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高招发布
“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由市教委直属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中学生报》联合出品,是上海高考政策的官方权威发布平台,将为您提供高考政策、招生信息、专业介绍、志愿填报等权威信息,同时在线解答高考考生的疑难问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日报  ·  白龙马突然离世! ·  10 小时前  
赛柏蓝  ·  AI爆发,医药营销大变化 ·  5 天前  
医脉通临床指南  ·  Resmetirom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高招发布

2020新时代考试制度改革与评价研讨会在沪召开,线上线下共议热点

上海高招发布  · 公众号  ·  · 2020-11-30 18:34

正文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为积极响应《总体方案》提出的改革目标和任务,2020年11月29日—30日, “新时代考试制度改革与评价——2020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考试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论坛” 在沪举行。会议围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招考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智能化技术在招考中的应用研究等专题进行研讨交流。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考试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共同主办,为配合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全国各省市招考机构、沪上高校代表等近四千人参会。上午的开幕式及大会报告环节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玉祥主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致欢迎辞。 他表示今年研讨会主题恰逢其时,《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了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四个评价,这对研究考试评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倪主任还分享了他对《总体方案》的三点学习认识:

第一,评价是教育价值判断。评价最大的特点是有反馈性的,价值判断是研究考试评价的核心。

第二,评价也是一项技术。简单的评价不科学,科学的评价太复杂。人工智能、大数据为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要认识到评价的核心技术是保持课程、教学,平时作业、平时考试与高考的一致性。

第三,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增值。而高考作为终极性评价,是否可以实现这种增值?相信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一定会就此问题结出丰硕的成果。



湖南师范大学测评研究中心杨志明教授发表了题为《考试与评价的国际经验教训及启示》的主题报告。 杨志明教授从自己多年的测评理论和教育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经验出发,介绍了考试与评价事业的六大发展特点,分享了美国高考评价体系在选考自由、题库维护、数学模型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教训以及克服教育评价局限的两个做法等经验。

最后,杨志明教授还对我国未来考试与评价的发展方向给出了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加强行业标准建设、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科研与科普双管齐下、加大人工智能应用、内容形式技术都要抓的六大框架性建议。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发表了题为《增值评价方法及应用实践》的主题报告 ,探讨增值评价的理念及技术方法,并运用上海中、高考成绩进行应用实践分析。

郑院长指出,依据《总体方案》对四个评价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通过对增值评价的探索来寻找破解当前教育顽疾的有效途径。此前通过对上海193所样本学校的数据挖掘发现,在以考试分数为目标的评价中,分数的作用突显;伴随模型加入师资、投入、设施设备等因素,呈现的结果又有所不同,从中可以看出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研究员、自考综合处处长张志刚给大家做了《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下自学考试的治理策略》的主题报告 ,从当前态势、近年工作回顾、主要工作进展及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等几方面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我国自学考试基本发展情况,并通过相关文件的介绍与解读,解析了现阶段在高质量发展战略下对自学考试提出的新要求。

他提出,未来五年自学考试事业将从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教育内容、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东风,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


11月29日下午,研讨会开设两个平行分会场,共有十余位来自各省市考试招生机构的研究者,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围绕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招考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两大议题进行了16场主题报告,两个分会场的现场与会人员亦就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会议分别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副院长常生龙主持。








11月30日上午,“新时代考试制度改革与评价——2020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考试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论坛”在沪闭幕。继昨天上午的大会报告和下午的两个平行分会场主题分享后,今天上午,来自企业、高校、考试招生机构的研究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焦“智能化技术在招考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议题作了5场主题报告。闭幕式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章波主持。



深圳市海云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耀平以《大数据与AI在考试行业中的应用与探索》为题进行交流分享。 海云天专注考试23年,专门成立创新研究院,进行新技术在考试行业的落地研究与探索。王耀平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考信息化系统如何建设”切入,详细介绍新技术研究的应用探索,以“英语口语自动评分系统”“中 英文作文自动评测系统”“数学理科大题的智能评分研究”等实例,向大家阐述了评分双引擎模式的优点和相关开发应用经验,并对新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科大讯飞科技有限公司汪张龙交流了《人工智能在教育考试中的应用和展望》 ,科大迅飞获得了2018年至2020年国际各类人工智能技术评比的30项冠军。汪张龙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覆盖考试的全流程,为智慧考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并立足于“语言技术”“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技术”等AI核心技术向与会者介绍了人工智能在题库、智慧考务、听说考试、智能评分、考试评价、考试安全等方面的运用。



上海师范大学裴玉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线下手写数学公式的识别与探索》课题研究分享。 作为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合作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这项研究旨在把数学阅卷过程中感受到的问题用相对精确的科研形式加以探索。研究在采集了一定量的手写数据基础上,构建了Alpha Grade智能评卷系统,通过模型的系列处理,初步测试正确率不断提高,未来将在手写数据的识别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北控软件有限公司黄维学进行了《招考业务信息系统演进的实践与展望》的分享交流。 他以新高考政策的演进为例,回应了信息系统如何运用抽象化、集约化、通用化的研究实践来适应“3+3”科目或“3+1+2”科目的不同改革方案,以及报名、选科等方面的变化和实施。他提出,面向未来,要进一步用数据推动业务,招考业务要整合一体化运营云平台,搭建“平台+应用+AI+大数据+服务”的新模式。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李莹通过线上方式分享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考试异常行为检测系统及应用研究》。 该系统自2016年启动规划,2020年升级全面智能。系统利用AI智能技术辅助视频回放检测考试异常行为,相较于人工检测,识别率提升约4倍,分析效率提升接近13倍,具有成熟的AI深度学习算法、覆盖面广的行为分析模式、规范的智能化业务平台及可视化数据展示等核心优势,除高考外,未来使用范围将向四川省更多的重要考试延伸,并不断探索推动新型智能化考试替代传统考试的改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