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突箱鲀的繁殖期一般在春季,一条雄鱼通常会拥有2~4条“后宫”,亲鱼交配产出浮游性的鱼卵。孵化出的仔鱼经过一段时间的随波逐流渐渐迁徙至内湾或半遮蔽的珊瑚礁坡上。
孵化不久的粒突箱鲀。图片:petballoon.co.jp
幼鱼喜欢栖息和藏匿于珊瑚丛比如鹿角珊瑚(Acropora spp.)的阴暗处。主要以有机碎屑、藻类、海绵、小蠕虫等为食,成鱼一般在岩礁边缘近沙地的半遮蔽或洞穴附近出没,除了上述猎物也会摄食甲壳类或小型鱼类。
正啃食珊瑚礁的幼鱼。图片来源见水印
粒突箱鲀通常独立生活,尤其是幼鱼生性胆小,但对于御敌它们也很有一套。体表那种明亮色彩和斑点对于任何潜在的捕食者都是一种警告色,因为当它们感受到压力或受到伤害时,会迅速由皮肤释放一种箱鲀科鱼类特有的神经毒素(Pahutoxin),这种溶血性毒素存在于它们体表的黏液中。
米点箱鲀(O.meleagris)夸张的警告色。图片:picssr.com
有意思的是,这种神经毒素对于附近水域的任何鱼类都是致命的,当然也包括自身。如果它们身处相对封闭的水域,例如在水族箱内,毒素达到一定浓度就可能造成整缸鱼的“团灭”。正常情况下,为了不让自己中毒,它们都是现合成现用的。
毒都是现做现卖哒。图片:myfishgallery.com
是嘛,那你很棒棒哦。绘图:翼狼Elang
除了装备了凶险的毒器,箱鲀们的身手也极其出众,虽然速度不快,却几乎可以算是珊瑚礁区域最敏捷的鱼类之一,它们整日在错综复杂的珊瑚枝杈和礁石缝隙中腾转飞挪,遇到一丝丝危险它们就能在极小的空间内近乎零半径转身,轻盈地飞掠到隐蔽处,仿佛一架外星飞行器。
高机动的粒突箱鲀。图片:olegif.com
遇到天敌追捕或受到惊吓时,它们还会迅速冲刺一段距离,在敌人还未反应过来之际,立刻“拉起手刹”,猛打方向再“油门踩到底”,如同弯道漂移一样,猛地一头扎进阴影之中。然而箱鲀的身形看起来既不修长也不流线,端庄笨拙得像一整块吐司,这种体型在游动时会增加不稳定性和水流阻力,到底是什么机制保证了它们游动时的稳定性和机动性?
蓝带箱鲀(O.solorensis)。图片:ryanphotographic.com
蓝尾箱鲀(O. cyanurus)。图片:photos.smugmug.com
原来这一切都得益于它们那些看似很不起眼的鱼鳍,特别是尾鳍和胸鳍。箱鲀游动时会持续地、协调地同步摆动它们的鱼鳍;如同轻盈的蜂鸟翅膀一般,摆动的鱼鳍可以给运动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同时还能保证高机动性,让箱鲀平稳得简直像一架陀螺仪。
摆动的鱼鳍清晰可见。图片:wikimedia commons
以箱鲀为代表的鲀形目鱼类,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抛弃了普通鱼类那些标志性特征,牺牲了闪电般的速度和流线型的体态,却换来了毒素、盾甲、棘刺和自由膨胀身躯等另类的生存技能,以卖萌的姿态,享受着珊瑚礁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