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相约新会
新会人,新会事,尽在“相约新会”——新会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运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台今日关注  ·  警惕!得流感出现这些症状,要抓紧去医院 ·  22 小时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一家6口, 5人中招,近期高发! ·  22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第一排票价高达1400美元!赵本山重出江湖 ·  2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明天更冷!最低个位数,还要持续多久? ·  2 天前  
广东应急管理  ·  强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5~8℃!返粤需注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相约新会

【冈州天地】大泽镇、司前镇这些“红色”村,你知道几个?

相约新会  · 公众号  · 广东  · 2019-10-20 17:41

正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区老促会的支持下,我区的革命老区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老区面貌焕然一新。今天,我们走进大泽镇的潮透村、同和村,司前镇的石乔村、田边村,继续感受革命老区在新时代发展下所焕发的魅力!

点击观看视频↓

大泽镇潮透村

石船山,是大泽镇一座充满灵气的山,山的东南面是大泽镇的潮透村,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经常在这里活动,转战周边。如今,在潮透村里还保留着当年抗日游击队据守的仁和碉楼。

改革开放后,潮透村抓住发展机遇,使该村迎来了一派崭新面貌。先后引进了香港阿波罗雪糕(江门)有限公司、中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而落户在潮透村的万亩深江工业园正建设得如火如荼。潮透,正步入工业发展的新时代。


大泽镇同和村

在同和村, 有一条坐落在山坡上形状远望像一只伏地老虎,张开两只虎爪的自然村,名叫“虎爪村”。因为地形特别,所以在抗战时期,这里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在1940年—1948年,虎爪村曾为革命根据地,新、高、鹤游击队经常到此活动。

这里是五和二社旧址,也就是同和村的前身。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来新会视察,曾经这里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为保护好这一红色历史纪念馆,2012年,区、镇共同投入资金,对其进行修缮。现在,五和二社旧址已成为新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同和村的村民发扬艰苦奋斗革命的精神,建设自己的家园。现在我们在同和村可以见到,除了一些极具特色的客家老房外,一座座小楼房拔地而起,新旧房屋相互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处都彰显出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新貌。


司前镇田边村

这里是位于司前镇的西北面的一条革命老村,它与开平泮村仅隔一河,与新会牛湾、台山大江镇隔潭江相望,是县(区)行政区域的边缘交界地,它就是司前镇田边村。

这座位于田边井栏村的二层建筑,它最初是一座大祠堂,名叫“张氏大宗祠”。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它被村民改造成“田边学校”。在抗日战争时期,它还成为中共党组织开展抗日救国活动的地下联络点。因此,这里也哺育了不少热血青年,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黎元达就是其中一位。

在黎元达的影响下,学生们的爱国思想日益提高,抗日热情很高涨,因此也出现了不少进步青年,例如张栢如、张华列等。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田边学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成了“东栏食堂”,继续为村民服务。而整个田边村也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新农村建设。在区老促会的支持下,田边村还在2008年完成了全村的水网改造;在2009年,全村道路实现硬底化,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2010年,进行市场和周边商铺的升级改造,让村民有更舒适的购物体验。


司前镇石乔村

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西江特委书记刘田夫,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政委兼大队陈江率领部队驻扎过的地方——司前镇石乔陈屋村。

尽管以前的生活很艰苦,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但庆幸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终于能如愿地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而直到现在,每逢农历正月初三,石乔村仍保留着舞龙的传统习俗。村民还会自发地捐款建造新龙,大家高兴地聚在一起,享受着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运营丨新会广播电视台网络信息中心

编辑丨林翠敏

责任编辑丨陈长灿

监制丨夏景星

来源丨新会电视台《冈州天地》

版权声明
公众号如需转载“相约新会”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猜你喜欢


🔗【学习强国】@新会人,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