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一周,
旅游行业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呢?
小蜗这就带大家一起简单回顾一下!
7月2日至3日,
2018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思想,认真做好机构改革工作;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努力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巩固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统筹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开发,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一手抓引导,一手抓监管,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水平,确保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大力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财务保障水平,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印发通知,公布了
2018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入选名单
。根据通知,
北京大学罗心然《华人移民对中国出境旅游的影响研究》
等入选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赵洋《“行走的水瓶”景区垃圾回收新模式实践——以八达岭长城为例》
等入选实践服务型英才培养项目;
大连大学马特《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建设教学案例开发》
等入选“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导游分会史坤等入选“金牌导游”培养项目。
2018年7月5日,泰国普吉岛地区发生2起翻船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文化和旅游部提示,近期正值泰国雨季,海上天气变幻多端,常有强降雨、大风大浪天气,赴泰国旅游的游客进行涉水活动时应注意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和风险提示,避免在不适宜的恶劣天气开展涉水活动。旅行社应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妥善做好游客安全工作,如遇危险请及时求助。
日前,“2018中国品牌旅游景区”评选展示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旨在推广“新时代、新旅游、新品牌”的理念,同时督促景区塑造旅游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和内涵。此次评选活动搭建了公平公正、专业权威的平台。
这次活动将对品牌强国战略及全域旅游、优质旅游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将带动旅游产业向优质、深度、高效的服务方向大跨度发展
。
7月4日,
由
蜗牛公司提供5A创建提升辅导服务的稻城亚丁景区
党工委召开景区党工委(扩大)会暨近期重点工作部署会,会议传达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省级考评组反馈意见,并研究部署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迎检工作。党工委书记、局长王强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工委委员、副局长孙亮出席会议。
据悉,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建立森林公园3505处,较2016年增加3.3%。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接纳游客数占比最高,占本年度游客总人数的66%。数据显示,4月、7月、8月、10月出游人次较多,分别占全年的10.23%、11.6%、13.7%和22%,暑期总体占比为25.3%,是森林公园旅游旺季。其中,暑期森林公园出游人群中,一线、二线城市游客最多,占出行总游客的82.84%。
7月2日至3日,
2018澜湄合作媒体峰会
在老挝首都万象举办。此次峰会由人民日报社、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共同主办。来自中国、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六国的政府官员、媒体及企业代表,围绕“民心相通、命运与共”主题,就深化媒体合作、促进澜湄流域内国家民心相通、发挥媒体桥梁纽带作用建言献策,共谋发展。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
李金早出席峰会并致辞
。李金早表示,中方愿在澜湄合作框架内进一步加大与流域各国的文化和旅游合作力度,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共享区域发展机遇,共创人文交流繁荣,从而增进各国人民情感认同,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近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佳音,我国
贵州铜仁梵净山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梵净山成为我国第53处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
,我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以保护
为基础,不断放大和利用世界遗产的核心资源和品牌优势,我国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将不断创新和提升。