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束光
带你认识那些正努力把这世界变好的人。他们的努力值得一束光。不够,那就两束。
51好读  ›  专栏  ›  有束光

他做的“赝品”拍出破纪录的80万高价,被封为一代宗师。​一句话值五万,他却说自己只是一个快被遗忘的匠人

有束光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5-11 21:36

正文

 ✦开始吧旗下自媒体✦

“师母,只要你让陈师傅说一句话,说这是老的(内行话,古董的意思),我就分你五万块的佣金。”


“你不用给我钱,这是老的,”话音刚落,就对上了对方欣喜的眼神,司马没成想,陈师傅想二话没说就撂下了下一句:“这是我20年前做的作品。”


对方气得直甩手,摇头说蛮好的生意,动动嘴皮子就有五万块钱怎么这么不上路子。


被埋怨地没办法的师母说:

“他说了是老的,20年的光景,

也没说是现在做的。

但你要他说是几百年前做的,真的不好意思。

人的德行很重要。”

更何况是爱铜炉如生命的铜匠。



这位”不会做生意“的铜匠叫陈巧生。

“不知道父亲是说我生得太巧,不用做铜匠了,

还是铜坊关的太巧,刚一关我就出生了。”


他出身于江苏的一个铜匠世家。当初爷爷奶奶靠着这门好手艺,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铜坊。只是因为一些时代的变故,他出生那年铜坊关闭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带他去狮子林玩,他特别喜欢那一对铜狮子。只是五百年的风雨,让原本威武的狮子已经残破不堪,根本无人理会。


铜狮子的每一处纹路、每一个细节,都让眼前的这个小人儿惊叹,“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把这对狮子恢复起来。”


口气很大,但家里的铜坊早已关闭,苦学过几年手艺的巧生,只能挑着铁锤和风箱,走村串巷去吆喝生意。



“打一件4斤重的铜器,收客人4斤半铜,多收的半斤就算我的人工,但从不收手工费。”


有一次,30多岁的妇女从家里拿出了一个包裹,一打开巧生就愣在了那里。他不敢说这是明代的宣德炉,最起码也是清中期的一件艺术品。


“融掉了多可惜啊。”对方翻了个白眼:“有什么可惜的,铜炉能当饭吃啊?”多年以后,巧生还在感慨:那是年代没有仿的,都是真东西。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工艺品被融掉换日用品是很常见的事情。


虽然喜欢,也有机会接触到传统的工艺,但平时他打的最多的就是一个结实耐用的面盆。


直到他认识了很多古董店的人,知道台湾文玩界正在大量的收大明宣德炉。它可是明代文玩之首,大家都知道卖掉一个少一个,因为不会再有了。

 

对方看他一个做面盆的铜匠,对金贵的铜炉这么感兴趣,就挑衅地说:小铜匠你试试看,你也是个铜匠嘛,看能不能恢复一下这个工艺?”



可抛开已经失传的工艺不说,单单炉边的样式就有30多种,炉耳的制式50多种,哪怕是看起来最简单的足,它的样式都有40多种。


再具体到什么炉体配什么耳,配什么样的足,这些规矩和典故,陈巧生根本是一点也不明白。


但他却认真了。翻古书、在家里建柴窑,连画图、雕刻都要从头一笔一画的学起。最夸张的是,他把自己的工作桌上搬到了床旁边;


累了就去睡觉,睡觉的时候看到这件作品,哪个地方不对,起来还要挖上一刀;



“做这种东西没出息的。”“就小铜匠那水平,做出的香炉谁要啊?”


经常有人语气酸溜溜的,让巧生的妻子劝劝自己老公,做面盆到底有什么不好。她不生气也不解释。


谁都没有资格让一个人放弃自己的理想,更何况还是自己爱的人,当然要支持他。



转眼就过了八年,早没有人记得当初的一句戏言。巧生却一声不吭的,真的做出了自己第一个仿制宣德炉。


古玩爱好者张大嘴巴,被惊艳的说不出一句话来,当时的文物学家更是将这个仿制品鉴定成了真文物


此举一出,“江苏有个小伙子,能完美还原宣德炉的消息”,一下子震撼了全世界的文玩圈。


当天妻子做了八个菜,在杯子里倒满了酒。巧生一下子哭了出来。那是激动,想起了自己复原这门手艺的不容易,还是感激妻子和家人的默默陪伴,无人知晓。



铜炉界有句古话,叫“玩炉玩皮色”,

说的就是铜炉表面的成色和机理。

就拿博山炉来说,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铜香炉,

先要设计、画稿;

繁复的造型,光看图都觉得“不可能”


而巧生用的是古代最精密的失蜡法,



先把蜂蜡、牛油、

松香配置成的蜡料煮成蜡液;

再把蜡液分成七次,倒入母模中;



因为蜡的形状,

代表了最后铜炉的形状,

一旦有不平整,还没开始锻造,就失败了;

所以均匀的摇动,就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雕刻的时候,更是不能马虎,

出烟的设计,都是一门大学问;

“烟要像云雾在山间萦绕一样的美,

要是只是形似,还不如不做。”

形似都难倒了无数人,

而小小洞口的设计,更是涉及到了风力学,

陈巧生敢这么说,

让司马对他的手艺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是制作外模,

(又叫挂砂)

炭灰和细泥按比例调成泥浆,

将模型均匀浸入,



再将粗细不等的石英砂,挂在表面,

多次反复之后,

才能形成受得了火烧的坚硬外壳;



传统的铜器制作,

只能将对半的模具粘合在一起,

陈巧生复原的传统工艺,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所以才能如此美观。

经过高温煅烧后,中间的蜡液就会流出;



等到了炼铜浇筑,

这最最关键的一步时,

即便有着几十年经验的陈巧生,

还是像第一次一样紧张。


他只带着一副简单的手套


有一次,整整雕了半年的蜡模,

挂料也很成功,

仅仅是因为焙烧过程中的一点小失误,

又要从头再来。

“半年啊,想想都替他心疼。”

师母在旁边唏嘘。

但陈巧生愣是不放弃,

即便1000多度的高温,让人感到窒息;



当他提起重大35公斤的铜水时,

你甚至感觉正在拍摄的镜头都要化了;



铸造完毕后、清洗、打磨、作色,

每一步都要做到极致,

在狭小的房间里,杂而不乱的工作台前,

只有“叮叮咚咚”的声响,

那一刻,仿佛手艺让时间都失去了距离,

这个单调的动作和声音,

竟然跨越了百年,

让几代匠人得以在另一个维度再聚首。

原来美,真的可以跨越时空。



陈巧生曾经有一次做好十几个炉,特别开心,这些炉子都打磨得很漂亮,然后用火工再做它的颜色。


正好那会是中午,他就去吃了个饭,结果吃完回来一看,十几个炉子全都化成了铜水。


“我一下子就摊掉了,全都白做了。“从此以后,他的“强迫症”比之前更严重。



正因为执着,他的仿明代宣德炉经典款铜炉,被拍到了全场最高价——80万港币现在还保持着中国当代铜炉的拍卖最高纪录;


因为专业,有古董商想托关系,希望陈巧生帮忙“造假”,只要一句话,就给五万块钱,他和太太想也不想地就拒绝了。“不是故意砸人家饭碗,但是人的德行很重要。”


为此,他特意在炉子的底部,刻上了“陈巧生制”,防止别人被骗。他还复原了四十种古法皮色,这些作品,被业界称为“巧生炉”。



世博会中国展特意向世人展出,国内外众多大师(例如台湾星云大师),都收藏并作为重要的供佛礼器;甚至是送给国外重要来宾的国礼;


有人赞陈巧生:“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他不只是一个有原则的手艺人,还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他从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小铜匠,到被人尊敬的大师,他用了自己的一生做为赌注。


他赢了吗?年过半百的陈巧生却说这只是个开始。


2013年,陈巧生自己出钱造了“巧生炉博物馆”,这也是中国首家以铜炉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从汉代博山炉到明代宣德炉的仿制品,国人都不用去国外的拍卖会上一睹芳容。他也想靠自己的力量,去传播铜炉历史、香道文化。


但是每天都见不着几个人。等大伙儿知道为了维护博物馆,每年都要自费200多万时,都劝他别开了,有那钱买房多好。



你听听,像不像当年说他“做铜炉是没出息”的那些人。不过你放心,陈巧生也依旧像当年一样,根本不理会。


“这不是值不值的问题,我不仅要建铜炉博物馆,还原铜炉历史,还要拍电影,把制炉人的苦乐辛酸展示给世人”。



这门精湛的手艺,他也不藏着,这些年来总共培养来几百名弟子。他不怕别人抢了他的饭碗,他耿直地说:“我从心里感到高兴。“


”尤其是看到自己的两个孩子,做出了好作品。老一辈的手艺没有失传,从父亲的手里传给了我,我也要把它传搭配儿子们的手里,世世代代,传承有序。”



在最近大热的《了不起的匠人》的纪录片中,

当你无意间瞥到镜头里,

发现了一对威武的铜狮子。

“这不会是你当年去公园看得那一对吧?”

陈巧生说:“不是,前几年把这个梦圆了。”



那一瞬间,

人们彷佛看到了那对残破的铜狮子前,

有一个稚嫩的小男孩,

在人来人往的人群中,

下定了决心:”我一定要复原这门手艺。”



“陈巧生”三个字,

已经成了文玩界的一个传奇,

大家感慨:“当年的小铜匠真的发达了,

成为全世界著名的大师了。”



陈巧生却在节目里回应:“虽然为了这一句肯定,我等了大半辈子,但我现在还是只想做一个小铜匠。”


有些人,甘愿自己被漫长的岁月,磨光了生活的激情;有些人却把时间当成了自己的秘密武器。


很显然,陈巧生属于后者。那么你呢?


图片、Gif、部分采访资料来自《了不起的匠人》,

本文授权自Hey且慢(hiboluofengli)


凡事皆有可能,

永远别说永远。

除非是你自己,甘于平庸。


点击下方图片,看好文


需转载的公号回复消息【转载】

朋友圈转发请随意

合作、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