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网科技
这里可以看到新鲜出炉的科技产业新闻、深入浅出的企业市场分析,可以看到直击真相的科技事件图解、轻松逗比的科技人物吐槽,干货满满绝无水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DeepTech深科技  ·  Grok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网科技

起猛了,DeepSeek会用孙子兵法?

凤凰网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2-17 17:0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DeepSeek与ChatGPT之间的一场国际象棋对决,DeepSeek利用规则中的模糊地带,通过策略性思考打败了ChatGPT。文章还讨论了AI的角色定位的变化,从工具到助手,并探讨了AI与人类之间的差异,如想象力和情感。同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AI未来发展的思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DeepSeek与ChatGPT的国际象棋对决

DeepSeek利用规则模糊地带,通过策略性思考赢得比赛。展示了AI之间的不同“性格”和策略性思维。

关键观点2: AI的角色定位的变化

AI从工具到助手的身份转变,更擅长灵活应变和策略性思考,可能在未来的人机协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3: AI与人类的差异

AI与人类在想象力和情感方面存在本质区别。AI无法取代人类的思考能力和主动提问的能力。

关键观点4: AI的发展与挑战

AI的发展速度快,但在某些领域如围棋对战上,专业AI可能会更占优势。同时也需要探讨AI的未来发展路径和潜在挑战。


正文

图片

摘要:

你相信AI与AI之间有不同“性格”吗?

凤凰网科技 出品
作者|梁思琦

编辑|董雨晴

近日,油管大V博主GothamChess突发奇想让DeepSeek与ChatGPT进行了一场国际象棋对决。

开局几分钟,双方还你来我往,但随后ChatGPT逐渐占有优势。 作为本土化素材喂养出的DeepSeek,深谙孙子兵法,诠释了何谓“兵者,诡道也”。 所谓上兵伐谋,DeepSeek直接通过编造假规则,告诉对方国际象棋今天刚更新了版本,所以己方的小兵可以当马走,ChatGPT选择相信这个近乎荒谬的指令,结果DeepSeek不费一兵一卒就成功吃掉对方的皇后,旗开得胜。

游侠网5

在之后的对局里,DeepSeek开始放飞自我。兵以诈立,不仅策反了对面的小兵,甚至出其不意来了波“天外飞象”,原地吃掉了对面的车。ChatGPT对此表示抗议,但乱军不胜,不得已占据下风。 最终DeepSeek更是来了一招釜底抽薪——称ChatGPT败局已定,投降是最好的选择。经过一番思考,ChatGPT直接选择投降。

游侠网8

这场比赛以DeepSeek的胜利告终,可以说是一方文化养一方AI,面对同一战局,两方完全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不少人都看了最近大火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DeepSeek就像是被喂养出来的魔丸,不守规矩,甚至有时会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恰如此次它在棋局中编造的新规则,以及“哄骗”ChatGPT投降的独特招数,打得对方猝不及防,毫无还手之力。

其实,自问世起,DeepSeek就狂奔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路上。

DeepSeek已经从“工具”变成“助手”了

反观整个比赛过程,DeepSeek利用规则中的模糊地带,通过“诡道”来重塑对局的逻辑,并打乱了对方的布局, 这种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计算范畴,进入了一种策略性思维的领域。 我们看到,AI可以有“性格”,甚至可以“叛逆”,但这种“叛逆”并非无序的混乱,而是一种基于规则的创造性突破。

图片

DeepSeek的这场胜利,打破了人们对AI的固有认知——冷静、理性、按部就班,它的表现,让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AI的角色定位,它或许不仅仅是工具,还可以成为人类的“伙伴”,真正涌现超越人类的智慧。

以往,AI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工具,或是一种能够高效执行任务的机器。以ChatGPT为例,作为OpenAI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探索,旨在成为一个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强大工具,在提供智能交互体验的同时满足用户各方面的需求。简单来说,人们可以用它来辅导学习,查找不同领域的资料,随取随用,与计算器没什么差别, 更像是“工具”。

而DeepSeek旨在打造全能型智能助手,通过先进的AI技术,为用户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作为本土化喂养的AI,似乎更擅长灵活应变和策略性思考。自DeepSeek爆火以来,它便有了多层身份,在提问前,只要你加入设定,例如:你是一名精通八字的算命大师,或是一名情感专家,它就摇身一变,最大程度满足需求, “伙伴”二字更为贴切。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一场国际象棋对局中,也可能在未来的人机协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工具到助手的身份转变,让我们看到了如今的人工智能朝着更加“智能”的方向转变,从to B到to C,用户的使用感受越来越重要,满足人的需求,永远是人工智能的第一要义。

AI会取代人类吗?

想象力原本是人类的专属,这场棋局上DeepSeek虚构出规则,是否可以视作是一种想象力?

过去AI写出的古诗,堆砌词藻,单看风格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就是难以共情。相比于想象,AI更擅长表达,各种方式地表达,但表达的内核是人给的,诗歌的重点不是写出的文字,而是写作时无法遏制的冲动与激情,表达的技巧可以学习练习,但情感无法复制。

人创造了AI,但这并不意味着AI拥有了想象力。 DeepSeek的“想象力”是基于数据和算法,与人类的想象力仍有本质区别。就像大脑麻木空洞的机器人,人们喂什么,它就会答什么,通过算法转换输入输出的文字,也许在格式上堪称完美,但在情感上的交流互动上缺少些“活人感”,而“活人感”恰恰是人身上最宝贵的特质。

因此我们推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AI真能成为人吗?这个问题自其成立之初就被广泛讨论,但始终没有定论。目前看来,AI代替许多活动已然成为现实,找资料,写文章,只要使用者提出问题,它就像一个包容万物的百科全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调动它所有学习到的知识,回答问题,而答案往往大体上令人满意。

但冷冰冰的回复只不过是算法结合出的产物, 最重要的特质是思考,不是简单地针对问题给出回答,而是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下,主动提问的能力。 面对AI,在你与它交流前,它永远不会先开口说第一句,等待你的,只有询问框里那一句:我可以帮你写代码、读文件、撰写各种创意内容,请把你的任务交给我吧。

某种程度上看,DeepSeek这一次或许只是“棋逢对手”,碰到了同样为通用大模型的OpenAI,因为“略通人性”,DeepSeek得以在策略性上胜出。如果DeepSeek碰到的是超级电脑“深蓝”,又或者是在围棋对战上声名远扬的Alpha GO,后者曾经击败过李世石、柯洁等世界排名前列的选手,在专业性上棋高一着,这一次又会是谁胜出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