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大件事  ·  明天,深圳多路段临时管制!公交地铁也有变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太遗憾!坐镇深圳主场,他们含泪谢场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手机这个功能,慎用!警方紧急提醒丨飞阅深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痛失700多亿!又一百亿龙头药企跌落神坛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4-06-20 20:09

正文

作者 | 曾有为

来源 | 品牌观察官(ID:pinpaigcguan)


羊毛居然薅到官方身上去了!医药连锁店的“黄金时代”这次怕是要落幕了。
网友:难怪我的药那么贵。
卖药不赚钱?
连锁药店“巨头”多条罪证再被抓典型
医药界又被捅出一个大篓子!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6月2日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在2024年5月24日,对有违规操作的连锁药店进行 约谈 ,并 发文公开 了与该连锁药店相关责任人的 约谈内容
公开定点零售药店与国家监管机构约谈内容? 这还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的首次操作。
单从这点来看,这家连锁药店捅的篓子还真不小。
估计这一消息炸得 全国近60万家药店 躲在背后瑟瑟发抖。

因为随着双通道、定点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异地就医等新医保的推进,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被纳入保障范围。
所以无形之中也加剧了一些定点零售药店违规操作的风险。
那这家气得官方发500字长文控诉的连锁药店,到底犯了什么 “滔天大罪”
根据公布的内容来看, 这家违规操作的连锁药店叫“一心堂”
图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它主要存在 5大问题 ,包括 串换药品 超量开药 代医保结算 购销存记录不符 处方药销售不规范 等违规操作,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 官方和人民群众巨额的损失
再细扒会发现,这家黑心药店的行为可以说是 典型的、费尽心机骗保 的行为。
难怪官方破天荒的公开约谈内容,有种 以儆效尤 的感觉。
单就“串换药品”这一恶行 ,能进行的“骚”操作就包括了将非药品或非医保药品 换为 医保药品进行结算和补贴,其实就是 恶意骗保
例如将 保健品、食品等非医保物品 换成医保支持的种类后,再用医保卡付款,或者更严重的是将 低价药换成高价药 这类行为。
“超量开药” 这样的违规方式就更加 隐晦 了,相信大家身边的药店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行为。
例如单次消费满一定金额, 即可兑换洗衣液、纸巾、食用油等日用品 ,或者在年底的时候,诱导参保人进行 集中消费,“顶格消费”
因为自2023年新医保更新后,很多人都对 没有使用的资金不累计、不划转 ,最后进入了统筹账户这一措施 有很大的误解
一部分人以为自己医保内的钱被别人分走了,所以一些药店就看中了这一点, 动了歪脑筋 ,开始年底冲业绩。
一心堂这一次属于枪打出头鸟了, 冤?不冤!
据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 13.3亿人 ,参保覆盖面高达 95%以上 ,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 近1.86亿人次 ,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超 1880亿元
这本是一项跨时代的造福利民工程。
图源:新华社、国家医保局数据统计
据央视财经报道,有人年收入仅2万元, 没钱更换 人工髋关节,只能忍着疼痛,手术一拖再拖,直到全国开始 执行集采后 ,人工关节价格由 之前的46000元降至7000余元 ,才敢进行手术。
图源:央视财经
再者,罕见病的药物被纳入集采后,使 渐冻症 患者的“救命药” 一针从70万降到3.3万
70万元一针的天价罕见病药物——诺西 那生钠注射液 终于进医保了 ”,这30个字点燃了无数家庭再生的希望,令众多患儿黑漆漆的路有了光。
当然,这些造福老百姓的惠民背后, 有一群无名英雄。
在与企业谈判现场上,他们为了几分几毛钱的价格,历经上千次的谈判后,依旧字字掷地有声,上演 “每个患者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的“灵魂砍价”。
图为: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现场,央视新闻
而这些只是近年来中国医保事业 攻坚克难 的一个小缩影,说到底还是为了全中国老百姓的健康谋福利。
所以,一心堂怎么敢?
药店也开始“不务正业”
卖彩票狂揽7000多万
狂卖快消品敛财上亿元
根据人民网报道,截至2023年8月底,全国定点医药机构达 107.8万家 ,其中定点零售药店 达48.4万家 ,占比 为44.90%
图源:人民网
而如此的医药机构 也不是每个都自觉“遵守纪律” 的。
截止2023年上半年,累计核查定点医药机构 达到46.23万家 ,其中就有 14.59万家 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挽回医保基金 损失51.38亿元
这次被抓典型的一心堂回应媒体,他们将会按照要求,于6月底前,向监管部门 提交整改情况报告
同时表示一心堂已经开始 内部整改 了, 此次公布的约谈是针对历史上有过的问题。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 ,可见“一心堂”的来头肯定不小。
成立于2000年的一心堂,是A股里的 首家上市直营连锁药店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一心堂及其全资子公司共拥有直营 连锁门店10255家 ,覆盖 10个 省份及直辖市。
而且早在2021年,一心堂可以 刷医保的门店 就占了当年门店总数的91.83%。
这步棋,貌似下得真早。
据《潇湘晨报》的报道,一心堂开的店要 比肯德基在中国的门店还多上一些,是星巴克门店数的近两倍。
不仅如此,作为开店、圈地的业界典范,一心堂在这一年更是 新增了门店1381家 ,比2022年 多了372家
这个扩张速度,放眼整个药店, 都配得上“业绩达人”的称号。
图源:红星资本局
官方这次出手 敲山震虎 是否会打开药品销售的新格局 暂时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清晰可见的是, 一心堂早就开始布局自己药店零售的新格局。
根据一心堂2023年的年报来看,一心堂的门店开出上万家还不够,还在3000多家门店中开展了 “药店+彩票” 业务试点,一年的彩票销售流水 高达7698万元
图源:微博热搜
如果说药店和彩票的跨界联动属于头脑清奇的话,那在一心堂旗下的部分门店,卖个护家清产品、牛奶、休闲零食这类“ 便利商品 ”的操作。
这样都能随随便便做到 一年营收3.7亿的名场面 ,确实配得上“ 商业鬼才 ”的称号了。
毕竟能让顾客 买了药 后,还能再 买瓶牛奶 补充营养,顺便 买个彩票 ,回过头发现做完这些事情,还没走出一心堂的大门,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
所以,这一招,确实高。
但是这样 “出彩” 的行为并不是第一次引起当地和上级监管部门的注意了。
2018年,央视 《经济半小时》 就曝光了由一心堂全资的海南鸿翔一心堂医药公司 嫌违规刷医保卡的新闻。
图源:央视财经
有10家门店可以买到各类生活用品就算了,居然还 比市价贵 也算了,最过分的是有3家门店在 开发票 的时候,还用上了 “偷龙转凤” 这一招。
更离谱的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该公司的支付管理居然存在巨大漏洞,自2015年9月起承接黑龙江省直 医保端口10个 ,哈尔滨市 医保端口13个
累计涉及不合规刷卡次数 9000多次 ,涉及金额 60多万元
这一件事最终以门店 停业整顿 撤销涉事门店药品GSP认证证书 ,一心堂 2位董事长自愿申请各20万元 的处罚结果而告一段落。
这个金额确实权当“洒洒水”了。
在2022年12月,与这次约谈类似的事情,也发生过,四川一心堂医药公司 在隆昌金鹅康复中路 的门店,也存在违规操作。
而这一次,被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约谈后, 一心堂股价直接大跌。
好巧不巧,刚在去年,一心堂还因为税务问题, 被追缴约2.40亿元 ,直接直接导致公司全年业绩大幅下滑。
图源:企业财报
一心堂这一次,可谓是屋漏偏逢夜雨了。
这绝不是个例
阴沟沟里都是“苍蝇”,亟需清理
过去十年堪称 我国连锁药房的发展“黄金期” ,连锁药房门店扩张速度惊人。
药店生意好做,大家都知道。据媒体报道零售药店渠道占据中国药品销售总额的 27%以上 2023年达到4870亿元。
图源:米内网
可见药店之多, 违规使用医保基金 一心堂并不会是个例。
此前, 内蒙古瑞辰药业有限公司被爆销存不符等违规操作 ,累计共 多收取 医保基金 23004.50元。
图源:内蒙古商报
吉林省四平市诚信永红大药房 连锁有限公司铁东分店,存在串换医保药品的问题造成医保基金 损失147044.32元
益丰大药房 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吉首人民北路分店存在药品费用结算违规的问题,涉案金额高达 76794.67元
图源:市医保局官网
而很多老百姓也发现,自己卖药的 账单 难怪总感觉 有“猫腻”
先是被商品标价低廉吸引了, 但没想到结账的时候“秒变脸” ,最后也只能花钱买教训,连药店都开始 背刺消费者 了。
有本来是打算买瓶碘伏消毒杀菌,没想到居然花了13块, 价格狠狠被“宰了”
衣食住行,关乎你我他。而生病买药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了。但如果连药店都开始 “赚黑心钱、卖一堆无关痛痒的药” ,那还有什么值得我们信赖的。
事实上官方为了预防和杜绝类似情况的出现,在几年前就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政策。
除了在2023年1月1日,国家医保局开展的 举报违法违规 使用医保基金 有奖励 最高一次性20万的举措外。
图源:中新经纬
还打出了药品集采、 DRG改革 、医疗反腐这三记“组合拳” ,强势整顿医药行业的市场。
但奈何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山更比一山高, 打假任重而道远啊!
医药整顿,志在必行
国家医疗保障局在2023年曝光了十例典型案件,涉案金额 超700亿元 ,骗取医保基金 超2000万元
官方近年来检查全国超318.9万家医疗机构, 劣迹斑斑的人和企业大有人在!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通过 伪造处方、虚构病例、挂床住院、过度诊疗、重复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等手段 骗取医保基金。
原来人民的救命钱都进了这些蛀虫的口袋! 难怪大家说 “看不起病、看病难” ,看来这不是空穴来风。
据央视新闻、人民网等多家官媒的不完全统计,在2023年落马的医院“一把手”至少 超过200人 ,在各地官方的公告中, 多名来自医保领域的领导和高层也一并被查。
连多次以医保局局长的身份出镜当地广播问政栏目《舆情热线》的张欢,也因为涉嫌 严重违纪违法 在去年8月 被官方带走调查
图源:鞍山市监察委员会官网
图源:红网百姓呼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