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财经YiMagazine
这里是《第一财经周刊》读者俱乐部,我们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也邀请你一起探寻明亮的商业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计量经济圈  ·  TOP5最新: 我国社交媒体与集体行动, ... ·  3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AEJ: 星星***大战: 实证的反击, ... ·  3 天前  
揭幕者  ·  突发!挤爆,宕机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财经YiMagazine

我们想把这三天的好内容与感动分享给你 | 今年最有趣的三天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09-30 08:55

正文


怎么就办完了?在写回顾稿的时候,我还好像刚刚梦醒一样。我本来想用一种冷酷的旁观者视角来写它,就像过去给无数个活动、品牌写过的那样,但是那肯定不够打动人心,所以我决定稍微代入一些个人感情。


最初会想到“憋个大的”——远超过我们平时举办的各种 80 到 100 人的沙龙活动——是因为赵慧提醒我,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发布会。


疫情那几年里,未来预想图未能为出版 mook《星野:重新定义度假》《你不了解的资生堂》举办读者见面会,而《制造东京》的一系列活动也因此限制人数,甚至差点取消。在 2024 年初,其实我们内部迎来了一个较大的调整:推出了全新的咨询品牌 ERUTUF creative,并且,内容也将更聚焦于品牌(Branding)、城市(City)、设计(Design)这三大领域。


所以,你会发现,未来制造者大会的演讲框架完全对应上述三个主题,而在整体的策划上,我们也贯彻“创意”,试图让每个环节都变得更酷一点。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我们的合作空间设计师朱一君和平面设计师黄磊都在各自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作品构想。


未来制造者的对话框 logo 由平面设计师黄磊设计。它就像是能容纳大家在这个活动上要向世界、向其他人说出口的话。


我们亲眼看着宜家的拉格小方桌一点点变成舞台。左图来自一捆建筑,右图由第一财经记者任玉明拍摄。


至于为什么要叫“未来制造者大会”(Future Makers Meetup),是我个人的一点小私心。这个名字到最后也没有被推翻。


作为媒体,我们会接触到大量值得敬佩的人。他们是行动者,总是在开启新尝试的路上。我见过特稿记者在深夜辗转反侧,念叨着“下一篇要写得更好”,见过产品经理思考人和下一代媒介载体的关系,也见过在外贸下行期凭着好手艺不愁饭碗的服装打版师。哪怕是我,仅仅是写了几个自我感觉良好的段落、看着视频复刻出了一道菜、帮伙伴解决了一个问题,就会压不住要翘上天的尾巴。这只是行动带来的数千种可能性之一。


很多人总是在等待一种被许诺的、既定的未来,观看别人创造的生活,只顾着追逐社交媒体上光鲜亮丽的面具,永远没有登上舞台的勇气。既然是你们想要的,为什么要别人来读你们的心、让别人代替你们说和做?为什么你们想要的,又总是和主流的成功标准没什么不同?


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什么也不会发生;你想要的未来,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才能创造——基于这个朴素的想法,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未来制造者”。


这个觉醒和做事的过程往往很艰难。早年我曾在科技孵化器打杂,人们总是试图找到好的联合创始人(co-founder)。我意识到,如果人找不到同类,就很容易感到孤独、失去动力。当遇到难题,一个能提供有效帮助的社群至关重要。


2005 年,专精于 DIY 手工艺文化美国杂志《Make》问世,并在次年创立了活动 Maker Faire——这通常被视作“创客文化”(Maker Culture)的起源。我们借用了 Maker 这个单词,但实际扩展了它的定义:变成一个拥有技艺、能在精进技艺时收获快乐的人吧!这项技艺可以是摄影、写作、绘画,也可以是传统意义上动手的裁缝、工程和建筑。


Figma Config 是设计协同软件 Figma 一年一度的产品发布会,也是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设计师们碰面的好机会。根据美国媒体 Eventmarketer 报道,截至 2023 年,Config 的参会人数增长了 750%。图片来源 | Figma


英国建筑师 Thomas Heatherwick 的新书《人性化:构建我们世界的创客指南》——这个创客就是指 Maker。他发起了一个名为“人性化”的倡议,拒绝无聊的建筑。图片来源 | Heatherwick Studio


如果想激发更多人的主动性,或者说,“自我觉醒”,一个大点儿的活动或许会是个好主意。就像苹果、Figma 和 Notion 的开发者社区,以及世界上各种二次元、独立游戏、服装的展会那样,我们也能定义自己。虽然未来预想图也在做一些事,但我们最大的身份是媒体。别忘了,在这个时代,注意力和自由流动的精确信息同样是稀缺资源。


未来制造者大会·2024 由此分成两个部分。9 月 23 日至 24 日的论坛主会场上,我们邀请了来自中国、日本和瑞典那些认真做事,说是“热爱工作”都不为过的人,他们的认知和方法论颇为成熟,都有叫得上名字的代表作。


第三天 9 月 25 日更接近社群的感觉。我们召集了 12 组“主理人”以限时接力演讲的形式邀请他们挨个介绍自己的项目,促成了“喋喋不休·大发表会”在中国落地。每个人都践行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哲学,向着那个他们相信的未来前进,非常有感染力。


整个三天,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三楼工程师制图室里的主理人联合展都对外开放。这也是我们企划团队首次尝试做小规模的展览。每个人有一张绘图桌,可以把想告诉大家的放在上面,邀请路人来画上几笔。


其他幕后花絮,可能得放到播客再说了……不得不感叹一声:做一个大活动可是真复杂啊!


接下来,请看我们发自活动现场的一手消息——



DAY 1 城市力



来自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副总规划师刘岩,和我们一起拆解了景德镇的十年更新路。他的视角更加集中在城市更新的资产和财务管理上。


2012 年,清华大学教授张杰携刘岩和团队受到邀请,开始介入景德镇彭家弄、宇宙瓷厂等地的城市更新。团队看到了“后工业时代”的个人经济趋势,把倒闭的国营瓷厂变成吸引“景漂”年轻创意人士的园区,最终创造了“陶溪川”和“陶阳里”。建筑师和规划师考量的每个细节,都会在现实中有所对应。比如说,应该为“景漂”们建房子,而为了让年轻人愿意出来交流,而不是闷在家里,还要建广场、办市集。



第一天最劲爆的环节,大概是刘岱宗泪洒现场。我们不是第一次邀请他来,但每次都能听到一些新故事。在他看来,现在的城市规划,过度以车为中心,忽略了人的体验。


全球范围内,巴黎、首尔、旧金山等多个城市已经在探索如何通过交通变革来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2007 年春, 珍妮特·萨迪-汗成为纽约市交通局局长,在任期的 6 年间,她推动了纽约改变车道的功能和结构。在中国,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社区也在推动人们夺回街道,拆掉高架桥,让“人”重新成为城市的主体。



2016 年夏天,京王电铁在下北泽站的高架下,建了一个占地大约 200 平方米、高 6.5 米的“铁笼”,在里面举办各种面向市民的活动。虽然这只是个伴随京王电铁高架改造的临时项目,2019 年已经停业,但它成了另一个很酷的项目的开端——MIKAN 下北泽。


那些创新、填补市场空白、对社会有益的点子,很少能直接赚到钱。菊池祥子和团队默默在下北泽推动社区营造,并发明了一套 KPI 计算标准:参加者的人数、合作次数、社交媒体热度、参加者的活动率,最后才是营业指标。她努力说服上司继续投入,继续塑造这个年轻人喜爱的下北泽。




一家酒店运营公司为什么要介入当地的社区营造?日本星野集团的马场义德向我们还原了这个故事。


在日本泡沫经济结束之后,星野集团拿下了很多濒临破产的酒店资产,长门温泉街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保留着很不错的设施和从业人员,但随着时代逐渐衰落。他们为了取得当地人的信任,决定一起努力共同发展这座小城。


我们也如愿听到了都市观光酒店 OMO 的故事——2024 年来,这个品牌一路开新店。这股浪潮也和中国流行的 citywalk 相呼应,人们在渴求更有意思、更在地的独特旅行体验。



DAY 2 品牌力&设计力



日本建筑事务所 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怀着对人文主义的敬畏和责任心,让我们看到一种人类未来生活的可能性。从东京市中心的银座 Ginza Place,再到代官山 T-site 茑屋书店和轻井泽 Commongrounds,建筑师久山幸成总是在思考人和空间的关系。


建筑师不应该仅仅是造出了个什么,还要充分思考人们会如何使用和看待他们设计出来的空间。如果有人愿意在屋檐下避雨、露营,愿意在廊道上坐着看书、眺望风景,也是建筑师的幸福时刻。



我们最开始遇到小野直纪,是因为 2019 年他接手了博报堂企业杂志《广告》,630 页的厚重内容只标价 1 日元,这期新刊迅速售罄,也让他“一战成名”。


很多观众和我们说,小野直纪的演讲是他们心里的当日“MVP”。他本来的经历就够很特别,一个建筑出身的广告人,怎么跨行去做了杂志,还在管产品设计?但我想,最震撼人心的是,小野直纪把设计理念与哲学结合。这或许正是我们当下缺乏思考的东西。


现场还发现了我们的朋友“文森特动物园”——他直接坐到了舞台的蒲团上!



我们在景德镇一直很欣赏祎设计(Yi Design)在做的事:捡陶瓷工业垃圾,变废为宝。


尹一说,回收陶瓷这个点子最初非常简单,毕竟他们这些搞设计的人见不得浪费。废瓷是景德镇常见的建材,中国每年至少生产 100 亿吨陶瓷,但陶瓷不可降解,通常未经处理就会被填埋。祎设计创造了一种环保的陶瓷粘合剂,将废瓷转化成不同用途和形态的瓷砖。


考虑到还有巴西、印度这样的国家正在经历房地产繁荣期,未来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祎设计把这项技术的门槛放得非常低:如果家里有破壁机,就可以处理废瓷。



宜家一下子就来了两个人说“相声”。英格卡集团(宜家零售)创意总监 Marcus Engman 和宜家资深产品设计师 David Wahl 一齐登台演讲。这也是 Marcus 履新后首次赴华。


家访(Home visit)是宜家开发一切产品的基础。宜家秉持民主设计理念,注重创造美观、功能性、耐用、可持续和价格实惠的产品。比如说,在他们的研究中,近一半的人认为自己的居家生活并没有被媒体展示,还有一部分人把游戏与生活融合,并不在乎亮出玩家身份——这些研究都将他们引向了新的家具系列和居家生活品牌计划。



“创意”可以被练习吗?——当然,只要你保持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索尼将自己定位为“建立在坚实技术基础上的创意娱乐公司”,他们想结合多元业务,为用户提供多种渠道、技术、产品和服务来探索和激发创意,为用户们创造感动。


索尼中国品牌推广办公室总经理,公司项目首席创意制作人西冈靖还分享了他的个人体验。他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源泉,比如观察餐桌上的花朵、房间里的植物生长等。周末晨跑时,他用相机捕捉到了建筑物屋檐下水池反射阳光的瞬间,这让他思考了一整天自然界中的反射现象。


DAY 3 喋喋不休·大发表会


我们把头两天的主 KV 都搬到了三楼,组成了大发表会的会场。12 个主理人,外加 5 个评委,确实是近三个小时都在喋喋不休,说个没完没了。


最终拿下特制奖杯的是泉州美好生活造物社。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个“熟人”。今年,我们去了好几次泉州,都拜访了他们。


这个组织吸引了泉州内外的青年,十年来,以开店、做市集、策展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泉州文化。评委们一致认为,在全球社会的当下局势中,这个项目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大家看到了城市地方文化复兴并不难。



未来制造者的故事,仍在继续


在这次活动结束后,其实我们收到了来自各方的联络。


场地方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也邀请我们加入他们策划的 WDCC(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分会场。主理人展览将在原地延续到 9 月 30 日。


在那之后,我们也有几个全新的企划,不久后会与各位分享。如果你错过了活动现场,也不要遗憾!我们会在年内剪辑视频,公布给大家,这样你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反复收看。


我始终觉得,未来制造者·2024 能够成立,多亏了很多人的好意和支持,包括但不限于百忙之中远道而来的海外嘉宾、赞助我们家具的宜家和四百盒子、协助宣发的媒体朋友、答应参展的主理人……我们达成了一个善意的循环,让好东西不断流动。



熄灯啦

下次再见

💡💤



演出制作人员表




-发起方-

未来预想图 | 第一财经 YiMagazine | 第一财经


-视觉支持-

第一财经视觉中心


-联合企划-

 ERUTUF | 觅来社


-未来制造者孵化器-

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


-媒体合作方-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策划-

赵慧

邢梦妮

程绚

刘舒婷

曹中


-平面&动态设计-

MeMeDesignLab-黄磊

MeMeDesignLab-沈湉


-空间设计-

一捆建筑设计事务所 | IKKUN ARCHIT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