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确认了多少遍天气预报
总有被不期而至的大雨淋成狗的时候
人生也和天气一样
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 ◆ ◆
日剧《家族形式》
日剧之所以好看,不仅因为制作精良、演员演技在线,还在于台词直戳人心。好像随便什么人看见一棵草、一碗饭都有一通精准的感慨要发,每个角色都敏感细腻,连"雅库扎"都经常说些生活、生命的朴素真理,引得屏幕前人们共鸣连连。
和日剧中总要对任何事赋予意义一样,现实生活中,日本人也总是能从自然万物中找到情感寄托,下雨、起风都会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
本居宣长将这种情感状态概括为"物哀"(物の哀れ)。"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懂得物之哀。"
这世间万物里最能触动日本人心绪的,便是四季。
日本四季分明,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物。自然景观与食材物产都有"赏味期限",时间到了赏此景、食此物,过时不候。多变的四季在最具日本特色的京料理中体现尤为明显。
"京料理"顾名思义,是用京都的菜、京都的水烹饪出的料理,在日本人心目中是地位最正统崇高,历史也最久远的地方料理。京料理的特点便是应季而烹、应季而食。
京都地处京都盆地,三面环山,四季气温及降雨量变化相当显著,这种环境为京都带来了丰富的物产。
据《京料理》所记,山椒在日本像西方的香草一样,花朵、果实、叶子皆可食用。京都人尤爱吃山椒花。山椒只在三月底到四月初开短短一周左右的花,开花时京都人会连忙采来下饭、下酒,搭配生鱼片或烤肉。
日本人有"土用丑日"吃鳗鱼的习惯。夏秋之交的"土用"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总是让人感到无精打采,而日本民间一直将鳗鱼看作水中灵物,人们相信鳗鱼是"水之灵",是"日月星的使者",遇土地化川河,登天则化作云彩,如此无限循环生生永不息。于是,此日吃鳗鱼就成了理所当然的消暑习惯。京料理讲究风雅清淡,茶渍鳗鱼便是这段时间的首选。
"秋天的料理和食器都不会过分奢华,蔬菜也多用夏天田里剩下的那些不太漂亮的,与秋天当季的松茸搭配,一边怀念逝去的晚夏,一边迎来最具侘寂之趣的十月。"
四季风物除了正餐料理,在日本传统甜点——和果子上也有丰富多样的体现。
"果子"意即点心、甜点,在日本写作"菓子",即草本植物的果实。这也是和果子的最初形态。和果子在发展之初是四季果实,之后在历史长河中慢慢演变成了表现四季风物的精致甜点,不仅饱含日本人对周遭事物的细腻感受,更是一种对古老历史的感怀。
以精巧造型和果名表现不同季节的代表风物。
春之黄莺,夏之紫藤
秋之红叶,冬之雪兔
以当季食材作为和果子的原料或点缀。
春天的代表和果子——樱饼,即用樱叶包裹粉嫩米糕制成。
和果子作为"日本饮食文化之花",自然受"物哀"文化影响颇深。除了感知四季风物的自然之心,还表现在对"美"的不懈追求上。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认为"物哀是日本美的源流"。日本人对这种特殊美的感受是相当普遍的,不仅限于文学艺术,而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在美的形态上,"物哀"不能简单等同于"悲哀",物哀包含的情感和心绪远比悲哀复杂广泛。概括来说,是一种"瞬间之美""易逝之美"。
于是,你看那一枚枚精巧别致的和果子,美得让人不忍下口。造型、色泽、搭配、果名皆美,轻巧落在同样精致的果盒或展台上时,同样给人一种活物般的易逝美感。
独具匠心的和果子手艺人,取周遭事物的最美部分,用专用工具、手法,精心将其保留在一枚果子里,赏味期限也不过短短几日,将这种美实物化的同时,又重现了美的"易逝"状态。但不宜久存并不影响手艺人的创作热情,对深受物哀文化熏陶的日本人来说,也许正是因为不宜久存,才更有了精心制作的必要。
日本和果子研究者,薮光生在《和果子》一书中仔细描述了多种手法:除"手型"(为和果子塑形时,不使用模具等工具,直接用手揉捏)外,还须借助多种工具辅助,如三角篦、竹帚、布巾、茶巾等。
除用三角篦刻出或粗或细的花瓣线条外,还要用压棒和针勾勒出花瓣的形状。
和果子手艺人水上力说:"和果子是一瞬间的艺术,要让客人在咬下去时用舌尖品尝到美。"这美虽需各种工具辅助完成,但最重要的还是手艺人自己的倾心投入。他们于自然万物中找寻灵感,再用双手将美揉进小小的和果子里。
除了"耽美",日本人对"神秘"也情有独钟。
日本人信万物中有神灵寄居,信花妖鬼狐皆有情感,敬畏自然的强大生命力,对不可见、不可控的神秘力量有种特殊的兴趣,这可以说是"知物哀"的延伸。人触景生情便会多思,加之日本四面环海,湿润的气候常伴有雾霭,于是更添了一份神秘。
日本妖怪之所以被无数人研究、喜爱,就是因为他们大多性格复杂,不是千篇一律的可怖面孔。尤其在各种妖怪传说及妖怪画作的阐释演绎下,也有悲欢喜乐、有血有肉仿佛人类。
▲诸病药之战(局部) 歌川国芳 藏于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将病与药拟人化,描绘药物战胜疾病,属“异类合战物”的一种。江户时代有很多描绘异类合战的彩色浮世绘版画或绘图小说,如精进青物(蔬菜)与鱼虾之战、酒与饼(甜品)之战。)
▲神农绘卷(局部) 藏于兵库县立历史博物馆 (描绘被誉为古代中国医药鼻祖的神农氏降服妖怪的场景。不过神农的“法宝”竟然是屁。用屁的威力制伏妖怪,荒诞而幽默。)
本居宣长在阐释"物哀论"的《紫文要领》中说:"人心这种东西,实则是本色天然、幽微难言的,忽视这些特性,看到的只能是贤愚是非。"而这也是日本人较为普遍的审美取向,从面目可憎的人(妖怪)身上发现平凡的闪光,从平凡的人(妖怪)身上找到某种诗意。
▲妖怪图 圆山应震 藏于福冈市博物馆 (演奏琵琶精疲力尽的妖怪。)
不同于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泛道德主义,日本文学中以物哀为审美取向的情绪性、感受性表达为主,这在"无法无天"的妖怪文化中更是常见。日本妖怪的性格大都让人捉摸不定,脾气忽好忽坏,斗不过人类和阴阳师(职业巫师,以消除天、地、人、鬼间的矛盾为己任)时会气恼耍赖,而且它们身上还有各种各样与人类相似的爱好和缺点。
▲桐油御合羽品品御好次 第商内道具集之内 一寸子花里 藏于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河童长着一张鸟嘴,有猴子的身体、乌龟的壳和青蛙的手脚。它的弱点是脑袋上像碟子一样的凹槽,没水就会失去活力。"河童喜欢黄瓜和"肛门球",讨厌铁制品和鹿角,常常在厕所现身,偷摸人的屁股。一旦被抓住就会乖乖地立下道歉的字据,或递上治疗刀伤、接骨的秘方药物,以示诚意与反省。"这是小松和彦在《妖怪》中讲到的趣事。
▲新形三十六怪 撰茂林寺文福茶釜 歌川芳年 藏于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狸其实就是浣熊。狸和狐在日本都被当作神明来拜,不过狸似乎比狐更受欢迎一些,或许是因为它眼睛周围一圈深色皮毛像黑眼圈,看着十分讨喜的缘故。狸喜欢恶作剧、吓唬人。传说它最特别的本领是幻术变身,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还能以幻术将树叶变成钱币,现在一些日本饮食店门口常摆着一只带着斗笠的狸,以祈求生意兴隆。
很多日本妖怪原型都来自中国,但其发展形势及衍生物的多样性都比中国丰富得多。除了宣传、研究上的原因,最根本的可能是国民审美标准的不同。中国深受儒教文化影响,对神鬼也有道德性要求,妖怪不受控制便要降伏消灭。而日本信万物有灵、自然力量不可抗拒,这样就赋予了可怖妖怪更长久的生命力。
"有人说日本人不是富有哲理性的民族,这只不过是说日本并不像欧洲人那样通过理智或理性的深入思考、分析、整理,从而建立学术性的体系。而实际上,日本人一直在把握大自然的生命,直感地捕捉人的内心深层的东西。"东山魁夷在《探索日本之美》里这样说过。
看日剧时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体会。一些金句乍听感动人心、深受治愈,细想总觉像个漂亮的空壳,就像有人觉得一些日料、日本工艺美则美矣,但实在不必需。可是在复杂冷漠的人类社会,人心需要暖慰时,听听心绪细腻的人"物哀"出的人生道理,尝尝饱含"自然美"的精致食物,以此完成共情继而找到生活的勇气也是件乐事吧。
“在这个世上,没必要的东西才是必要的
漫画也好,音乐也好,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点心也好
没了这些也能活
但人生的乐趣不就在于此吗?”
◆ ◆ ◆
日剧《暗之伴走者》
《千面日本》套装
"千面日本"是全面、综合地向普通读者介绍日本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每册截取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图文并重、深入浅出地进行介绍,从而呈现出日本的上千个面向。
"千面日本"系列包括《和果子》《妖怪》《京料理》。
全彩经典图录
深入浅出解说
带你走进跃然纸上的和风博物馆!
妖怪
小松和彦 著
映照千变万化的人性缩影
在百余张神秘诡谲的经典妖怪画里
窥见日本人的心灵和传说
和果子
薮光生 著
凝缩五感之美的舌尖艺术
小小和果子里,有四季风物,亦有和歌俳句
百余品和果子,带你巡礼日本千年
京料理
千澄子 后藤加寿子 著
京料理 食之道,旬之味,器之美
在一食一器中,感受纯正的京都味道
在这里,重新发现日本!
购买“千面日本”系列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