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雅思考试官方微社区
请登陆雅思考试中文官网www.chinaielts.org 获取更多雅思考试官方信息,本网站及官方微账号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运营,为考生提供一手官方考试动态与新鲜活动资讯,分享权威备考资料,助你了解雅思轻松备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deepseek推荐的公文写作模板书籍 ·  3 天前  
出彩写作  ·  deepseek写的春节后重点项目开工仪式致辞 ·  4 天前  
不跪的世界  ·  周末扯淡 ·  4 天前  
不跪的世界  ·  周末扯淡 ·  4 天前  
出彩写作  ·  deepseek写的节后收心会讲话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雅思考试官方微社区

[雅思高能备考套餐之一]相信我,这份8.5分高效备考计划能让你的暑假赶超学霸季马上开挂!

雅思考试官方微社区  · 公众号  ·  · 2017-06-25 23:28

正文

淅沥沥的雨哗啦啦的下着,熬过了苦闷的期末考长长的暑假即将来临。


告诉你一个无情的事实,不管是实习还是学习,计划出国的孩子们可不能错过这暑假刷分的好时节。

高分这件事从来都不是学霸的特权,只要备考方法科学合理,你也可以拥有学霸的血肉, 而不再只是学霸心。如果说学习是保健,在于天长日久,那考试则是治病,对症下药、直达病灶。正在备考的烤鸭们别着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8.5分学霸的备考经验,看看高分学霸是如何科学备考的。



词汇是基石,高效合理掌握词汇,后期学习提速不缺钙



词汇是万“试”之源,单词不认识,一切都是盲人摸象、用自己认识的字母拼凑、想象臆造单词的含义无济于事。我们自以为学习多年单词修炼了金刚不死之身,但其实无论按照高考考纲要求3500、四六级4400~5500,再加上自己给自己放的水,真正词汇量距离雅思考试要求的8000+还是要狠下苦功的。不过雅思词汇更贴近生活,并没有很多生僻单词,所以一定程度上也是给大家减压许多。


下面来说说烤鸭们关心的重点话题:到底如何背单词?


  • 听力+阅读


听力和阅读属于输入类测试,即考生以接受信息、被输入信息为测试手段,根据文章所给内容或音频提供信息作答。这就是说,能遇到什么材料、涉及哪些学科,我们是无法预知的,整体相对被动。即使如此,烤鸭们也不必慌张,根据《剑桥真题》系列,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场景和阅读话题。


对于听力来说,如Section1常见的几个场景不外乎:图书馆办证/借书,入会咨询(健身中心),出行计划,预订酒店(一般涉及接机)之类;且其中一定涉及数字、时间表达、人名地名。总的来说,基本属于生活实景再现。Section2可以是对Section1的延伸,内容更加细致。Section3和4相对有难度,并偶尔涉及专业领域。


针对这样的考试内容应对策略:


1.熟悉生活、校园场景词汇和对话“套路”,要做到“会听”、“会说”。

2.收集《真题》集中出现过的学科词汇,进行分类和关联记忆。单词和单词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结,被遗忘的概率会大大下降;而这类的较难专业类词汇,做到“会听”即可,能在音频播放一次的情况下及时做出反应即可。


阅读和听力虽然都属于输入型考试,但对于词汇的学习需求却很大不同。


阅读词汇没有那么生动,我们要尽量对阅读词汇做到“会认”;这其中也包括了“能认出来”,即识别--能在3-5秒钟之内反应出这个词汇的中文;第二个层次则是,“能辨别”,即分析—一个单词可能有多词义、甚至是多词性,一定要能结合基本的语法知识,对句子进行梳理的同时对这样的单词在句子中的使用做具体分析。如appropriate,既可以是adj. “合适的,恰当的”,也可以是v.“挪用、盗用”,到底在一个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 写作+口语


写作和口语,与前两项恰好相反,地地道道的“输出型”。这里给大家的建议则是“掌握多少用多少”,没有必要生背一些特别难的词汇,导致自己口语用到发音都不准、写作用到拼写障碍,反而成了自己的弱点。当然,如果你本身的词汇量很少,比如口语考到科技类的话题,一些名词或者概念表达根本不会,像“智能手机”或“环境友好型”这样的,这个需要积累一些,但真的只要“一些”就好。其他的就在自己整个备考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和创作自己的素材库,把词汇和短语表达进行排列组合玩升级就绰绰有余。毕竟、想做个雅思考8.5分的boy或girl,知识和智慧一定要并存的。


听说读写不分家,输入先行再输出



我们之所以先说“听+读”,再说“说+写”是因为学语言就像是一个给杯子倒水的过程—要多到一定程度才会满溢,否则空杯有何可倒?所以,当“听”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对每个词的发音都了如指掌,再开口去说至少不会偏离太远。阅读也是一样,在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写作的时候,一定是从模仿开始,不是要大家照搬照抄,而是希望大家通过阅读的过程学会词汇、短语或句型的用法,在语境中感受词汇的差异,把阅读文章见到的实用句型、高频表达,都可以变成写作素材、自己再动笔写作自会下笔有神。

如果对自己的发音不那么自信的同学,建议大家做“跟读shadowing”-录音,然后去听自己的读音和音频有什么差异。如果自己听不出来(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你听的次数不够多)可以找小伙伴帮忙,写作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很多时候自己绞尽脑汁写出一篇作文就特别有成就感,但实际你可以拿给同学读读,然后问他你写了什么,就会发现,他理解的不一定是你要表达的,这个时候就要检讨自己是不是表达用得不恰当或者逻辑混乱让读者摸不着头脑。



从扫盲,到初识,再深化,学英语就像吃千层



我们众所周知,按照每年几十场考试的速度和频率,《剑桥真题》不应该只有小小11本,而在这样“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完,8.5分希望渺茫),我们必须做到“资源深度开发”。

阅读文章不是只用来辅助背单词、学写作表达,最重要的是:总结题目之间的规律。这里的“规律”不是“几长几短选某短”的口诀,而是宏观上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架构、段落逻辑,微观上分析考题出现位置特点及考题和文章之间常出现的同义替换,这样打散揉碎了去分析,才能更好的读懂一篇文章。


如果你的月度分数盘旋在5.5左右,建议从做逐字的精读分析文章开始;如果你的分数可以在6.5左右,可以对文章概括写summary反馈对文章的掌握情况;如果分数达到7.5左右且追求更高,则更多要分析出题点和题目之间的逻辑,到时候8.5学霸可能就是你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