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多年关注病原体检测的产品经理,我不禁要为之鼓掌,这个产品设计的真是太漂亮了。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市场一直是病原体检测厂家的必争之地。从24年获批的超多呼吸道多联检测核酸试剂盒,可见该市场之火热。不过在抗原检测市场,除了几年前获批的英诺特抗原三联检,呼吸道抗原检测市场一直没有迎来重磅玩家。此次获批的呼吸道五联检抗原可谓是打破了抗原多联检测的僵局。
卓诚呼吸道抗原五联检,有两个重要特征,在已经成熟的技术平台上花了很多巧思。
主要表现为两点:
-
抗原多联检测,靶点最多,同时涵盖了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
-
单卡物理独立,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拆分成6种不同的规格
。
一证多卡,
应对上到三甲门诊下到电商销售的全场景,如此覆盖面,怎一个NB了得!
第1点绝大部分的产品经理都能考虑到,但是第2点从产品构思到注册落地,可见卓诚切实以市场为中心的产品开发设计理念,以及产品规划上,强而有力的执行落地能力。
当
物理拆分,独立组合
这条道路被打通之后,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呼吸道多联检市场一定是以该形式进行产品注册,未来2-3年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更多的自由组合的呼吸道多联检测产品。
从给产品做加法的角度来看,呼吸道多联检抗原可能只剩下两个方向还可以考虑:
1、 自动化
,
呼吸道抗原的检测产品本意是随到随检,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想当年poct的免疫项目也是适应分散性市场需求而逐渐兴起的。但是国内自有国情在,等级医院的使用量,使poct的产品批量化了,出现了POCT全自动化设备。目前已经入场的SS和nwz已经在24年凭借荧光自动化或者胶体金自动化设备,收获了不少客户和订单。
2、 自测化
,
新冠自测的注册证,以及过去三年的呼吸道病原体冲击,使用自测产品的人群大幅度提高了,目前电商定的销售还处于灰区,未来随着自测产品的获批,相关的监管强度一定会提升。胶体金产品在当下就是唯一适合病原体自测的平台,自测呼吸道抗原的获批不远矣。
这里引申一个话题,用发光做抗原是一个好主意吗?
我的观点:对于没有门急诊业务的发光厂家,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点鸡肋,脱裤子放屁的感觉。
此次获批的抗原5联检,标志这卓诚同时获取了了两条关于病原体检测的核心技术平台,分子和胶体金。由此也引出了卓诚现有的产业短板。
从21年获批核酸6联检测开始,卓诚核心关注的产线就是分子产品,23、24年逆势扩招,其核心目的,还是获取足够多的等级医院用户,这是属于分子的主战场,而在新冠抗原坍塌之后,卓诚一直没有建立起对应市场的营销体系。这个对卓诚是一个新命题也是一个新挑战。这个命题的应答,直接决定了卓诚能否成长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此外,抗原检测产品的市场壁垒不高,新的点子,新的注册方案,只能维持2-3年的市场竞争优势。在胶体金产线,卓诚需要构建什么产品矩阵,才能够形成足够深的护城河?这是留给卓诚这个胶体金行业新兵,分子市场老将的新命题。
当行业竞争加剧,唯有最贴近一线客户需求,做好需求管理与分析,做好产品设计的公司,才有可能走下去。
基于胶体金那么成熟的平台仍旧能够玩出那么多新的花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躺平呢?向卓诚学习,向卓诚的产品经理致敬,期望有一天,我司也能设计出那么棒的产品,Re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