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触慈济前,我对证严法师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陪阮义忠至台中分享拍摄“希望工程”的心路历程。演讲结束已是傍晚,两位慈济师兄、姊开车送我们去火车站,谈到法师,其中两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一位喜欢行善的妇人来到法师座下,泣不成声。原来,她想布施一笔钱,却在捐出去之前异想天开,先放利息,结果有去无回,全打了水漂。法师让她别激动:“你的意思是,本来要给我一笔善款,可是现在钱统统没了?”妇人连连点头,哭得更惨,法师却笑了:“那该哭的是我啊,你哭什么?”
另外一位妇人愁眉不展地来诉苦,说女儿属羊,却非要嫁给属虎的男朋友,让她寝食难安:“这不就是羊入虎口吗?请法师开示,我该怎么办!”
法师看看她:“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你女儿到底是嫁人,还是嫁动物?”
证严法师想度化阮义忠,请他为资深慈济委员作传,他便带上我一起工作。2002年3月的某一天,我们跟撰写对象到花莲静思精舍见法师,聊天时,一位弟子捧着小盆景来给大家欣赏。养在浅碟里的酪梨种子已长出嫩嫩的枝叶,真是人见人爱;法师却淡淡地说:“这粒种子长错地方了。”
没人敢接话;法师瞅我一眼:“若是把它拿到外面、种在土里,它就能接受阳光、雨水,长成一棵大树。”
我全身起鸡皮疙瘩,猛然想到,自己不就跟这盆景一模一样!十七岁谈恋爱、二十四岁结婚,大半辈子受先生保护,一阵微风吹来,还颇为自得地轻轻摇曳,从没想过自己可以成为大树。换句话说,就是能庇荫、能变成各种实用的器具,等化成灰了,还能滋养大地。
就在那一天,我发现我可以做自己,虽然当时已四十八岁,但证严法师说过:“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遥远。”
我以前总认为佛法非常深奥,必须有不得了的慧根才能领会,但证严法师说,法无深浅,只要和自己相契,能用的就是妙法。他的每句话都令人欢喜,《静思语》尤其精辟,句句取自生活,亲切得就连幼儿园小朋友也能朗朗上口、字字入心。以下都是民众耳熟能详的: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小人气大。”
“说好话如口吐莲花,说坏话如口吐毒蛇。”
“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自己也会沾到一两滴。”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至。”
“世间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孝、一是行善。”
曾有记者当面表示,证严法师说的法太简单;法师微笑:“的确,但能做到吗?”
因缘不可思议,我和阮义忠成为随师团员,每当证严法师出门行脚便随行记录,一个用相机,一个用文字,从2003年起在《慈济月刊》合作《随师行脚,摄影笔记》专栏。原以为是在帮法师做事,后来才明白,是他老人家给了我们闻法、修行的位置,让我们饱览人间风光、体悟世事无常。
一位风度翩翩、正值壮年的企业家郁结难解,由亲戚陪着来找法师,说自己平时好事没少做,还被朋友倒了两亿。没想到,法师开口就是:“恭喜啊!”看他一愣,又说:“你非常富有,才经得起被倒这么多。”
“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企业家语带不平。
法师却依旧恭喜他:“你上辈子欠他的,现在终于还清了。”他不以为然:“我从不欠任何人!”法师微笑:“那就更要恭喜你了,下辈子一睁眼,就有两亿等着你!”
企业家大笑,从此投身慈善,毫无所求地利益社会、人群。五年后,他因年轻时喝酒过度,罹患了肝癌,临终前表示,这辈子最后五年度过了最有价值的时光。
证严法师说,念经万遍不如行经一遍;拜佛不是求功名利禄,而是提醒自己,要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毅力、勇气。谁都明白的道理,从他老人家口中说出来,就有醍醐灌顶之效。而同样的劝慰之语,弟子们一字不漏地照说,对方却没那么感动。这叫做“德行”不够!
法师观机逗教,明白每个人的心性,有时风趣有时严厉,有时温言软语有时当下棒喝;只要看你一眼,就能让你知道做对了或是做错了。
有位先生烟抽得很凶,明知对健康有害,却辩解香烟如同多年老友,怎能说离就离。法师只说了一句:“七尺大汉,敌不过三寸香烟。”后来他的太太说,打从那一天,他就没碰过香烟。
年轻人自诩开车技术好,到那里只要多少时间;法师慢条斯理地点评:“开快车啊,拼得过,只是比平常提早五分钟到家;拼不过,可能要晚七天回家,等到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