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昊天经纬
时事分析、微分析、重点新闻关注/解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  昨天  
新华社  ·  官宣!旗手是他们 ·  2 天前  
新华社  ·  2300000000+! ·  2 天前  
新华社  ·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  2 天前  
观察者网  ·  大S去世,小S:因流感并发肺炎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昊天经纬

中国“粗暴”干涉美国内政为那般?美税务改革将砸掉中国人的饭碗。

昊天经纬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01 09:31

正文

( 版权所有,转载须署名“昊天经纬”)

《时事分析142》20170501


新闻1:20170429国税总局官员:美国税改缺乏大国担当

(联合早报网讯)美国特朗普政府当地时间4月26日推出“史无前例”的税改方案,要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左右降至15%上下。《人民日报》4月28日刊文评论称,从他国视角看,美国减税实际上就是在挑起税务战。

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28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司长廖体忠,他表示,美国税收制度改革是美国的主权行为,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主权政策是有溢出效应的,“我们不主张一个国家的主权政策制定不考虑其他国家,仅仅考虑自己,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收税竞争。我们主张国际合作、协调。这不仅是中国的观点,也是G20杭州峰会所有国家领袖的观点。”廖体忠说。

“当然,从法律上来讲目前税收仍然是主权行为,特朗普是可以减税的,但是大国应当承担责任。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都不做不负责任的事情,何况一个最大国的领袖。所以我们呼吁全世界要有合作与共同发展意识。”廖体忠说。

昊天经纬点评:

一、特朗普此次税改确实看样称得上是“史无前例”了,方案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下调到15%,这将极大的激励全球的中低端生产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

从新闻中我们看到中国官方对此表现的非常不满,因为如此大幅度降低企业所得税势必会“倒逼”中国不得不进一步降低企业赋税(降低企业赋税势必会导致财政亏空,弥补的方式一定是房开征产税,这对有产者不是好消息)。否则,中国国内对价格非常敏感的中低端生产企业就有跑道美国生产的动力和意愿。

如果中国的中低端生产企业跑到美国建厂生产,将对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构成严重的挑战,这是中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所以我们看到人民日报发表的“谈美国税改:减税是在挑起税务战”一文中用挑起税务战来抨击美国的税改政策。抨击归抨击,中国恐怕没有改变美国内政的能力,中国的压力可见一斑。

前一阵,因为中国的税赋太高而在美国建厂的曹德旺事件绝非昙花一现,将来可能会层出不穷。

同时,美国的特朗普政府1万亿美元(7万亿人民币)的基建计划会让美国的基础设施(港口、铁路、仓储物流等)建设水平大幅提高,甚至直逼中国的水平。再加上史无前例的税改计划,中国在维护中低端产业链方面真是压力很大。

二、那么美国为何不惜代价的发展“中低端产业链”?答案是:西方(欧美合体)正在将美国平台打造成为中低端产业链生产基地,将欧洲平台打造成为全球高端产业链生产基地,从而企图用“大西洋两岸的内部经济循环体系”来取代既有的“东亚(中国)与西方(欧美)之间的经济循环体系(即中国这个实体经济输出中低端消费品、欧美这个虚拟经济输出债券等虚拟商品,中国与欧美形成经济循环体系)”。

这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时事分析121》20170205(点击查看原文)已作出详细逻辑描述:

引述自:《时事分析121》20170205(点击查看原文)

一、欧美合体致力于将美国平台打造成为“用于取代中国的中低端产业链生产基地”的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目前分为两个步骤来展开,第一个步骤的以“大跃进”的方式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个步骤是扶持美国本土的中低端生产能力,下面我们分别来阐述:

( 一)、以“大跃进”的方式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平台正在投入“近10万亿人民币”的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上个月特朗普宣布投入1万亿美元(7万亿人民币)建设美国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港口、轨道交通、飞机场、能源、供水、公共设施和住房建设等),现在日本宣布向美国支援4500亿美元(3万多亿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建设。

……

2 、特朗普宣布放弃TPP谈判后,亚太地区所有以美国消费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都将面临美国严苛的市场准入制度:这些制度包括了征收高昂的反倾销税、关税、贸易禁运等等。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读者应该明白了2016年12月美国、欧洲、日本同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真正涵义了吧:

2016 年12月11日 起,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其他成员国不能再以替代国的方式作为判定中国是否进行倾销的标准,这是WTO成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但“欧美日”公然违反WTO的相关规定“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背后就是为今后欧美日对中国产品征收高昂的反倾销税来阻止这些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做准备。

二、如果欧美合体成功的将美国平台打造成“用于取代中国的中低端产业链生产基地”,那么未来欧美合体的基本经济模式将是“大西洋内循环”的结构:即大西洋东岸的美国平台提供中低端产品,大西洋西岸的欧洲平台提供高端产品和金融产品(债券、金融衍生品等),从而形成“大西洋两岸的物流、资本大循环”。


三、今天,特朗普史无前例的税改政策(核心内容是将企业所得税从35%一次性下调到15%)进一步印证作者关于“西方(欧美合体)正在将美国平台打造成为(取代中国的)中低端产业链生产基地,从而形成欧洲平台和美国平台之间的大西洋经济内循环体系”的判断。

西方(欧美合体)此举是为了将中国彻底排除在“西方未来的全球贸易体系”之外,从而达成西方自己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全球贸易体系”。西方这是在两极博弈中“中国和西方(欧美合体)之前发生‘类冷战’的情况做准备”。


-------- END --------



原创,若觉不错,请“分享到朋友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央视新闻  ·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昨天
新华社  ·  官宣!旗手是他们
2 天前
新华社  ·  2300000000+!
2 天前
新华社  ·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2 天前
观察者网  ·  大S去世,小S:因流感并发肺炎
4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早报 | 富士康25年来营收首次滑坡
8 年前
悦读文摘  ·  等待春风吹起,我在花下等你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