个普通的小白领,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她很羡慕有钱人的圈子,想方设法融入他们,以便为自己争取更好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