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6月4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美国芝加哥成功召开。今年的ASCO年会上,多项肺癌领域相关研究重磅发布。对此,【肿瘤资讯】在特邀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Sai-Hong lgnatius Ou 教授
,就本次ASCO年会发布的肺癌学科进展进行分享。
Division of Hematology/Oncolog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UCI School of Medicine;
board-certified UCI Health medical oncologist who specializ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ng and thyroid cancers;
Hamoui Salous Endowed Chair for Thoracic Oncology Research;
Editor-in-Chief — Lung Cancer: Targets and Therapy;
Associate Editor —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Assistant Clinical Professor Medicine, School of Medicine (2003-2008);
Certified, 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 Hematology (2004);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of Epidemiology, School of Medicine (2008-Present);
Health Science Associate Clinical Professor Medicine, School of Medicine (2008-Present);
Best Doctors in America (Medical Oncology and Hematology 2011-2013);
Member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acking Scientific Program Committee (2016-2018);
肺癌三大研究闪耀ASCO,现场观众为“皇冠”持久鼓掌
2024 ASCO上发布的3篇肺癌领域相关摘要,均探索了致癌基因依赖性肿瘤维持治疗的疗效。首先是CROWN研究,探索了局部晚期或转移性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洛拉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未达到,目前已超60个月,5年PFS率高达60%。第二是LAURA研究,探索 EGFR 突变 III 期不可切除 NSCLC 患者放化疗后辅助奥希替尼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mPFS为39.1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84%。第三是ADRIATIC研究,探索了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后使用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患者mPFS长达 16.6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 55.9个月。
Ou 教授
表示,“这三个研究均为阳性结果,验证了临床中的一些治疗原则,即致癌基因依赖性肿瘤需要维持治疗,高度依赖ALK融合的肿瘤使用最强效的抑制剂阻断驱动基因可以实现长效控制。”
CROWN研究亮点频出,预测mPFS将超8-10年
2024 ASCO上发布的CROWN研究5年数据有四大亮点。第一,5年无进展生存率60%,达到晚期实体瘤领域前所未有新高度,
预估mPFS将超8-10年
。第二,颅内控制能力,根据既往的调研,大约65%的ALK+转移性NSCLC患者在生病6年内出现神经中枢系统(CNS)进展,洛拉替尼可延迟甚至预防CNS进展。第三,
在预后较差的V3变异体和合并P53突变的患者中,使用洛拉替尼治疗依然效果优异
。第四,耐受性,
洛拉替尼中位相对剂量强度为99%(RDI-relative dose intensity 强度为99%,意味着CROWN研究患者对洛拉替尼的耐受程度非常好)。
Ou 教授
感慨道,“Ben Solomon 教授最早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上公布CROWN研究第一批数据时,我和Nakasaka教授就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列出洛拉替尼应作为一线治疗的6大原因。CROWN研究3年数据发布时,我们再次写了一篇文整,预测mPFS将达60个月。
现在CROWN 5年的更新数据远超我们的预测,目前我的新评论文章正在撰写中,粗略估计还要5年才会到50%,mPFS会达120个月,而且mPFS只会是3位数
。”
所有使用洛拉替尼的医生和参与CROWN的研究者,过去5年中均控制住了洛拉替尼不良反应,同时领域专家发表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指南,临床一般基于患者药物使用时长,决定具体管理方案。实际上,洛拉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用于未脑转移或未接受过脑部放疗患者,
相较于既往接受过多线ALK-TKI和脑部放疗后使用洛拉替尼,精神病和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若患者未接受脑部放疗、无脑转移,则神经认知相关副作用较少。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面,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时,可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高胆固醇血症、使用鱼油降低甘油三酯、使用非诺贝特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体重增加或水肿时,可降低洛拉替尼剂量、使用呋塞米,或是使用肠促胰素(GLP-1)受体激动剂如Mounjaro、Ozempic和Wegovy进行管理。
Ou教授
表示,
洛拉替尼数据非常惊艳,是目前5款在美获批的ALK-TKI抑制剂中最优的选择
,“希望5年PFS率的数据能够说服更多医生使用洛拉替尼,现在几乎没人会质疑洛拉替尼的疗效,等研究达到mPFS之后更不会有人质疑。洛拉替尼应该成为一线首选推荐药物,基于CROWN研究5年数据,NCCN指南应该推荐洛拉替尼作为单独的首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