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网  ·  沪指重返3300点,创业板指半日大涨3.63 ... ·  18 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  ·  2025第一家造车公司破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注意,这些城市的房价很难再涨了!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7-09 17:13

正文

来源:子木聊房(zimuliaofang) 已获授权; 作者 : 子木


01


众所周知,全国房价在2019年5月的三令五申中,彻底熄了火。


除了像成都、武汉、杭州这种限价政策下新二手房价倒挂严重的城市,偶尔还能听到百人抢房摇号的「旧闻」,其他城市一律开始「高位横盘」。


回顾上轮房价大周期,让人感慨。


全国性的去库存加上棚改红利,整个市场情绪化失控。该涨的地方涨,不该涨的地方也涨,有钱的买房,没钱的也买房,不惜借高利贷对赌行情的炒房客,不在少数。


结果赌天赌地,没赌过诡谲多变的调控法令,这届炒房客大都输得连裤衩都不剩,不过永远会有不死心的投机者,愿意轮班站在高岗上,幻想着套利后的喜悦,下一轮还会看到他们的身影。


当下,库存是去完了,但副作用同样明显,房价泡沫撑大了几层,居民负债绷到了极限。当务之急只能进入「螺旋上升理论」的第7步——居民收入提高。


至于螺旋上升理论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具体讲过,房地产周期有一套恒定不变的公式:


金融加杠杆—地方借贷—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加杠杆—向居民转移—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自身杠杆降低—房地产泡沫消失。


为了让房地产泡沫降下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只能通过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来对冲负债,与此同时,也起到了夯实房价,培养下一茬购买力的作用。


俗称,培养韭菜。



所以在今年7月的第一天,政策就开始布局了,个人和企业马上会迎来一大波红包雨:未来车辆购置税按实付价计税、ETC车辆通行优惠力度加大、不动产登记费降低、多地调整住房公积金上调缴存基数……


接下来,这种落到脚跟的普惠政策会轮番出台,直至让居民杠杆回归到可接受的限度。


不过这些都是小惠小利,让人震撼的还是前段时间发布的旧改政策。


释放4万亿的流动性,涉及一亿人次,算起来,整体影响效果堪比09年的四万亿。


虽然这部分资金不会像棚改那样直接塞给老百姓,让他们以买房的形式刺激房价上涨,但是旧改会间接拉动老百姓消费,例如装个电梯,改个水电,换个窗户,做个装修等等,整个地产相关的下游产业又被盘活了。


本以为可以横盘几年的市场,但在这一波接一波的红利刺激下,缩小了与下次起点的距离。至于下一轮何时到来,目前还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表明。


但是我们看到周期大涨后的城市,个个「位居高位」,咄咄逼人,它们还会继续跟上下轮周期吗?


(全国6月二手房均价TOP100城市排行)


02


前几天,澎湃新闻结合多个数据机构发布了一份榜单:“2019年全国主要城市房价收入比排行”。


「房价收入比」这个指标,一直都是热点,某种角度,可以反应一个城市房地产的健康程度。


(2019年TOP100城市房价收入比排行)


大多数人看到这份榜单后,只是匆匆找到自己所在的城市,看一下排名,然后发出感慨或抱怨的声音,并没有挖掘出其背后有效的信息。下面子木帮大家详细盘述一下。


首先,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也可以说,这个城市一个家庭不吃不喝花多少年才可以买起当地一套房子。


网上有一个2009年北京的例子。


如果在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单价25000元/平方米计算,平均200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6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12000元,年收入为14.4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13.8。


但是2019年呢,这个数值飙升到了31.23。


十年间平均工资没怎么涨,房价没命的涨,十年前,全家不吃不喝13年可以买到一套房,十年后全家不吃不喝得用31年多,恐怖如斯。


所以很多人说,现在的房价,尤其是深圳的36年,家庭收入已经与房价严重偏离,整个楼市蕴藏着巨大的泡沫。


这也是多数空军的主要论点之一。


那么换句话说,根据此图,无论是当年世界银行专家黑马先生给出的合理范围3-6倍,还是前几天社科院根据经济指标测算出的9倍,中国主要城市基本全军覆没,均偏离正常值,房价就该跌。


事实是如此吗?


03


其实一个地方的房价合理性,从来不是用人均工资去衡量的,而是取决于整个城市人口财富的平均值。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厦门社会平均工资7000元/平米,但是房价可以跻身四大一线城市之中,达到4万/平米,岛内的核心区房价更是达到5.4万/平米。而且经久不衰,始终跌不下去。


这是因为福建人都有一个梦想——在厦门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换句话讲,厦门的房价是由全福建有钱人支撑着。


所以很多购房者在抱怨房价和工资极度不符的同时,一定要了解你这个城市是否有外来人口流入,而且这部分人口的财富是否高于当地一般居民?


如果没有,房价收入比悬殊就是泡沫,如果有,说明城市的房价合理。


那么用什么数据去反映上述结论呢,我认为一定要参考下面两个重要指标:


1.人口净流入量


2.商业环境指数


人口净流入量,大家比较熟悉,这里主要讲一下,商业环境指数。


商业环境是集合人才指数、私营经济活力指数、经营成本指数、创新指数和物流指数等指标综合下来的数据,比人均名义GDP还要重要。


因为一个城市的财富主要是由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组成的。而私营经济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比可达70%,甚至有的城市达到了90%。


所以很多人说,我们这个地方GDP很高,但为什么平均工资都很低,大家都很穷呢?就是因为商业环境差,私营经济占比小,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如果这样的城市没有人口流入,那么楼市房价的支撑力会很薄弱。


在2018年福布斯中国推出的「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我们看到了当下中国主要城市商业环境格局。


(2018年TOP100城市商业环境排行)


其中,榜上前五位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南京。前十名新上榜的有成都和西安。而排名明显下跌的,当属「西北五侠」,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西宁、银川。


换言之,整个西北,已经成为了中国综合商业水平发展的塌陷区,这些城市人均收入低,且贫富差距悬殊,而且常年处于一种自足常乐的状态,即使发展也无从下手。


其次是山东,整体商业环境与日下滑,强市青岛、济南均下滑6位。所以此前潍坊市某委书记在南方诸市考察完后,痛心疾首,发表了万字讲话,《感觉跟南方不在一个时代,究竟该向他们学什么?》


0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