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能“忘本”,无论穷人富人男人女人,小企业还是大企业。
有这个感触是看到刘强东又在说“要将低价进行到底”!
东哥是成功人士,但我们也不能迷信到认为其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至少京东持续追求低价肯定是大错特错。
自己增长放缓,业绩和利润不及预期,市值不如拼多多,就把“原因”归为自己不够低价,这是典型的“由果推因”。
并由此解雇了主攻优质优价的前任CEO徐雷,虽然大家是和平分手,但辞退了原来的干将并强调“差价双倍返还”,可业绩和用户增长依然缓慢。
可在中国,“老板”永远是没有错的。
故,哪怕“低价”策略早就证明是无效的,可无一人敢反对。
无数京东人在东哥的一言堂下拼命的做着无用功。
你知道一个人最大挫败感是什么吗?
是你明明知道这么做是错的,不会成功,你还不得不做,那种无力和沮丧感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
为何我这么坚定的说京东将低价进行到底是大错特错的战略?
每个生物或者企业生态的基因不一样,京东就是靠卖好产品快递快而起家的,大家买贵一点的东西,或者说对质量把握不准的东西,都会优先选择京东,其实京东不一定非要和拼多多争夺低价产品的市场,你争不过不说,相反可能会引发原来价格不敏感客户的反感,因为平台上太多低价的东西,那不是另外一个淘宝或拼多多?
都低价,我为何不选择拼多多?
你再低价,能低得过拼多多?
拼多多和原来的淘宝,都是默认山寨或白牌存在的好不好?
纯比价格你怎么比?
刘强东先生对低价的理解严重有误:
他的理解是,同样的品牌和产品,京东追求最低;
可拼多多的做法是,你可以买到这个品牌和产品的“平替”!
所以,拼多多的品牌产品完全可以不要利润甚至补贴,让你抢不到,但它亏损金额很少,但用户一比价照样觉得拼多多的便宜,人家这叫战略性亏损,反正销售占比也不大,人家核心利润来自于“平替”产品。
这个策略其实和农夫山泉的绿瓶差不多,我红瓶的天然水依然卖2.5,可我绿瓶的纯净水刚上市就只买6毛钱,绿瓶水的战略任务就是让竞争对手陷入价格战,自己只用非常小的代价就可以让对手利润大跌,自己的基本盘却不受任何影响。
农夫山泉杀回1元时代是不讲武德吗?
东哥有点过于着急了,导致“忘本”了。
其实东哥完全可以借鉴农夫山泉,搞一个独立的APP,做更加低配版的拼多多,让拼多多和淘宝无路可走,而不是让自己的基本盘陷入价格战。
本来京东的运营成本就高,获取顾客成本也高,公司更像一个零售公司而不是互联网公司,效率也不高,更没太大的网络效应,低价绝对是大大的臭棋。
依我看,京东想要在接下来的电商竞争中不会被蚕食的太多,我建议:
1、京东商城,卖更高更贵的产品或服务,把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服务到极致,不追求规模,追求利润,不追求用户,追求复购;
2、因为京东用户比较优质和高净值,可以加大京东金融的力度,虽然我非常不齿这些互联网公司搞小贷,但这不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暴利的变相路径,京东金融如果做得好,可以远超360、百度等金融公司;
3、搞一个更加低配版的拼多多,既然消费降级势不可挡,大家都不在追求名牌、品牌,就彻底搞一个全品类般的shein好了,让用户和工厂直接交易。
半退休状态,除了今天见了一个“张桓私塾一小时”的客户,还有某知名投资机构高管后,闲来无事,对人家牛逼企业家牛逼企业胡扯一下,权当头脑体操。
16-26在广州,预约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