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西峯_突然之间://@李迅雷:说明一下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DeepSeek突发:暂停充值!紧急声明 ·  昨天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  3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为什么他可以在故宫当文物? | 品牌新事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2-29 07:13

正文



文/徐鹿


最近,电影版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正式搬上了大荧幕,而早在今年年初,它的同名电视纪录片便已 经火遍朋友圈。

这部纪录片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 向大众揭秘世界顶级的文物“复活”技术。




人们在惊叹珍贵文物的精细修复过程时,更钦佩的是文物修复师们的“工匠精神”——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且如此沉静,如此专注, 他们修复的已经不只是文物了,更是我们的欲望和疲于尘世的浮躁。

纪录片中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被称为“故宫男神”的钟表组修复师王津。除了本人气质 温文尔雅, 宛若 芝兰玉树 ,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对故宫博物馆内的古董钟表,散发着源自内心的喜爱。



他手下刚修复好的古董钟表,宛如精灵附体,灵动而隽永,但凡看过这部纪录片,你就会难以忘怀古董钟表之巧夺天工。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极具历史感的故宫博物馆中,竟然还陈列着一块名为“宝珀乾坤卡罗素”的现代腕表。

这款腕表采用了大量的先进工艺,将源远的中华文化集于一体。表盘上,设计师以“中华太极”为主形,将阴阳与时刻相融,令人顿生海纳乾坤之感。




故宫建筑图案被镌刻于表底的金摆陀上,金碧辉煌中,折射出的是历史的辉煌与沧桑,图案外圈缀有雅致的琉璃瓦,显现出中国古代装饰的独特韵味。




腕表 轻轻 走动 半镂空的 上便会 现出迷人的浮动卡罗素, 只静静观赏,便觉得仿佛走进了 一幅“中西合璧的机械画卷”。



在接受现当代作品典藏方面 严苛至极的故宫博物馆,为什么唯独选择收藏这块表?


1

我们要知道, “卡罗素”在钟表界的地位几乎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唯有宝珀”。

那么什么是卡罗素?

卡罗素(Karrusel),又译为“旋转木马”,它是一种精密的机芯技术。 普通的机械表很容易因为地心引力等种种原因,造成较大的误差。而卡罗素能够大大减小地心引力对走时精准的影响。

事实上,自从1892年制表师Bahne Bonniksen发明卡罗素以来,没有任何钟表制造商对其进行改进。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人提到腕表校时技术,就会想到陀飞轮。




直到2008年宝珀创新技术,将卡罗素精进为1分钟一周的同轴卡罗素,这才成功颠覆了人们的固有偏见和传统思维,给钟表界带来重大创新。


2

谈到故宫,肯定不能不提及那曾经住在里面的人。清朝皇帝们爱收藏各式古董玩物,最赫赫有名的便是乾隆皇帝。理所当然,乾隆对外表恢弘大气、精美异常的钟表兴趣浓厚。他不遗余力地收揽各式各样地钟表,下令让各海关官员下重金收购各式西洋钟表之外,还亲自指挥宫内工匠设计钟表。现在故宫收藏的钟表,大部分都是当年乾隆皇帝收藏和命人制造的。



而这位著名的“收藏家”肯定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登基的那一年——1735年,在世界的另一头瑞士,宝珀开创了世界上第一间制表工坊,瑞士钟表业也正式从“匠人时代”跨向“品牌时代”。这种巧合,让互无交集的中西方文明,在冥冥之中结下了不解之缘。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