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7日,完善相关检查后的毛女士顺利加入临床试验,正式开始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
用药2周期后,毛女士的肝S7段结节从15mm*12mm缩至约7mm*8mm,达到部分缓解(PR);用药4周期后,肝S7段结节缩至约7.5mm。
这一奇迹,不仅记录在检查报告单上,更深深地刻在了毛女士的心中。她看着逐渐好转的复查结果,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战斗,永不放弃!
2022年4月,当地医院复查结果提示,毛女士的肝S7段类结节未见,达到完全缓解(CR)。
经过了8个月的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她成功地扭转了病情,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2022年9月,PET-CT复查结果提示,毛女士的肝右上叶后段转移灶消失,疗效CR。2024年10月是毛女士最近的一次复查,影像学检查显示,毛女士各方面情况稳定,并无新病灶。这来之不易的完全缓解,让毛女士喜极而泣。这意味着,在PICTURE研究的帮助下,她从病魔手中抢夺回更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了!她可以继续看着孩子成长了!
图2 2022年9月PET-CT显示肝右上后叶段(VII段)转移灶消失
不仅如此,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方案整体耐受性良好。治疗初期,毛女士曾出现3级腹泻,但
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易蒙停与静脉补液后,腹泻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仅偶尔出现腹泻。
时至今日,
毛女士的PFS已超3年,
至今仍在服药。这不仅是她对生命的坚持,更是她对家庭的承诺。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方案,以其良好的耐受性和持久的疗效,为毛女士带来了长期的生存获益。
毛女士的主诊医生,PICTURE研究的sub-I曹君医生分享到:“PICTURE研究的完整报告已于2023年8月10日在《BMC Medicine》期刊上发表。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20.1个月时(范围:1.3-38.2),总人群的mPFS达到11.8个月(95%CI,8.4-15.1),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其中,像毛女士一样的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进展的患者
(亚组B)mPFS更是达到17.8个月(95%CI,13.8-NR)之久
4
。2023年ESMO大会期间,PICTURE研究公布了最新的中位总生存期(mOS)数据。结果显示了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在曲妥珠单抗原发性耐药的HER2阳性晚期患者中的长期疗效,其中
亚组B的mOS最长,达41.7个月(95%CI,38.5-NR)
5
。此外,
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用药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事件,没有患者因不良事件停用吡咯替尼
4
。”
“PICTURE研究是目前CSCO指南推荐的主流抗HER2治疗方案中,首个在曲妥珠单抗原发性耐药这一难治人群中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并取得惊喜结果的方案。其中,亚组B人群在临床试验中通常被归类为曲妥珠原发性耐药患者,其17.8个月的PFS可能并不低于既往报道的HER2阳性乳腺癌晚期一线治疗PFS
4
。与此同时,亚组B和亚组C的mPFS提示,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进展的患者和治疗结束后进展的患者可能涉及不同的耐药机制,可进一步探索。综合来看,吡咯替尼满足了曲妥珠原发性耐药患者的临床需求,为其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曹君医生在采访中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