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人类对全球淡水鱼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章提到了淡水鱼占世界脊椎动物的四分之一,显著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者通过新的指数揭示了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并评估了不同河流流域的鱼类多样性变化。文章还提到了保护淡水鱼类的必要性,并强调了制定淡水重点保护措施和考虑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综合影响的必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淡水鱼占世界脊椎动物的重要比例,显著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文章开篇介绍了淡水鱼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受到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
关键观点2: 新指数揭示全球河流生物多样性的显著变化。
研究者通过新的生物多样性要素累积变化指数(CCBF)来衡量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该指数显示了超过一半的河流存在显著变化。
关键观点3: 淡水鱼类群落多样性累积变化存在空间模式。
研究发现新热带地区的多样性变化最小,而近北极和古北地区的多样性变化最大。温带河流的CCBF评分高于热带河流。
关键观点4: 大多数河流的鱼类生物多样性并未下降,但存在丰富度维度的差异。
文章提到了与近期报告相矛盾的情况,指出大多数河流的鱼类生物多样性并未下降,并绘制了六大多样性成分的变化模式。
关键观点5: 外来物种引入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文章讨论了不同物种引入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本地物种的增加和非本地物种的起源等。
正文
// // 前言 // //
淡水鱼占世界脊椎动物的四分之一,提供不可替代的商品和服务,显著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项名为“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累积变化”的新指数显示,世界上
50%
以上的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发生了
显著变化
,这些河流覆盖了
40%
以上的世界大陆表面和
37%
以上的世界河流长度,而
14%
以下的世界大陆表面和河流长度受到的影响最小。
在影响最大的温带河流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河流破碎
和
非本地物种的引入。
//
衡量生物多样性方面
累积变化的框架
//
研究者
评估了在过去两个世纪中,
2456
个覆盖了地球几乎整个大陆表面(不包括沙漠和极地)、拥有
超过14000种
(占全球淡水鱼种群的80%以上)淡水鱼的河流流域中,六个关键的淡水鱼多样性方面(分类学、功能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些类别中的河川流域之间的差异性变化情况。
研究者计算了一个
“生物多样性要素累积变化指数”
(CCBF),该指数的范围为0至12,分数越高表示在更多要素上发生的变化越强烈。分数高于6表示在所有六个生物多样性要素上发生了变化,或者在三个以上的要素上发生了高于中位数的变化
// //
淡水鱼类群落多样性累积变化。
// //
河流流域的鱼类多样性变化揭示了空间模式,其中
新热带地区
(包括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多样性变化
最小
,而
近北极和古北地区
的多样性变化
最大
。温带地区的(CCBF = 8.6±0.1,平均值±标准误差)高于热带河流(CCBF = 5.1±0.1)
例如,密西西比河、多瑙河或墨累-达令河等大型温带河流的CCBF评分高于8,而亚马孙河、刚果河或湄公河等大型热带河流的影响较小(CCBF = 6,图S2)。这种空间模式与淡水鱼类分类多样性和差异性变化的先前研究以及关于生态系统的人为退化的历史报告一致,但与其他类群的变化情况不一致,这些类群的变化在热带地区最高(例如,海洋生物群落和森林)。
绘制出六大多样性成分的变化模式揭示了
丰富度维度之间的差异
。
除了北半球的极地和近极地地区的少数河流外,大多数河流的鱼类生物多样性并未下降。这与最近的报告相
矛盾
,这些报告指出这些
河流流域的淡水生物资源正在下降.
有趣的是,研究者报告称,在世界一半以上的河流中,当地的鱼类多样性(即分类、功能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呈
反向趋势
。这种地方性多样性的增加主要是由人类引入的物种补偿或甚至超过大多数河流的灭绝造成的。
在考虑的10,682种鱼类物种中,有
170
种鱼类在某个流域灭绝,但这一数字可能被
低估
,因为有效灭绝和发表的灭绝报告之间存在时间滞后。
功能多样性变化与分类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变化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
引入河流的非本地物种的起源
。从一条河流转移到邻近流域的物种会促进差异的丧失,因为它们在许多流域中通常是土著物种,并且在功能和系统发育上通常与其他土著物种相近。相反,外来物种(即来自其他地域的物种)的引入频率较低,它们与本地物种不同的进化历史导致接收河流的系统发育差异性增加。
实现淡水鱼类保护目标,必须考虑的不仅仅是尚未受到显著影响的河流,还包括已经因人类活动而遭受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区域。
报告表明,当前基于海洋和陆地生物的生物多样性破坏衡量标准不适用于淡水环境,因此强调了制定淡水重点保护措施的必要性。
研究结果强调了需要考虑人类活动的累积和协同效应对生物多样性互补方面的影响。
我们提出的CCBF指数是一个全面衡量多种生物多样性变化指标的综合指标,为优先考虑事项和制定全球保护目标提供了潜在可能性。
未来的研究和规划需要将关注点从简单的物种丧失扩展到由协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各个方面的综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